静月文耕 空间维度的逻辑是运动状态的数学逻辑

我用科学哲学的观点,站在空间维度的数学逻辑立场,先来解释在对微观粒子的观察中,为什么会呈现出一幅概率的,不确定性现象的原因;

静月文耕 空间维度的逻辑是运动状态的数学逻辑

因为对粒子的运动状态的描述,我们机器的模似逻辑语言,是建立在绝对空间(XYZ),再加一个时间轴t的基础上的逻辑描述。这是一个与我们人的观察,即能够直接建立大脑理解联系的时空概念。

静月文耕 空间维度的逻辑是运动状态的数学逻辑

而当微观粒子的实际运动状态,更加复杂时,那怕再增加超越这个空间描述之外任一个变量时,这时恰好就是五维了(也许更多变量的更多维),机器语言描述运动状态就失效了。也就是仪器暂时已无法识别它或者它己变形,我们也就观察不到或者发现不了它,表现为极瞬间暂时消失;而当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恢复到四维时空的可描述的状态或者说是从运动的变形又恢复原来的状态时,又会在极瞬间重现。而且由于空间实在太过微小,再加上速度又实在相对太快,而我们的设备仪器无论再精确描述,在我们看来就是极快的闪现和闪失的交替出现,呈现出一幅概率的不确定性。这并不奇怪,只能说明了以下三点结论:

一是微观粒子运动状态比宏观更复杂多变而且在极短的瞬间;

二是机器的摸似能力仍是宏观和微观统一的数学四维空间,对微观粒子观察的机器逻辑描述与观察联系的有效和失效,而造成运动状态观察的概率的闪现和闪失,不确定状态的呈现。

三是由于微观粒子的实际运动描述,我们目前的科学仪器再精确,也己经无法再进一步描述到微观粒子,比概率出现的不确定性内部更进一步的精确运动情况的机理了,这点就好象就目前的科学能力而言,己经达到了微观认知的极限,也证明了我们的任何知识的真理都是相对的,绝对的推理只会摧毁现有知识成果的一切。

静月文耕 空间维度的逻辑是运动状态的数学逻辑

综合以上三点的逻辑分析,其问题的实质,就是人在研究中,在观察对象与观察仪器的关系上,人的哲学逻辑思维容易走向迷失的一个思想区域。

静月文耕 空间维度的逻辑是运动状态的数学逻辑

数学上假设的是绝对三维空间,还需要加上对运动的一般描述(大脑直觉能感知)的时间轴t,才能完成观察的计量描述,就是常说的四维空间。所以时间t在绝对的意义上讲,是不能算做一个维度的,它只是大脑为考察运动的需要而建立的抽象概念,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而这正好就是爱因斯坦当年的观点,它无疑是正确的。

静月文耕 空间维度的逻辑是运动状态的数学逻辑

因为,在宇宙运动的哲学逻辑中,绝对静止的绝对空间是不存在的,也就是时间t没有静止的任何取值不变的可能性的存在,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更不可能取值,所以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宇宙的空间逻辑,只有三维,而非四维。

静月文耕 空间维度的逻辑是运动状态的数学逻辑

无论你是否进行计时(只有计时,才能观察),你观察与不观察还是在这之间,运动总是存在的,也就是绝对的时间总是绝对存在的,它正好等于无限的运动存在,但站在这时候的角度立场上,你已无法考察了。

所以说数学里的四维空间,在宇宙的空间逻辑里,仍是三维空间。但这个三维空间,却是你无法考察和认知描述的无限空间。

而有时间轴标识的数学逻辑的空间,就是时空。这是一个可以考察计量的时空,是可以被认知的四维的时空,很显然是相对的有限的空间。但是可以从这里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论:就是当你不去观察计量或者无法观察计量时,实际上微观粒子的运动还是照样存在的,只是你无法观测到而已。

静月文耕 空间维度的逻辑是运动状态的数学逻辑

静月文耕 空间维度的逻辑是运动状态的数学逻辑

周思梦翔(原创) 科学哲学 空间维度的逻辑

相关讨论:

//@一生一世一双人b:科学届从来没说时间是维度,科幻小说才说时间是维度,彭罗斯阶梯、莫比乌斯环灯就是经典的数学悖论,只有放在高维才能解决,按照设想4维除xyz轴外多一个t(叠)轴

//@周思梦翔:什么四维五维的,其实空间只有三维。不用再加一个时间的维度,因为运动存在,你去计时与不去计时,空间都是一样存在的。关于四维(本文指的是五维),只是运动状况的多增加一个速度变量而已,会突然在被观察中由于增多了一个变量而消失(观察不到),又会出现的情况而己。

//@旋转之王:四维都没有!说什么五维十维?

∥@美女物理学家挑战爱因斯坦,宣称发现第五维度空间所在艾微影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