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军人退役费:士官最高可拿55万?

军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付出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可是当年限达到,不再年轻,尽管有再多不舍,也只能选择退役。

2018军人退役费:士官最高可拿55万?

那么军人退役之后,国家是会发放一笔退役费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军人退出现役后的一些生活问题,也是对“军人”待遇的一种保障。关于军人退役费,很多人都知道一个退伍费,但实际上军人退役一共有5项费用可领,下面跟着小编来看一看吧。

2018军人退役费:有这5类费用

1、退休费

对于军官、文职干部、士官来说会发放这笔费用。包含了按月发放的生活费、安家补助费、一次性生活补助费。

2、转业费

转业费包含了转业安家费、转业生活补助费、转业回乡差旅费(不过这个具体数额多少要根据军龄来计算)。

3、复员费

这个费用是针对退出现役做复原安置的军官、文职干部发放的,包含安家补助费,回乡生产补助费,医药生活补助费等。

4、退伍费

这种费用主要是针对义务兵,包含退伍补助费,医疗补助费和退伍差旅费。

5、离休干部异地安置安家补助费

对于离休干部而言,如果选择就地安置,将发放2个月工资做安家补助费;如果回农村安置,将发放4个月工资做安家补助费。

退役费:士官最高可拿55万!

对于我国退役军人,主要由义务兵士官组成。由于两者之中存在差异,因此在退伍时能够领取到的退役费也是不同的,今天小编就主要说说士官的退役费。

我国士官实行的是薪酬制,初级士官每月工资约5000元,中级士官为7000元,高级士官则近9000元。

士官退役费由

退伍去向、复原经费、奖励工资、一次性退役金、住房补贴和保险基金等5个因素组成。在计算退役费时,将根据军衔不同略有差异。

如果退伍去向为农村户口,则费用要略高于城市户口,在回乡生产补助费上会拉开一定的差距。根据我国国情,下士的退役费个人领取金额约115000元-130000元不等;中士约在180000-210000之间,上士为300000-360000之间,四级军士长为450000-550000之间(五级军士长以上为高级士官)。

当然,这不是针对所有的退役士官,只是部分发达城市的标准,且四级军士长人数较少,因为大部分士官退役时到手的金额都在10-20万之间。

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拨云见日——谈文段阅读方法

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自然是最为重要的,原因有二,一是题量大,二是难度大。尤其是这里面的片段阅读题型。这类题型特点就是都是汉字,没人不认识,而且都认为自己能看懂,进而能做对题目。然而现实却是,我们在对答案的时候,发现自己错了很多题,而且相当一部分题错的是莫名其妙。有的感觉自己挺对的,但是就是和正确答案擦肩而过,原因何在,其实就是我们“自认为”读懂了,而实际情况却是我们并没有抓住文段的重点。而造成这一原因的,就是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每句话的句意上,而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句间关系。

什么是句间关系,就是每句话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句间关系,因为通过句间关系,我们才能体会出作者写作文章的真实意图,才能判断作者说这段话的重点之所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特别关注句间关系,改掉我们只看句意的这一不好的习惯。那么同学们就要问了,说了半天,句间关系有哪些内容呢?主要包括列举,转换,概括,延续,解释。限于篇幅,我们只举其中一部分加以说明。

首先看列举,所谓列举,就是将一个事务的各个部分一一的呈现出来,比如我现在想说中国的经济情况怎么样,我就可以说,中国的东部如何,西部如何,南方如何,北方如何。这样相关内容都列举了出来。如果是列举关系,那么文段重点再哪里呢?我们先来看一道例题。

①甜菜的上部叶片垂直生长,叶簇呈漏斗形。②这种生长方式所形成的叶面空间的配制结构,极有利于光照的吸收,提高植株和群体的光合效率。③而车前草的叶片是轮生的,叶片夹角为137.5度,这正是圆的黄金分割的弦角,叶片按这个角度生长,可以充分利用光照。④梨树随着树干长高,叶片沿对数螺旋上升,每个叶片都不会遮蔽下面的叶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光照吸收率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B.暗合数学规律的叶片结构对植物生长有利

C.不同的生长环境造成了植物叶片生长的差异

D.对光照的吸收影响叶片的生长角度

本题问的是文段主旨,文段公分4句话,每句话意思都很简单。那我们就来看看句子之间的关系。第一句话说的是甜菜的相关情况,第二句话也是关于甜菜的,是第一句话的进一步说明。第二句话是关于车前草的,自己为一部分,第三句话说的是梨树的,独立成为一部分。那么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点呢,通过甜菜的“垂直生长”,“漏斗形”,“轮生”,“夹角为137.5度”,“黄金分割弦角”等可知说的都是和这些植物有关的数学几何方面的内容,再通过有利于光照吸收,充分利用光照,不会遮蔽下面的叶片等可知,文段讨论的是对植物有好处,所以综合三个部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就是B项内容。那么这个过程就是通过提炼三句话的共同点得到的。因此对于列举文段,我们可以通过提炼共性来判断重点。

以上是列举内容,而另外四种类型的句间关系也是极为常见的。每种句间关系的重点也都有自身的特点,都有自己特定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就能更快更准的拨开文段的迷雾,看到背后的朗日了。至于其他4中类型的句间关系,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接着聊。

工程问题是行测考试数量关系中非常常见且难度较大的一类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对于特殊题型,我们也经常会使用设特值的方法。但是特值应该如何设?题目应该如何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可以设特值的工程问题,如何解题!

条件中给出工作时间

例1、一项工作甲和乙一起做需要10天,乙和丙一起做需要12天,甲和丙一起做需要15天,问甲单独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A、24天 B、25天 C、28天 D、30天

解析:本题在条件中给出了三人两两合作所需的天数,求甲单独完成的工作时间。要求甲的工作时间,需要知道工作总量W和甲的工作效率P甲,本题中设特值的方法就是将工作总量W设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即为10,12,15的最小公倍数60,那么可知P甲+P乙=6;P乙+P丙=5;P甲+P丙=4,可以计算得出P甲=2.5。工作总量W为60,P甲=2.5,计算可得甲所需时间为24天,选择A选项。

例2、某项工程,小王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小张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现在两人合作,但中间小王休息了5天,小张也休息了若干天,最后该工程用11天完成。则小张休息的天数是( )。

A、6天 B、2天 C、3天 D、5天

解析:本题在条件中只给出了时间,求小张休息的天数。实际上给出了两人合作总共的天数,要求小张休息的天数,也就是求小张工作的天数,那么需要知道小张的工作总量W张和小张的工作效率P张。本题设特值的方法就是将这项工程的工作总量W设为小王、小张单独完成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即为15,10的最小公倍数30,那么可知P王=2,P张=3.同时知道小王休息的天数和合作总天数,则小王的工作时间T王=11-5=6天。那么W王=P王*T王=2*6=12,此时可以求出小张的工作总量W张=W-W王=30-12=18,由小张的工作总量W张=18,工作效率P张=3,可以求出小张的工作时间T张=18/3=6天,那么小张休息的时间就是11-6=5天,选择D选项。

总结:对于可以设特值的工程问题中常见的给出时间的量,我们的解题基本逻辑是将工作总量设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以此求出各工作效率,通过各部分工作效率与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解题。

总体来说,工程问题难度较大,题型灵活多变,但是只要拥有完善的解题逻辑,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解题不在话下。除此之外,在可以设特值的工程问题中,还有一大类题目条件中给出的是工作效率的比值,我们下次再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