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房企槓桿|萬科跌下神壇:超3000億回款待完成,現金流爲負

去房企槓桿|萬科跌下神壇:超3000億回款待完成,現金流為負

做了二十多年“地產大哥”的萬科,突然陷入瞭如何“活下去”的巨大焦慮中。

9月8日,萬科集團董事長鬱亮曾在拉薩表示,“今天特別焦慮”,如何找到新的發展渠道、路徑、方法,是萬科最大的問題。

幾天後,焦慮的鬱亮又在萬科南方區域9月度例會上表示:“2012年判斷行業進入白銀時代,而今天,轉折點實實在在到來了。我們的所有行為都要“收斂聚焦”到保證萬科活下去。”

怎麼才能夠“活下去”?萬科明確了要實現2018年全年6300億的回款目標。

“這個目標是所有業務的起點、基礎和保障。如果 6300 億回款目標沒有達成,所有的業務都可以停,因為這說明企業沒有任何資格和能力做下去。”

不過,在鬱亮無比焦慮的9月,萬科的6300億回款還沒有完成一半。也就是說,萬科要在接下來的三個多月衝擊超過3000億元的回款任務,這個壓力並不小。

與此同時,萬科的銷售率正在面臨下滑。統計顯示,7月份萬科的去化率為51%,而8月份僅為47%。與上半年55%-65%的去化率水平相比,這樣的銷售情況可以說是相當嚴峻。

擺在萬科面前的還有股價一路下跌,從今年1月頂峰時期的42.42元,跌至9月28日收盤時的24.30元,幾近腰斬,市值蒸發近2000億元。與此同時,姚振華的寶能系卻在此期間持續減持套現。而萬科2018年中報顯示,報告期內,其現金流為負42.55億元。在回款難、銷量下滑、股價下跌、現金流不足的多重危機下,萬科將迎來最艱難的時刻。

1、萬科之困:失去大哥地位,超3000億回款

萬科的老大地位是在2016年失去的,自2015年8月打響的“寶萬之爭”,讓這家地產巨頭陷入了巨大危機,其管理脆弱的控制權,令外界產生了憂慮。在萬科控股權陷入膠著的2016年,儘管業績表現不錯,卻首次失去了銷量冠軍的寶座,超過它的是許家印執掌的恆大。王石可能沒有想到的是,2008年那個想找他借錢的二線地產商許家印會在8年後超越自己。在注重高週轉的地產界,王冠一旦掉落,可能就再也撿不起來了,2017年,萬科的排名再次下滑,淪為第三名,在它前面的是恆大、碧桂園。

到了今年,隨著調控的不斷加碼,房企普遍陷入危機,一方面是銷量增長下滑,一方面是融資難成為行業性問題。為了在寒冬前籌集足夠的現金,恆大、碧桂園都在9月開始了不同程度的打折促銷,快速回款成為他們“活下去”的籌碼。

在此背景下,萬科的日子並不好過。統計顯示,8月,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面積 257.4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1%,環比下降16.1%。合同銷售金額則為 383.4 億元,同比上升3.5%,環比下降15.1%。上述兩項數據均是萬科今年除去2月以來的最低值。

銷售面積和金額出現環比雙降的背後是萬科的去化率(即當月認購量與當月推盤量的比例)持續下行。萬科投資者關係部總監趙旭翔在8月經營情況電話會議上稱,7月份萬科的去化率已經降到51%,8月份繼續降到47%。“今年以來,這個數字比較差,上半年去化率一直在55%至65%之間波動。”

萬科認為,去化率下行主要與房地產調控有關。“我們所在的一、二線城市,面臨的調控壓力一直都比較大,很多項目遇到限購、限貸或預售證配置等因素,導致即使開工工作、推盤計劃做得比較好,最後也不一定能實現銷售。”

不過,目前看來,各地並沒有放鬆沒有調控的計劃,對萬科而言,下半年銷售難度會更大。

萬科遭遇的這些問題,在2018年中報裡有更明顯的體現。今年中報顯示,萬科的現金流為負42.55億元,而去年同期是218.5億元,同比減少191%。曾經銷售回款率也是萬科最為看重的,萬科的銷售回款率為93%,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與此同時,萬科的存貨金額同比增長28.7%,應收賬款金額同比增長4.9%。

與銷量下滑相比,鬱亮最擔心的還是回款問題,賣出去的房子,錢沒到手,怎麼都讓人發愁。因此,接下來的三個月,怎麼完成超過3000億回款是萬科最大的難題。

留給它的時間並不多。

2、寶能減持套現288億,萬科股價近乎腰斬

相比經營業績等方面的不如意,在資本市場,萬科也備受煎熬。

9月19日萬科發佈了一則大宗交易信息,一筆金額8.5億元的成交,透露出寶能旗下鉅盛華或已完成萬科A股票的減持。

姚振華很會挑時機,2015年股災期間逆勢買入,耗資數百億;2016年爭奪激烈時頂住各方壓力,硬是不鬆口;到了今年,則堅決撤退。

據華爾街見聞報道,在過去5個多月中,寶能系可能已累計減持11.84億股萬科A的股份,佔總股本比例10.63%。其中,包括減持九大資產管理計劃的11.42億股,佔總股本比例的10.34%,以及前海人壽從7.358億股減持到目前的6.937億股,近5個月減持了0.421億股,佔總股本比例的0.39%。

2016年7月19日,萬科發佈了一份《關於提請查處鉅盛華及其控制的相關資管計劃違法違規行為的報告》,在該報告中萬科透露, 寶能購入萬科A股票的均價為18.89元/股。

經媒體統計,截至2018年9月20日,寶能系減持萬科以來,已套現288.5億元。

若不考慮融資成本及分紅,減去持有成本223.66億元(18.89元X11.84億股),寶能系或已淨賺64.84億元。雖被背上“野蠻人”的罵名,但在短短兩三年內淨賺幾十億,足以秒殺無數上市公司,姚老闆不愧為資本運作高手。

與此同時,在姚振華大撤退的半年時間裡,萬科A股價從1月24日的最高峰42.24元一路下跌,最低曾跌破20元,截至9月28日收盤,其股價僅24.30元,硬生生跌去近一半,市值也比此前高峰時期縮水逾2000億元,目前僅2600億元左右。

股價的連續大跌,讓諸多高位接盤的投資者深套中,連股東也產生了動搖。

6月29日,萬科2017年股東大會上,曾有股東提問,“今年1月的時候萬科股價40多塊的時候我沒走,現在只有20多塊錢,現在的疑問是我要不要賣掉?”

鬱亮回應稱,勸人買賣股票是危險的事兒,做人要厚道,堅決不勸人買賣股票。

王石最近有句名言:國內地產商,如果誰超過萬科拿走第一,誰就危險了。這樣看來,恆大與碧桂園都將有麻煩。但如今,這份危險,執掌萬科的鬱亮似乎率先體會到了,他為自己制定了活下來的三年計劃。

去房企槓桿|萬科跌下神壇:超3000億回款待完成,現金流為負

家庭財富管理,持續價值投資

私聊小編,免費獲得價值999元的私人一對一家庭資產配置計劃

雲房優道

關注中國式家庭財富成長

持續價值投資領跑者

核心價值觀:秉承國家方向,順勢而為,為中國家庭財富管理增磚添瓦。

核心方法論:城市化高速發展期來臨,技術選優質籌非常重要。規模發展期一去不返,優化家庭資產投資結構正當時。★

去房企槓桿|萬科跌下神壇:超3000億回款待完成,現金流為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