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是生病了嗎?記住這七個字就夠了

粉哥導讀:最近常常收到家長的諮詢,關於嬰兒吐奶,很多新手麻麻都表現的手足無措。面對種種讓人心疼又傷神的連環“吐奶娃”,你知道應怎樣妥善應對嗎?

投稿:[email protected]

寶寶吐奶是生病了嗎?記住這七個字就夠了

我們先看看家長的說法吧

寶寶吐奶是生病了嗎?記住這七個字就夠了

寶寶吐奶是生病了嗎?記住這七個字就夠了

寶寶吐奶是生病了嗎?記住這七個字就夠了

寶寶吐奶是生病了嗎?記住這七個字就夠了

類似問題每天都在重複上演,寶寶難受,家長心累。其實,這和嬰兒自身的發育情況脫不了關係,偶爾吐奶屬正常!眾所周知,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其胃呈水平位,且入口較鬆弛,胃腸道的消化能力也很有限,一旦各種內外部因素造成消化負擔,就會使其吐奶。

寶寶吐奶是生病了嗎?記住這七個字就夠了

對於六個月以內的寶寶常出現的生理性吐奶的情況,吾將畢生經驗總結如下,供家長參考,大家相互借鑑,相互取暖!

預防寶寶吐奶需記住這七字真言:一衝二喂三拍嗝!

一衝

衝調重點:濃度適中、減少衝調氣泡

步驟:

①洗淨雙手及奶瓶,避免將外界的細菌、病毒帶入奶液,影響嬰兒胃腸道消化能力(可將奶具丟入沸水中煮沸5分鐘左右);

②將煮沸的白開水放至奶粉包裝所示衝調溫度(一般在45℃左右),將正確分量的溫水倒入已消毒的奶瓶中;

③按餵哺用量建議表,用量匙取正確分量的奶粉倒入奶瓶(舀奶粉時需將冒尖處刮平,以免衝調濃度過濃)

④蓋好瓶蓋,用手腕力量水平順時針搖晃奶瓶,或用雙手來回搓動,直至奶粉完全溶解。(避免用力過猛產生太多氣泡)

寶寶吐奶是生病了嗎?記住這七個字就夠了

二喂

餵哺核心:減少空氣吸入及奶液倒流

①餵哺前需注意查看,奶嘴的流速是否合適。一般,將奶瓶倒置,奶液呈1滴/秒流出則屬正常;(避免孔徑過大造成寶寶嗆奶)

②餵奶時,家長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讓寶寶身體傾斜45°左右,同時,奶瓶的傾斜度需保持到奶液剛好充滿奶嘴的狀態,這樣就可避免寶寶吸入空氣;

③母乳餵養時,寶寶需含住整個奶頭,同樣,奶粉餵養也需要讓寶寶含住整個奶嘴,以避免空氣吸入哦。

寶寶吐奶是生病了嗎?記住這七個字就夠了

三拍嗝

拍嗝目的:排出胃內空氣避免吐奶

方法一:趴式拍嗝

(適合所有寶寶)

餵奶之後,將寶寶豎直抱在胸前,頭靠在肩旁上,用空心掌連續不斷的輕拍或者輕撫寶寶背部(可在麻麻肩上墊一塊乾淨的毛巾,以避免肩膀被帶出的奶液打溼);

方法二:坐式拍嗝

讓寶寶面部朝外坐在麻麻腿上,用一隻手的手臂將寶寶摟住,並且支撐起寶寶的胸部,固定其頭部,另一隻手用空心掌輕拍或輕撫寶寶背部;

方法三:躺式拍嗝(適合易腸絞痛的寶寶)

讓寶寶面朝下趴在你的腿上,一隻手支撐其頭頸部,讓寶寶的頭比身體略高,另一隻手以空心掌輕拍或輕撫寶寶的背部。

寶寶吐奶是生病了嗎?記住這七個字就夠了

注:並不是所有的寶寶奶後拍嗝都能滿足性的打嗝哦,大多數時候,若寶寶吃奶後,身體扭來扭去、眉頭緊鎖、發出不高興的聲音,則表明寶寶吸入了過多的空氣,需拍嗝直到寶寶排出胃中氣體。

一般情況,若連續輕拍了幾分鐘,寶寶仍沒有排出空氣,可能意味著他這次不需要拍嗝,但是仍要豎直抱10~15分鐘;如果之後寶寶還想吃,則建議繼續餵奶,等喂完奶之後再次拍嗝,然後豎著抱10~15分鐘,防止吐奶。

育兒路上家長們需多留意細節,以上步驟可以預防大多數生理性吐奶,若寶寶呈噴射性吐奶,且吐後表現為煩躁不安、精神萎靡等不適狀況,或者按照上述方法操作之後,寶寶仍然頻繁吐奶,則可能為病理性吐奶,需及時就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