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顧客的8大方法和3不做,90%的導購做錯了

顧客一有喜歡的,你就誇讚“好適合您”?顧客一進門你就跟在後面問東問西?如果是這樣,那麼你的業績肯定不會太好!

今天零顧問介紹銷售冠軍對待客戶的8大方法,看看他們有那些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吧。

1

顧客進店時,檢查其視線


普通的店員對進店後的顧客才敏感,但是業績好的店員對於在路上的顧客在進店之前的視線更為敏感。

顧客的目光會停留在店內某處的分類、或者店鋪內的某種商品上,然後停住腳步、走入店鋪。所以說顧客的需求,通過顧客進店之前的視線就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好好地試著注意一下顧客進入店鋪之前的視線吧!切記要裝作若無其事的。目不轉睛的盯著顧客看是嚴厲禁止的哦。

2

最開始並不說“很適合您”


一般的店員在顧客有了喜歡的商品時會容易馬上說“很適合您”。

其實在最開始的階段使用的“很適合您”和“您不買嗎?”是同樣的意思,會讓顧客覺得被推銷而產生沉默。

銷售業績好的店員在照鏡子或者讓顧客進行試穿,都不會說“很適合您”這句話的。而是在那之前,誇讚商品,徹底提升商品的價值。

3

不用“想看點什麼”這樣的話語


你總是不經意就會使用“您看點什麼”來進行顧客接近嗎?

業績好的店員只會對那些步履匆匆帶有明顯目的性走入店鋪的顧客使用這句話。實際上能明確回答出“想要什麼?”這一問題的顧客又會有幾位呢?

因此,越是業績好的店員越會若無其事的讓顧客去進行尋找。

4

不要太在意接近顧客的時機


越是有意識地接近顧客,反而會使顧客接待變得生硬,也容易變成不自然的應對。

歸根到底,在自然而然的時機下進行顧客接近,不去算計時機才更容易引發好的結果。

“時機是接近顧客的關鍵”,銷售業績好的店員最看重的是審時度勢。


5

“我理解”和顧客引發共鳴


通過對顧客的意見或想法表示“我理解”、“如您所說”、“對啊”這樣的共鳴,來理解顧客的意見和想法。就是所謂的傳達出“我也一樣”,令顧客產生共鳴。

人都有想被他人承認的慾望。會對“能夠認同我”、“我們有相同的想法”有這樣共鳴的人抱有親密感。

業績好的店員已經無意識地習慣於這種共鳴應對,縮短與顧客之間心與心的距離。


6

注意站立位置和身體朝向


業績好的店員,從顧客接近到體驗,都會留意麵對顧客的站立位置和接觸時的身體朝向。

例如,在顧客接近時,不是站在顧客的正面,而是要傾斜45度,與顧客相同的朝向站立來打招呼。


在談話過程中也會有意識地沿45度以上的角度展開身軀。在顧客體驗時,會站在顧客旁邊和顧客一起對著鏡子進行推薦。

7

先說商品優點再展示商品


普通的店員會什麼都不說就問“這個怎麼樣?”,會將對商品的優缺點的判斷突然全部交由顧客來決定,但是銷售業績好的店員則不同。

他們會在展示商品之前,將該商品的特徵,特別是優點提前進行說明後再將商品展示給顧客。

例如:“這雙鞋子的織帶元素今年特別流行,我們自己也非常喜歡,您覺得怎麼樣?”,人在被告知優點後,再親眼看到商品後,商品被看好的機率更高,也更容易傳達其優點。


8

照鏡子時進行第一次溝通


一般的店員都希望能儘快地和新顧客進行溝通,但是,見面後馬上搭話沒有什麼效果。

比起這個,顧客更想聽到關於商品的談話。業績好的店員會用商品的相關話題來活躍氣氛,照鏡子時將商品從貨架上拿下讓顧客試穿。到了照鏡子時,顧客也多少都會敞開心扉了,談話會變得更順暢。

普通的店員在顧客還沒有敞開心扉的時候想進行溝通,所以才會失敗。銷售業績好的店員從一開始就不會進行無用功跟顧客接近。

門店銷售冠軍的三不做


我們要認識到:

當我們在抱怨的時候,顧客已經在遠離我們;當我們低頭玩手機的時候,顧客悄悄地從我們身邊經過。

想成為高手就請收起手機與抱怨,靜下來想想顧客到底要什麼?一定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1

不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犯大忌,如果你有洞悉凡人之本領,想必你已位列仙班了。因為以貌取人而流失客戶的比比皆是。即使本次沒有購買,但可能會因為感覺良好而時常光顧。

營業員做到以下兩點就可以了,首先當然是成交,如果不能當場成交就給顧客一個回頭的理由。


所有的營業員培訓都要從這兩點入手,把眼光放長遠些,不勢利。今天顧客的看一看你能否把其變成他日購買的理由。

2

不業餘


必須專業,想象一下你去購物,營業員在與你交流時不瞭解產品、表達不連貫、言辭不真切、語氣不肯定的話,你會怎麼想?

所以必須努力學習,不敢說成為專家,但是至少你得熟知產品和公司以及行業資訊,真正做到讓客戶享受到專業的服務。

3

不與顧客爭對錯


讓顧客相信你 做到不與顧客爭論;不說顧客的錯;勇於承認自己的錯;多聽少講;不急於成交;

讓客戶感覺是自己做決定,並且要提供多種證據或讓你說的做到有形化,讓顧客可以感知到。建立了信任感,一切都是順水推舟的事情。

很多的時候顧客就是被我們趕跑的,只有靜下來想想顧客要什麼?我們到底能給顧客提供什麼?少些華而不實,少些杞人憂天。多點微笑,多點用心,我們會有未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