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纪念日向英雄致敬!浙江解放前在册烈士七千余人

2018-09-30 11:3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李鹏

烈士纪念日向英雄致敬!浙江解放前在册烈士七千余人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浩然正气垂青史墙 黄永伟/摄

今天是第五个烈士纪念日。每到这一天,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总能唤醒我们深藏的记忆与情感。

心怀崇敬,缅怀浙江英烈时,耳际总能回响起一句让人潸然泪下的话:“同志们,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这句话就镌刻在杭州云居山麓的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入口处,它出自25岁的宁波籍烈士裘古怀就义前的遗书。

据《中国共产党浙江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一书记载,浙江解放前的在册革命烈士多达7000余人,无名烈士难以胜计。

特别值得追惜的是,解放前,浙江先后产生11位省委书记(代理书记),其中有王嘉谟、张秋人、夏曦、卓兰芳、龙大道、李硕勋、罗学瓒、徐英、刘英等9位浙江省委书记(代理书记)在领导人民革命斗争中,无私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为革命洒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尤其是在1927年6月至1929年4月不到两年时间里,浙江先后产生了10位省委书记或代理书记,其中有8位书记牺牲,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最小的仅为21岁,最大不过36岁。但因为英年早逝,他们的故事并不广为后人知晓。

王家谟是9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就义时年仅21岁,他的遗骸由母亲运回宁波象山,安葬在丹城西门外大坑门口的山麓上。

张秋人在来杭出任浙江省委书记之前,曾和同事断言:看来,这头是要砍在杭州了。不幸的是,就在上任第三天,他便在西湖边被捕,几个月后英勇就义。毛泽东称他是“一个好同志、好党员”。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追思英雄,让英雄的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烈士纪念日向英雄致敬!浙江解放前在册烈士七千余人

邵飘萍烈士:铁肩辣手

邵飘萍(1886-1926),金华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地下党员,英勇无畏的反帝反封建斗士,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中国新闻战线的先驱者。他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的积极支持者。在《临时约法》颁布的背景下,投身于“新闻救国”事业,在杭州与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人杭辛斋合作创办《汉民日报》,后《汉民日报》因直斥袁世凯为“袁贼”被查封,邵飘萍亦流亡日本。由于揭露北洋军政府开枪屠杀群众的罪行被捕入狱,1926年4月26日黎明从容就义。

烈士纪念日向英雄致敬!浙江解放前在册烈士七千余人

钱壮飞烈士:战斗在敌人的心脏

钱壮飞(1896-1935)湖州人。中共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年底,他根据党的指示,打进国民党最高特务机关担任特务头子徐恩曾的机要秘书,向党提供了敌人的许多重要情报。

1931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情报保卫机关——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致使上海党中央机关处于极度危险之中。25日,钱壮飞不顾个人安危,及时将情况报告给党中央,冷静地通知中央机关和相关同志尽快撤离。接到钱壮飞的情报,周恩来指挥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各机关立刻采取行动,中共中央、中共江苏省委和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机关立即全部转移——钱壮飞为保卫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1年他转移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央军委第二局副局长。1935年3月,在长征途中不幸牺牲。

周恩来在战争期间和解放后多次满怀深情地提起钱壮飞。他说,如果没有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在上海工作的同志早就不在人世了。钱壮飞同志在对敌斗争中立下的丰功伟绩,值得全党永远纪念他!

2009年9月14日,钱壮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烈士纪念日向英雄致敬!浙江解放前在册烈士七千余人

俞秀松烈士:山村走出革命志士

俞秀松(1899-1939),又名寿松,字柏青,化名王寿成,诸暨人。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他是五位成员之一。1939年2月,因受王明、康生诬陷,俞秀松在新疆被逮捕入狱,转押去苏联,在“肃反”扩大化中被害。1962年,毛泽东签发了烈士光荣证书,以表彰俞秀松对革命的功绩。

烈士纪念日向英雄致敬!浙江解放前在册烈士七千余人

刘英烈士:赤心献革命 决然无返顾

刘英(1905-1942),原名刘声沐,化名可夫、爱群、越人、锄非、王志远,江西瑞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挺进师政委、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浙江省委书记等职。

1935年11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省军区成立,刘英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与粟裕等率根据地军民,运用灵活机动战术,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1938年5月,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成立,刘英任省委书记,积极开辟新区。1942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刘英在温州被捕。1942年5月18日拂晓,在方岩马头山上,残忍的敌人枪杀了刘英。

毛泽东曾深情地说:“刘英为人民而牺牲,人民就会永远纪念他。”

烈士纪念日向英雄致敬!浙江解放前在册烈士七千余人

李敏烈士:“浙东刘胡兰”

李敏(1924—1944),女,原名李雅琴,宁波北仑人。1943年,李敏担任了中共樟水区委书记,奔走在各村,用“一只筷易断,一束筷难折”的通俗道理将群众组织起来,共同抗日。

1943年11月下旬,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一部驻扎在樟水区,准备出击顽军部队。李敏在观察地形时发现,村后游击队必经之路“溪步”已被水淹没,她担心战士们的脚会冻坏,影响行军速度,便回村发动妇女背来几十条长凳,用绳子缚住凳脚搭起“木桥”,使战士顺利通过。

1944年2月21日,顽军在偷袭中抓住了李敏。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严刑逼供,她坚贞不屈。28日,李敏被恼羞成怒的敌人杀害,年仅21岁。解放后,李敏被誉为“浙东刘胡兰”。

烈士纪念日向英雄致敬!浙江解放前在册烈士七千余人

郁达夫烈士:长天一征鸿

郁达夫(1896-1945),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1913年9月,郁达夫留学日本,亲身经历了作为一个腐败弱国的子民被外人歧视和欺凌的种种痛苦,这也强烈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1938年,他应新加坡《星洲日报》的邀请,担任该报的文艺编辑。12月底,他携带家眷抵达新加坡。1942年初,郁达夫出席了由陈嘉庚领导成立的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成立大会,被选为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成为新加坡华侨抗日领袖之一。同年2月,新加坡沦陷后,胡愈之、郁达夫等28位文化界人士流亡到印尼苏门答腊岛中西部的巴亚公务市,郁达夫化名赵廉,开了一家“赵豫记”酒厂,其间他暗中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1945年8月29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烈士纪念日向英雄致敬!浙江解放前在册烈士七千余人

文成:一门六烈士

胡从点(1891~1936)、胡从登(1897~1936)、胡从昆(1899~1935)、胡从通(1902~1935)、胡从威(1908~1936)、胡从慎(1917~1936),同胞兄弟,文成县金星乡岩门村人。

1930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浙南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此时,在青田一带帮工的文成县金星乡岩门村人胡从登、胡从昆、胡从通三兄弟商量,一起报名参加了红军,被编入红一团当战士。不久,从登奉命回家乡宣传革命,发展红军队伍。

1935年春,以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地区。从登参加了挺进师,其兄弟从昆、从能、从威以及温和老实跛足的从点和刚满18岁的从慎都分别参加了挺进师或农会等组织。此后,岩门村便成为红军挺进师经常活动和落脚的地方。同年11月12日清晨,恶霸地主邱周达带领保安司令部的一个分队的武装队伍,到岩门村搜捕胡从登。从登不幸被捕,并被当即解往温州保安司令部。同一天上午,恶霸胡富北的继子受反动军官高铭朋的差遣,带了高铭朋的一支有120多人的保安队来到岩门村,将胡家老三从昆和老四从通逮捕,并于次日在城郊的溪滩上将其杀害。牺牲时,从昆36岁,从通33岁。

国民党军逮捕从登后,妄图审讯问出挺进师的实力和动向,便对他软硬兼施,用尽了各种招数,但皆无果而终。为此,敌人痛恨已极,遂于1936年10月的一天,在温州把从登枪杀了。牺牲时,从登39岁。

同年11月,国民党副乡长,地主邱周达和土劣胡富北串通了国民党青田县自卫团头目夏守素,派兵到岩门村剿捕从威等三兄弟。不幸的是,兄弟三人恰巧都在家。从点被用土刀砍死在村外田头。从威和从慎被杀死在南田龙岙的后畔山上。三兄弟牺牲时,老大从点45岁,老五从威28岁,老六从慎仅19岁。

解放后,胡从点、胡从登、胡从昆、胡从通、胡从威、胡从慎同胞六兄弟,先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5年,县人民政府拨下一笔抚恤金,岩门村村民委员会用这笔钱为胡氏六兄弟修建了烈士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