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教材把散文里的“外婆”改成了“姥姥”,是胡乱操作!

上海的教材把人家已经成文多年的散文里的“外婆”改成了“姥姥”,然后说“外婆”是方言,所以要改。

上海的教材把散文里的“外婆”改成了“姥姥”,是胡乱操作!

改你姥姥个头啊。

人家作者已经写好、公开发表的东西,要不是作者自己改;要不然加注释,这是最起码的规矩。

但这还是小事。

我是个北京人,听过我说话的都知道我满嘴京片子。我语言天赋基本为负数,在国外多年,不但日语基本只能点菜,连英文也无法做到有意义的交流,大致只能应付生活所需。

中国的方言里,无论是上海话还是粤语、闽南语在我听来基本都是外语,但我绝对不赞成这种统一的表达体系。

我这代人是听粤语歌长大的,比如说听Beyond。他们的歌词您直接变成普通话读音再唱一下试试看?马上韵味就差得远了。

试试这几句:上路归唱过客乡里,春与秋洒满了希冀,夏与冬看透了生死,世代辈辈永远谨记。

语言文字有自己的运用场景与灵魂,哪怕就是我这个北京人,平时口语也叫“姥姥”,但看到“外婆”这个称呼时不但没有隔膜,而且觉得更适合非口语表述的文章里使用。

说句更不客气的话,现行所谓“普通话”在表述方面相当粗鄙,与粤语之类的保留了更多古音古韵古意的语言相比,只有交流沟通上的便利,文化内涵上是不能比的。

上海的教材把散文里的“外婆”改成了“姥姥”,是胡乱操作!

教育局本来应该是教书育人,让学生体会知识之美,以及明白这个世界的参差多态,结果方言倒是成了罪过,甚至不惜做出强奸作者的事情。

这帮人真不该搞教育,应该去流水线上当个装配工。

上海的教材把散文里的“外婆”改成了“姥姥”,是胡乱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