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深圳房改這支「強心劑」恰到好處

住有所居,深圳房改這支“強心劑”恰到好處

時隔20年,深圳再次出臺房改新政,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運用租購併舉的形式,為市民提供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滿足社會各階層的住房需求,為真正實現住有所居,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深圳作為走在全國前列的改革排頭兵,時代賦予其特殊使命。這次新政的出臺,便是精準落實“房住不炒”戰略的落地性執行,對於國內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改革,無疑產生了巨大的示範效應。未來深圳住房將會依此劃分為四類,即市場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賃住房。從長期規劃來看,到2035年分階段籌集建設各類住房170萬套,對於深圳未來的住房供需體系形成了明確的規劃和指導,也讓居民對城市未來的住房發展有了一個良好的預期。

近年來,深圳產業升級加快,市場商品房價格高企,現有住房供需矛盾較為突出,住房結構分配不合理,當前的住房保障又不充分,可以說是很多城市的通病。面對這一系列的住房難題,新政的推出可謂是正逢其時又恰到好處。嘗試更改過去30年以商品房銷售為主的住房供應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說,房改新政也代表了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房地產政策導向,這點與深圳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完全契合。

在住房供給側改革的大方向下,深圳從對住房市場進行長效機制的探索到落地執行,希望通過系統調控、政策保障來優化住房市場結構,完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滿足各類人群的住房需求。除了完善人才安居政策體系之外,這次深圳還將公交司機、地鐵司機、環衛工人、藍領產業工人等為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相關行業人員、先進製造業職工群體納入到了住房保障範圍內,而且不限戶籍。無論你是哪個行業,哪個工種,來了就是深圳人,即使是走向深圳初來打拼的畢業生,也不會因為高房價、高租金而被排擠在外,這點符合深圳開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與之相伴而來的還有深圳長租公寓的蓬勃發展,以各大開發商為主的長租公寓品牌紛紛搶佔市場份額,目前在深圳提供的長租公寓達數萬套,不過這數字還遠遠未能滿足深圳人的實際需求。新政提到的籌建各類住房170萬套,對於深圳現有的土地資源供應來講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依據現存的城市舊改房屋,對城中村、棚戶區等實施改造,由以前的矮舊底層改造為高容積率的高層住宅,可以相對減輕土地資源的供應壓力,然而高容積率的建築本身更需要有人性化的配套設施和便捷化的交通保障。

行走在保障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抑制樓市投機炒作的道路上,深圳任重道遠。分階段進行的房改新政,為居民幸福感的增強、城市吸引力的增加,帶來了一針“強心劑”,也為高房價引發的社會焦慮降降溫。為穩定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保障城市經濟高效運行,相信未來深圳會做得更好。(作者 侯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