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人須有爲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受用終身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陽明: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受用終身


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陽明語錄

1.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3.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4.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陽明: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受用終身


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閒話,管閒事。

6.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7.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8.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王陽明: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受用終身

9.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難,則其失之必易;其積之不久,則其發之必不宏。

10.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11.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相上則損。

1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王陽明: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受用終身

13.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14.善者固吾師,不善者亦吾師。

15.經一蹶者長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為後日之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