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王陽明:心學四訓與知行合一

《天泉論道》,也稱《心學四訓》。相當於金庸的武功秘笈,練習後無招勝有招,天下無敵。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對這四句的解釋,有很多人採用了佛學、道學、理學或儒學來解釋,讓我受益良多。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也不少。對我這個連半桶水都沒有,不知是否算略知皮毛的人基本上是對牛彈琴。在此附庸風雅,也聊聊自己的看法。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

首先得說說善、惡。應該有好壞的意思,最少帶有感情色彩。但好壞我認為不是他的本意。借用古文就是“道、德”,用我們現在的哲學語言來說就是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

這個“道”(事物的本質),是符合幾條規律的:

1、整個事物事情的發生、發展、滅亡過程;

2、內部的原因及其動機;

3、對將來趨勢的判斷;

4、我可以做點什麼,或者不做點什麼?從而改變其軌跡,使之向預設的方向發展。

陽明先生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與天鬥,與地鬥,與人斗的一生。無時不刻不在幹著改變別人企圖的事情。要取勝,要了解事情的本質,不能有絲毫鬆懈。

而“德”就是規律,有以下幾點:

1、 個人學識素養、品德修為;

2、 人與人之間關於利益、情感、道義等的往來規律;

3、 事物(信仰理念、權利利益等)與事物之間的相生相剋規律;

4、 人與事物之間的依附從屬規律。

即是關於人的品德和事物的規律兩個方面。也就是不管你幹哪行,都要符合行規,不符合就會讓你頭破血流。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重視自身品德修養,同是遵守行業規矩。德不配位,既有自身道義上的敵人,也有行業規律的約束。創新固然很好,但若變成亂為,就是自討苦吃。

所謂無善無惡,當你不在乎事情結果、無關於你的利益,也就是這件事情,和你八竿子打不著邊時,你可以做到心平氣和,心態也會較為客觀公正。作為一種修養,如果這件事情和你關係重大,但卻能用這種心態去面對就是最高境界。正確認識事物,需要這種情操與修養。

有善有惡,也就是這事如果和你有關,你的想法就來了,為了利益,為了權利,為了抱負,為了理想,不管這事和你的關係是好是壞,或是自己的境況、心境如何,你都會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們在處理事情時,需要根據具體的事情,去分析不同人的心理、利益及其可能的行動,也即所謂的動機。把相關的人當作有血有肉的人來分析。並對可能出現的其他方進行預測。所謂“意”就是林子大了,啥鳥都有,並不會按你的意思發展。各種稀奇古怪,五花八門、亂七八糟、帝王將相、魑魅魍魎都踴躍活絡起來了。看到了那個麵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餓了的有錢就買,沒錢就搶。天天花天酒地的,一腳就踹了。勤儉節約的留著下頓,奢侈浪費的直接扔垃圾桶。

綜上,前面兩句應該是談論事物、利益和不同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芸芸眾生面對紛繁世界時不同的看法和行為。是無視還是全力以赴、是狡詐還是友善、是虔誠還是虛偽對不同的人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行動。

相互理解很重要呀。看見別人瘋了似的搶麵包,也許他餓了好幾天了,你油光滿面就別嘲笑人家了。草芥之民,看重那幾分薄地,你都富可敵國了,又何必把別人的飯碗搶了。

這兩句話道盡人世滄桑。只要有事情發生了,利益就產生了,這世界隨之也熱鬧了。吃瓜的吃瓜,看戲的看戲,唯當事者或將心衰力竭。

知善知惡,是我們對事情的認識、對趨勢的理解、對局面的把握、對利益的訴求。在這個過程中,學識不同、地位不同、階層不同、境界不同對事情的理解和認識就會完全不同。如果知道本質與規律,知道好壞,知道都有些什麼人,都在想啥,都能幹啥,都在幹啥?就有一個良好的狀態,正確的認識。

即所謂知也。

為善去惡,當你對事情有了正確認識的時候,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就應該放手去做,無論是什麼辦法或者手段,只要你的目的是正義的。或者說為了實現目的,窮盡各種變通,直到實現為止。

即所謂行也。

四句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為:靜下心來,認真考慮事情的來龍去脈、利益相關方的動機與能力,然後想盡一切辦法,使之朝著預定的方向推進,事情就能做成。如果沒有做成,那一定是在哪個地方認識不足或者錯了,亦或行動上有所欠缺沒有做好。所謂:“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行合一,阿彌陀佛,善哉!優哉遊哉!聊以卒歲!

為何不用道德這兩個字來說明代替善惡呢?因為事物是有社會、道義、感情屬性的。對胸懷天下蒼生的陽明先生來說,事物本身沒有崇高與猥瑣,卻與芸芸眾生息息相關,把對事物的認識概括為善惡的出發點更能讓人窮盡辦法去解決問題。只要目的正義,方式則可談。這世間雖重利益,卻天道輪迴,福禍相依。為善的終有善報,為惡的逃脫不了苦果,人人向善,天地自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