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為人處世“三不管”


王陽明:為人處世“三不管”

都說“人無完人”,王陽明卻被稱為“五百年來的第一完人”。


王陽明為何能被稱為“完人”呢?實在是因為他的學識修養與人格魅力,皆是舉世無雙,為人處世更是深具大智慧。


生而為人,難免為“三碗麵”所累:人面、情面、場面。


但王陽明卻說:“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


他接著說:“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動,久久自然有得力處。”


為人處世,若是掌握了這“三不管”,真的會自在灑脫許多。


1

不管人非笑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總會有能引起人譏笑的地方:


比如長相、身材、出身、家境,比如學識、學歷、工作、習慣等。


就連萬世師表的孔子也曾被人譏笑。有人看不慣孔子周遊列國,於是就說:“孔丘,你為什麼這樣四處奔波遊說呢?你不就是要顯示自己的口才和花言巧語嗎?”


孔子淡然回應:“我不敢花言巧語,只是痛恨那些頑固不化的人。”


從衛國離開後,孔子和弟子們流落到鄭國,又和弟子走散了。子貢跟一名隱者打聽孔子,這位隱者竟然說了一句:“累累然若喪家之犬”。


常人若得知自己被說成“喪家之犬”,怕是早已火冒三丈,或者自慚形穢。


然而孔子卻說:就是就是,我雖然外貌不似狗,但現在這般情狀,也確實挺像喪家之犬的。


常人面對他人的譏笑,輕則羞愧,以為自己丟了臉,重則發怒,反唇相譏甚至大動干戈。


其實大可不必,“非笑”無處不在,若每次都要煩惱生氣,一輩子豈不是難得安生?


王陽明說:“天下之人見其若是,遂相與非笑而詆斥之。”


“非笑”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因此我們應該學會“不管人非笑”的從容態度。


不管人非笑,是因為自我認知清醒透徹,既知道自己的長處,也瞭解自己的不足,但又不太過而煩惱。


不管人非笑,是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後,能改變的試著改變,無法改變的就由它去吧,不必徒增煩惱。


不管人非笑,是對外界紛擾的一種底氣,我們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他人而活。我們改變不了他人的眼光,但卻能抱持自己的心態。


不管人非笑,活得自在,活得舒坦,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王陽明:為人處世“三不管”

2

不管人毀謗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你做什麼,說什麼,閒話總會存在。


若想活出自我,當學會開解自己。


王陽明的一生,也伴隨諸多毀謗。特別是平定寧王叛亂之後,遭受了很多的誹謗和議論,其中很多還是來自與他共事的朝堂之人。


王陽明很是坦然,他說:“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揚時便翁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慾正到勝沸時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


面對他人的毀謗,在憤怒到極點的時候能夠消弭於無形,方是大丈夫所為。


因此,王陽明提倡“遇謗不辯”,別人愛說什麼就說什麼,愛怎麼議論就怎麼議論,“清者自清”。


曾經有人拿叔孫武叔誹謗聖人孔子的記載問王陽明:“為什麼聖人也避免不了被人誹謗呢?”


王陽明回答說:“誹謗是外來的,即便是聖人也在所難免。人貴在自我修養,如果確實就是聖賢之人,縱然別人都來誹謗他,也不會對他有任何損害。就好像浮雲遮蔽了太陽,浮雲如何能損害太陽的光輝呢?如果一個人只是表面端莊,而內心醜惡,即便沒有人說他,他的醜惡遲早也會顯露出來。”


《寒山拾得問對錄》記載兩位高僧的問答,與王陽明“遇謗不辯”有異曲同工之妙。


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百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不管人毀謗,是一份坦蕩,一份從容,一種胸襟。


“流言止於智者”,一個人若是行的端坐得正,所有毀謗和非議終會不攻自破。


對於難聽的話,過耳不過心,是做人的大氣度和大智慧。


王陽明:為人處世“三不管”


3

不管人榮辱


生而為人,恐怕最難跨越的藩籬就是“得失”二字。


特別是於“名利”一事,得之,深感萬幸;失之,捶胸頓足。


而王陽明則提倡,榮辱得失面前“不動心”。


年輕時參加科考,曾兩次落榜。他的父親是弘治朝的狀元,狀元之子接連兩次落榜,恥辱不?可王陽明卻不以為然,他說,別人以落榜為恥,我以落榜之後動心為恥。


遭遇朝堂上的打壓、排擠,王陽明也絲毫不放在心上,在龍崗書院講學論道,閒暇之時也種種菜養養花,好不逍遙自在。


在生活中、工作中,我們常常因為一些瑣事,把自己弄得手忙腳亂,夜不能寐。


細究起來,不過是得失之心太重,榮辱二字看不破。


其實想想,有才德的人,沒有他人讚譽,照樣活得亮亮堂堂;沒有才德的人,縱然被誇成一朵花,也不過是自欺欺人。


一個人的好與壞,榮與辱,不在他人的言語目光中,全在自己的修為。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不管人榮辱,才能多幾分自在,多幾分從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