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採暖季將推差別化錯峯生產 環保標杆企業可不予限產

隨著秋冬季來臨,新一輪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啟動,除了明確PM2.5(細顆粒物)濃度和重汙染天比例下降目標外,在限停產方面,也為優質環保企業“亮綠燈”。

9月27日,環境部網站公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方案明確提出,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3%左右。

對於社會最為關心的採暖季錯峰生產等情況,《行動方案》要求,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嚴禁採取“一刀切”方式。方案還首次提出:對行業汙染排放績效水平明顯好於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環保標杆企業,可不予限產。

京津冀采暖季将推差别化错峰生产 环保标杆企业可不予限产

煤改氣煤改電須“先立後破”

據瞭解,《行動方案》的實施範圍包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保定、滄州、廊坊、衡水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 濮陽市(以下簡稱“2+26”城市,含河北省定州市、辛集市,河南省濟源市)。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制定的目標是,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汙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與去年的目標相比,《行動方案》中的目標似乎出現了明顯的縮減。

對此,一位業內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絕對下降的比例上看,今年的“雙降”目標雖然要小於去年,但完成目標的難度並不會比去年輕鬆,因為經過持續多年的大氣治理之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空氣質量環境出現了明顯好轉,在此基礎上PM2.5每下降1%都不容易,可能要付出比此前多幾倍的努力。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記者,去年秋冬季的擴散條件較好,出現了出人意料的改善成效。而根據今年的預判,秋冬季的擴散條件明顯差於去年,要在去年取得較好成績的基礎上再下降,難度會更高。

《行動方案》明確了主要任務,包括: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調整能源結構;積極調整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用地結構;實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專項行動;實施工業爐窯汙染治理專項行動;實施VOCs(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專項行動;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實施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與運輸;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等十個方面,共計31項舉措。

針對即將到來的取暖等問題,《行動方案》中強調,堅持因地制宜,合理確定改造技術路線,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利用和集中式生物質利用。同時,堅持以氣定改、以電定改,各地在優先保障2017年已經開工的居民“煤改氣”“煤改電”項目用氣用電基礎上,根據年度和採暖期新增氣量以及實際供電能力合理確定居民“煤改氣”“煤改電”戶數;堅持先立後破,對以氣代煤、以電代煤等替代方式,在氣源電源未落實情況下,原有取暖設施不予拆除。

將對優質環保企業生產“亮綠燈”

進入採暖季後,企業限停產的情況也讓人十分關注,與去年相比,今年的限停產措施明顯有利於更加環保的企業。

《行動方案》要求,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嚴禁採取“一刀切”方式。各地重點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實施採暖期錯峰生產;根據採暖期月度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可適當縮短或延長錯峰生產時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錯峰生產要求裡面,對限停產企業進行了分類,包括全面採取錯峰生產、按比例實施錯峰生產和不予限產。

其中,對各類汙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未達到排汙許可管理要求或未按期完成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改造任務的,全面採取錯峰生產措施。對屬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要提高限產比例或實施停產。

同時,《行動方案》中明確,對行業汙染排放績效水平明顯好於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環保標杆企業,可不予限產。

具體包括:鋼鐵企業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和大宗物料及產品運輸全面達到超低排放的,採用電爐短流程鍊鋼生產線的;焦爐爐體加罩封閉、配備焦爐煙囪廢氣脫硫脫硝裝置,且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鑄造熔鍊設備顆粒物、二氧化硫排放濃度穩定達到20毫克/立方米、100毫克/立方米(沖天爐必須安裝煙氣排放自動監控設施)的;陶瓷、磚瓦、玻璃棉、石膏板、岩棉、礦物棉等建材企業,在資源有保障前提下,使用天然氣、電、電廠熱力等清潔能源作為燃料或熱源,且穩定達標排放的;電解鋁、鋁用炭素企業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顆粒物、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分別不高於1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的,氧化鋁企業穩定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錯峰生產企業涉及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應保障基本民生需求。

馬軍介紹,對環保表現好的企業可不予限產,這是一個新的舉措,和現在強調不進行“一刀切”相關,通過對環境表現不同的企業區別對待,能較好地引導企業加強環境治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執行過程中,與地方有關係的企業可能會受到特殊照顧,需要加強監管和信息公開。

《行動方案》進一步要求,各省應制定重點行業差異化錯峰生產績效評價指導意見。各城市要結合本地產業結構和企業汙染排放績效情況,制定錯峰生產實施方案,細化落實到企業具體生產線、工序和設備,並明確具體的安全生產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