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抗霾」:企業差別化錯峯生產

本報訊 生態環境部等部門聯合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六省市共同制定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27日正式公佈。今年的秋冬季攻堅方案明確提出,工業企業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一些環保標杆企業甚至可以不予限產。

方案提出,今年秋冬季即從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3%左右。方案明確了調整產業、能源、運輸、用地四大結構,實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工業爐窯汙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3個專項行動等任務。

方案提出,深化工業汙染治理。自2018年10月1日起,嚴格執行火電、鋼鐵、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鋁)、水泥行業以及工業鍋爐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有序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近期不少人擔心採暖季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對經濟的影響,此次公佈的方案明確要求,要因地制宜推進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嚴禁採取“一刀切”方式。

方案要求,各地重點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實施採暖期錯峰生產;根據採暖期月度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可適當縮短或延長錯峰生產時間。

差別化原則如何體現?方案明確,對各類汙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未達到排汙許可管理要求,或未按期完成2018至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改造任務的,全面採取錯峰生產措施。對屬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要提高限產比例或實施停產。而對那些行業汙染排放績效水平明顯好於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環保標杆企業,可不予限產。

此外,“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取暖工作,關係百姓溫暖過冬,也一直廣受關注。方案提出,堅持以氣定改、以電定改,各地在優先保障2017年已經開工的居民“煤改氣”“煤改電”項目用氣用電基礎上,根據年度和採暖期新增氣量以及實際供電能力合理確定居民“煤改氣”“煤改電”戶數;堅持先立後破,在氣源電源未落實情況下,原有取暖設施不予拆除。

根據各地上報,2018年10月底前,“2+26”城市要完成散煤替代362萬戶。其中,北京市15萬戶,天津市19萬戶,河北省174萬戶,山西省28萬戶、山東省45萬戶、河南省81萬戶。

方案要求,制定量化問責辦法,對重點攻堅任務完成不到位,或者環境空氣質量改善不到位且改善幅度排名靠後的,實施量化問責。

廣東退還企業增值稅留抵稅額89億元

本報訊 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27日對外發布稱,從今年7月至9月26日,該局已退還企業增值稅留抵稅額89.84億元,減稅“大禮包”惠及全省1465戶企業。

留抵稅額是指企業當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小於進項稅額的差額,我國之前採取不予退還留抵稅額,結轉到下一個納稅期繼續抵扣的做法。今年,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於2018年退還部分行業增值稅留抵稅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明確2018年對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和研發等現代服務業,以及電網企業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予以退還。

廣東稅務部門將留抵稅額退稅政策與廣東省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工作結合,製造業獲得的減稅效應最明顯。據統計,此次廣東稅務部門共退還裝備製造行業留抵稅額27.66億元,佔全部退稅規模近三分之一。

廣東省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處有關負責人說:“退還製造業企業的留抵稅額,有助於盤活企業經營資金,推動技術創新升級,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留抵稅額退稅政策為廣東省尤其是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帶來政策利好。其中,機器人產業作為高端製造業標誌得到重點關注,共有14戶重點企業取得1834.82萬元退稅額。此外,以中船黃埔為代表的船舶製造業取得退稅額15億元,為廣東海洋裝備製造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落實留抵稅額退稅政策中,廣東省稅務部門堅持“能退盡退、能簡盡簡、能快儘快”的原則,加大力度推動留抵稅額退稅政策精準、高效落地。“才兩三天,我們就收到了超過6500萬元的留抵退稅額。”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四向說,“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盤活了我們的流動資金,堅定了我們創新研發的信心。”

養老基金利息和金融商品轉讓收入免增值稅

本報訊 財政部印發《關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關投資業務稅收政策的通知 》指出,對社保基金會及養老基金投資管理機構在國務院批准的投資範圍內,運用養老基金投資過程中,提供貸款服務取得的全部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和金融商品轉讓收入,免徵增值稅。

對社保基金會及養老基金投資管理機構在國務院批准的投資範圍內,運用養老基金投資取得的歸屬於養老基金的投資收入,作為企業所得稅不徵稅收入;對養老基金投資管理機構、養老基金託管機構從事養老基金管理活動取得的收入,依照稅法規定徵收企業所得稅。

對社保基金會及養老基金投資管理機構運用養老基金買賣證券應繳納的印花稅實行先徵後返;養老基金持有的證券,在養老基金證券賬戶之間的劃撥過戶,不屬於印花稅的徵收範圍,不徵收印花稅。對社保基金會及養老基金投資管理機構管理的養老基金轉讓非上市公司股權,免徵社保基金會及養老基金投資管理機構應繳納的印花稅。

另外,為積極推動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現代金融業發展,進一步優化金融產業佈局,服務金融街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北京金融街服務局聯合發佈《北京市西城區加快現代金融產業發展若干意見》,包括降低新設、新遷入金融機構運營成本,支持金融街世界優秀傑出金融人才集聚區建設等。據悉,此次出臺的意見簡稱“金服十條”。

相關負責人表示,“金服十條”是北京金融街服務局成立後推出的首批政策,未來西城區將充分發揮北京金融街合作發展理事會、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北京金融街服務中心有限公司三位一體有機協同的多元化、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支持體系作用,深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發展理念,全面提升金融街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服務能力。

十部門印發促進郵輪經濟發展意見

本報訊 交通部、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我國郵輪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35年我國郵輪市場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市場之一,郵輪旅客年運輸量將達到1400萬人次,加快實現首艘大型郵輪建造。

意見明確未來發展目標,提出到2035年,郵輪自主設計建造和郵輪船隊發展取得突破,郵輪產業鏈基本形成;具備大型郵輪設計建造能力,相關配套裝備製造業全面發展;本土郵輪船隊具有一定規模;郵輪航線產品豐富,沿海郵輪市場基本形成,郵輪港口服務水平達到國際標準。

意見提出9個主要任務。其中包括,積極培育郵輪市場,穩步推進五星紅旗郵輪船隊發展,深入研究公海遊航線發展模式及配套制度;拓展提升港口服務能力,形成2-3個郵輪母港為引領、郵輪始發港為主體、訪問港為補充的郵輪港口布局,積極打造郵輪旅遊發展試驗區。加快郵輪建造及配套裝備產業發展,重點突破豪華郵輪設計建造技術,鼓勵合資合作方式,加快實現首艘大型郵輪建造。

此外,進一步優化口岸環境和功能,逐步擴大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15天免籤政策實施範圍;著力推動郵輪綠色發展;著力提升郵輪供應配套能力,充分利用出口退稅政策,支持上海等地建設郵輪物資供應全球採購綜合保障中心。

交通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介紹,自2006年市場起步以來,我國郵輪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40%以上,2017年達到243萬人,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