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真没有称帝的心思?临终行为说明一切,刘禅真的该庆幸不已

在三国的历史上,有两个人的轨迹是很相似的,但是后人给予他们的评价却是截然相反的,一个人是忠臣的典范,而另外一个人却成了篡权的奸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强烈的对比呢?估计这两个人的名字大家应该都是耳熟能详的,那就是诸葛亮和曹操了,两个人有着怎样的相似之处呢?如果历史给予诸葛亮机会,他还能成为一个让人们敬仰的忠臣吗?

诸葛亮真没有称帝的心思?临终行为说明一切,刘禅真的该庆幸不已

可以说两个人真的是有着很大的相似的,那就是两个人都是丞相,也就是能够完全掌控朝局的人物,汉献帝在曹操的手中就是一个傀儡,是一个政治的信号,而刘禅虽然称不上傀儡,但是蜀汉的军政大权都是落在了诸葛亮的手中,而他也就有着一些祭祀之类的责任需要去做了,可以说他虽然不是傀儡,但是却也有着傀儡的可能的,所以有人认为诸葛亮和曹操都是一样的人物,或者可以说是权臣了,但是曹操更多的是将自己的行为付诸行动了,这是在最后的关头他没有踏出那步,但是有他的儿子曹丕替他完成了,所以说他既是汉朝的臣子,更是曹魏的帝王。

诸葛亮真没有称帝的心思?临终行为说明一切,刘禅真的该庆幸不已

诸葛亮也几乎达到了曹操的地位,可以说军队和国政都是被控制在他的手中,他的丞相是一个具有一套脱离于朝廷之外的独立的办事机构,可以说相对于曹操而言,他就是缺少了一步,也就是没有称王而已,但是这个诸葛亮有没有称王的心思呢?如果他的北伐成功之后,是否还会是一个汉朝的臣子呢?这些都是让人怀疑的。

诸葛亮真没有称帝的心思?临终行为说明一切,刘禅真的该庆幸不已

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不会发生的,也许在诸葛亮跟着刘备走出隆中草屋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个决心了,那就是最随着刘备建立一番功业的,如果能够统一天下是最好的,如果不能也要辅佐刘备成就霸业,也就是成为一方诸侯的,所以说这个是他的目标,而且他一生的行为也就是这么做的。

诸葛亮真没有称帝的心思?临终行为说明一切,刘禅真的该庆幸不已

他与曹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那就是曹操使用的都是忠于自己的人,荀彧和他最后为什么闹掰了,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两个人的政见是不和的,也就是那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是成为了魏王了,那么他的行为也就表明篡汉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而荀彧这个 人是一个忠于汉室的人,他不能容忍自己的主公成为一个背负着历史骂名的人的,而且他的行为已经与当初的振兴汉室的想法背道而驰了,曹操至始至终认为荀彧是明白他的,是懂他的人,可是结果却是两个人都没有看懂对方。

诸葛亮真没有称帝的心思?临终行为说明一切,刘禅真的该庆幸不已

而诸葛亮却不是那样的人,处理国家的政事他能够秉公处理,而且他也不去培养自己的小势力,虽然他是一个大权独揽的人,但是并没有称王称帝的心思,他的动作和行为已经表明了出来,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在他去世之后刘禅能够快速接管权力的事情了,所以说即便是诸葛亮北伐成功了,他依旧是不回去触碰那个红线的,这就是他的底线了,可以说只要要有这个想法,其实完全是不用管等到北伐成功之后的事情的。

诸葛亮真没有称帝的心思?临终行为说明一切,刘禅真的该庆幸不已

因为他已经获得了所有的权力,整个国家都是在围绕着他在运转的,而皇帝是没有什么权力的,所以说这个时候他就有能力坐上皇位的,或者说他也可以像曹操和司马懿一样,彻底的将权力掌控在他们的家族手中,这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额,虽然还是会受到一部分人的反对,但是对他是够不成威胁的。

诸葛亮真没有称帝的心思?临终行为说明一切,刘禅真的该庆幸不已

况且在刘备托孤的时候,已经明确的说了,如果他认为这个刘禅的能力是不可以胜任君主的职责的,他是有权利取代这个皇帝的位置的,我们在这里不能够肯定刘备的这个说法是不是发自真心的话,如果真的是他的最真实的想法的话,诸葛亮可以说一切阻挡他的称帝的行为都是不存在的了,因为这就等于是刘备的禅让了,就算是为了试探他,但是如果诸葛亮真的有这个心思,这个也可以成为废黜刘禅的一个理由啊,但是这一切都是没有发生的,也就说明诸葛亮的心思没有在这方面有过什么不贵的想法。

诸葛亮真没有称帝的心思?临终行为说明一切,刘禅真的该庆幸不已

而且他的儿子是没有获得他的权力的,也就是说他虽然是一个能够掌控蜀汉的丞相,但是权力却是没有流传下去,这不就是他最有利的证明吗?这样的行为你让曹操也做么做啊,他是肯定不会放弃掉手中的权力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诸葛亮真没有称帝的心思?临终行为说明一切,刘禅真的该庆幸不已

有人认为诸葛亮在面对着李严的请求他加九锡的时候,这个态度是很有问题的,也就是暴露了他的野心,其实这也应该是来自于李严的一个试探,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他也是刘备的托孤大臣,只不过诸葛亮为主,他为副而已,而在劝诸葛亮的时候,也就说明他是有这个心思的,因为如果诸葛亮加九锡的话,那么他在政治上的地位也应该相应的提高才对啊,所以说这个反倒是透露出李严的小心思了,而且诸葛亮的回答是说等到北伐成功之后,大家是一起升官的,那个时候九锡这些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难道此时他不去严厉的拒绝,就说明他有了异心吗?

诸葛亮真没有称帝的心思?临终行为说明一切,刘禅真的该庆幸不已

为什么要严厉的拒绝呢?这样的劝晋在诸葛亮看来不是一个李严的问题,他是代表着很多群臣的想法的,毕竟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是大权在握的核心人物,难免会让人们有了不轨的心思的,所以他是一个心胸坦荡的人,如果拒绝的话,那恰好说明诸葛亮有过这样的想法,而这样的回答也就会有一种被人揭破之后的恼羞成怒了,反而正面的回应,说明他的心胸坦荡,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如果遮遮掩掩的话,反而会让别人起疑心,让皇帝刘禅有了忌惮的心理。其实如果真的能够再一次让汉这个国号统一全国,那个时候的诸葛亮这些功臣,就算是获得封王的称号也不是不可以的,毕竟他们的功劳太大了,就像当年的刘邦似的,不也是分封了很多的异姓诸侯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