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王、藩王和郡王的區別都有哪些?

問這問那


天下攘攘,皆想成王。

司馬懿的第五子司馬伷(zhòu)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郡王。公元265年,司馬伷被他的大侄子晉武帝司馬炎封為東莞郡王。

因此,我們認為,把王爵分為親王和郡王,是從西晉開始的,直到發展到明朝,王爵的等級制度才算趨於成熟。唐宋兩朝以來,親王只封皇親,例如皇帝的親兄弟及兒子。親王一般都用春秋時古國名來命名,例如:陳王曹植、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燕王朱棣等都屬於親王。

由於古國名像“秦、齊、趙、魏、韓、燕、楚”等基本都是一個字,所以親王又被稱作“一字王”。

郡王可以是皇親國戚,也可以是功臣良將,例如蘭陵王高長恭、汾陽王郭子儀等都是赫赫有名的郡王。

郡王多以郡縣地名來命名,像渤海、長沙、汝南、汾陽、廬陵等郡縣名基本都為兩個字,所以郡王又被稱作“二字王”。南北朝時代,北齊首先提出來,親王在三公之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之下。“王”作為一種爵位,下面還有公、侯、伯、子、男五個常見爵位。

由此可見,親王的地位比郡王高貴,親王比郡王在爵位上也要高半個級別,親王屬於一等王,郡王是二等王。

如果把親王比作現在的國級幹部,那麼郡王就屬於副國級。

相較而言,藩王就好理解了。藩,即藩屬地,藩王就是擁有封地的親王或郡王。

親王或郡王雖然名字叫得響亮,但並不是都擁有封地的,大多都住在皇宮周圍的王府裡,被皇帝哥哥監視著,每個月按期領著王爵的俸祿,日子也並不好過。

親王郡王就好比官級,藩王就好比官銜。這就類似於某大學教授與某省長,從行政級別上可能都屬於部級幹部,每個月領著部級津貼,但省長有官銜,類似於藩王。明朝經過洪武大帝的整合,親王、郡王、藩王制度是最明確的。皇嫡長子立為太子,其餘諸子年十歲立為親王,有封地,所以又稱為藩王,親王20歲就藩,其封地又稱國,玉璽稱“某國之寶”。

親王的嫡長子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王世孫,其餘諸子十歲立為郡王。

明朝的王爵制度實行的是世襲罔替,兄終弟及。

可能是朱元璋年輕時窮怕了,當了九五至尊後極力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永享富貴,所以明朝的王子王孫們是最安逸的。

清朝基本繼承了明朝的王爵制度,但除了十二個鐵帽子王外,其餘王爵均是遞減承襲的。

遞減承襲簡單來說就是親王的嫡長子繼承爵位後就成了郡王,郡王的嫡長子再往下繼承又成了貝勒,貝勒的嫡長子再繼承就是貝子…哎!反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這也很好理解嘛,畢竟皇族錦衣玉食,老婆妃嬪一大幫,繁衍能力旺盛,在爵位傳承下如果不這麼裂變遞減,要不幾代,整個京城都TM是王了。

繁枝飄搖朽根存,安得犬子似虎狂。

設使辛亥不革命,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南宮尋歡


藩王並不是一個封爵的級別,而是對於擁有實際封地的"王"的概稱。

周代實行分封制度,包括周王的兒子和直系親屬、功臣、前朝帝王后裔等。當時這些分封稱封國,國君根據級別不同稱公、候、伯等,只有周王才能稱王。但到了後期禮崩樂壞,周王室名存實亡,各諸侯國君紛紛自稱王。這個時期的封國獨立性更強,但不稱藩王。


漢代也採取了分封制度,但又結合以郡縣制。將劉姓宗室分封到東部地區,大的以古國名,一般的以郡名,皆稱王。其等級地位要看具體地盤和食邑多少。這些封國稱為諸侯王,或藩王。著名的七王之亂,就是藩王造反了。武帝開始實行推恩令,把很多大封國拆分了,原本封號留給嫡長子,其他兒子也封王,名義上照顧親戚,實際上是分化藩王實力。此前文帝時賈誼《治安策》中已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景帝把親弟弟梁王劉武封地一分為五。


到了兩晉,也繼續是宗室分封制。著名的如八王之亂。晉代出現了某某郡王的封爵,但並不是嚴格的等級意義。

到了唐代,比較明確的區分了親王和郡王。實際上在清代之前,都沒有將“親王”二字直接做後綴的,只是王和郡王之分,或一字王和二字王,一般前者以古國名,後者以郡名,或加稱郡王。如李治即位前封晉王,唐中宗李顯曾封周王,後廢帝位降為廬陵王。唐代不存在藩王,宗室封王並沒有對封地的行政權。後期藩鎮割據是節度使制度,並非封爵。

宋代同樣皇子沒有封地,爵位分王、郡王

明太祖恢復了分封制度。皇子直接封親王,即一字王,給予封地“就藩”。明代藩王只是指親王這一級別,親王的除了一個兒子繼承親王外,其他封為郡王,這些郡王都是附屬於此“藩王”的,並沒有獨立的小王國。在稱呼上,一般說某藩或某府的某某郡王。



清代宗室取消了分封制,只是給與爵位待遇,封號上也不再用古國名和地名,都是吉祥詞語。清初冊封的吳三桂、尚可喜、耿忠明三個王,是有獨立行政權軍事權的藩王,所以才有削藩的稱謂。

總結一句,藩王都很有錢,所以才有大墓!


幾葦渡


親王、郡王和藩王屬於不同的概念,親王和郡王是爵位,即王爵的不同等級。而藩王只是一個統稱,指實際上具有很大獨立性,但名義上臣屬於中央王朝的藩屬國王和諸侯王。他們一般也有王爵,且有不小的治下領土,如古代的朝鮮國王,就是藩王,又如明朝的燕王、遼王,同樣是藩王,只不過獨立性沒有朝鮮那麼大。

藩王始於西漢,在之前的周朝,雖然實行分封制,戰國時期各諸侯也相繼稱王,但卻不稱其為藩王,因為此時的周天子也不過是王,諸侯對周天子已經幾無從屬關係。

西漢初期實行郡國並行制,冊封諸侯王拱衛皇室,可隨著諸侯王的日漸做大,皇帝的權威大受影響,漢景帝時期就發生了”七國之亂“,七個藩王率兵反對漢朝。

漢朝後來經過推恩令等措施大大削弱了藩王的實權,諸侯王也就基本成為虛爵,再無力反抗中央。

到了西晉,司馬炎再一次賦予藩王軍權等等大權,最後釀成藩王爭奪中央政權的”八王之亂“,與”七國之亂“合稱亂七八糟。

還有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同樣給予藩王軍權,結果朱棣起兵”靖難“,奪得皇位,然後削藩,明朝藩王也就喪失了軍權,但仍然享有封國內的稅賦。

再說親王,這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兩漢時期,爵位分王、侯兩等,並無親王之說,到了西晉,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

南朝王爵名目繁多,親王為其中之一,南朝陳的王爵甚至有十二等,連藩王也是其中之一,這是唯一一次藩王作為爵位出現。

隋朝以皇帝之伯、叔、兄、弟、子為親王,唐朝則以皇帝兄弟、皇子為親王。

一般來說,一字王號為親王,兩字王號為郡王,如秦王李世民,汾陽王郭子儀。

清朝是唯一一個名號裡有親王的朝代,但其親王爵位全稱為和碩親王。


平沙趣說歷史


先說什麼是“藩王”。

藩字的本意是籬笆,比如人們常說藩籬。後來藩字被引申為屏障、保衛的意思。

封建時代,天子會土地分封給自己的親屬或功臣,這些人就被稱為諸侯王,被封的土地就是他們的屬國。這些諸侯王,肩負著屏衛國家,抵禦外敵,鎮壓內亂的責任,就像國家的藩籬,所以被稱為藩王。

當然,這些藩王並不總是守衛國家,有時也是天下動亂的根源。比如漢朝有七王之亂,明朝有因削藩引起的燕王造反,清朝有三藩之亂。


只有那些有封地的王才能被稱為藩王。而親王郡王則是爵位,與封地無關。封建社會的爵位一般為王、公、侯、伯、子、男這幾種。王爵往往只能賜給皇室成員,而其他貴族最多隻能得到公爵。清朝,王爵分為親王和郡王,親王是較高一等的,郡王則是第一等的。



夢露居士


題主所說的親王,藩王和郡王,三者在概念上和內涵上都有區別。下面詳析之。

先說藩王。凡是皇帝所封的諸王,不論親王和郡王,它們都籠統地稱為藩王,它本身並不是一級封爵。惟一的例外是南朝的陳朝,曾把藩王作為王爵的一級,當時陳朝的王爵自高至低有親王,郡王,嗣王,藩王,凡十二等。但這只是特例。

再說親王。親王之稱,也是起源於南朝的陳朝。是王爵中的最高一等。到了隋朝,皇帝的叔伯兄弟和太子以外的皇子如封王,稱為親王;唐朝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為親王;明朝則以皇子封親王;清朝王爵中的第一級,稱為和碩親王,主要封皇子,但為了籠絡蒙古,也有蒙古貴族受封為親王的,比外晚清的僧格林沁。按清制,在清王前面,還要加以美字,才是正式的親王封號,比如豫親王,成親王,恭親王。

最後說郡王。郡王起源於西晉。司馬炎即位後,分封子弟,以郡為國,開始有郡王的說法。後世沿置,成為王爵中次於親王的一級。比如唐朝就規定,皇太子的兒子,襲封為郡王。親王之子,除了繼承者為嗣王外,其餘諸子降封郡公,如果有功勞,可進封郡王。


聶作平


藩王的概念比較大,郡王,親王都可以稱之為藩王,一般來說一字王為親王,兩字王為郡王,拿明朝舉例子比如說燕王朱棣,福王朱常洵,這就是親王爵位,像延平郡王鄭成功,這就是兩字的郡王爵位


布衣軍機


親王、郡王和藩王屬於不同的概念,親王和郡王屬於爵位,包括漢朝、唐朝、宋朝,王爺是分等級的,藩王屬於中央王朝的番屬,是獨立的國家領導人,和諸侯國的國主,比如古代中國和越南、朝鮮的關係,越南朝鮮的國主在我們這裡他就是一個藩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