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炮为什么要在空中爆炸?

无敌白开水3


其实高射炮弹的攻击方式不止有半空爆炸,还有接触到敌机之后爆炸的设计,各有自己的性能优势。

半空中爆炸,能够产生大量的爆炸碎片,产生一个巨大的杀伤范围,以此来攻击杀伤敌机,损毁其机体结构或者零部件。半空中爆炸主要由延时引信来控制的,主要被用于大口径和中口径高射炮,这些高射炮的火力猛,但是射速慢,所以通过半空爆炸形成较大的杀伤范围能起到不错的防空效果。

此外就是碰炸引信了,也就是在接触敌机之后才会爆炸,这样一来能给敌机产生更大的伤害,但是需要有效命中敌机,所以碰炸引信一般是在小口径高射炮上使用,其射速较高,火力密度大,能够有效击中敌机。而且由于其装药量不大,所以使用延时引信空爆产生的杀伤范围也不大,所以一般很少使用延时引信。

不过倒是有一种结合了两者优点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其通过发射无线电波来测量和目标的距离,一但距离开始增大,则说明到了距离目标最近的时候,引信便会启动,在近距离杀伤敌机。同时,其也有碰炸引信,一旦直接接触敌机,也能直接爆炸。


雇佣兵


这是1944年至1945年间的一张照片,美国陆军第8航空队的B-17“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群,在德国梅泽堡上空执行轰炸任务时,遭遇德国防空部队地面高炮的猛烈射击。漫天的弹雨纷纷在轰炸机群周围爆炸。

高射炮为什么要在空中爆炸,这主要跟高炮对空射击技术的进步有关系。

早期的防空高炮效率非常低下,例如在二战的不列颠空战期间,英国的防空部队用4200发大中口径高炮的炮弹才能击落一架德国飞机,这些高炮和耗费炮弹的防空成本,大概是击落飞机造价的好几倍。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的高射炮防空作战,通常使用安装触发引信的炮弹,高炮发射的炮弹,只有命中飞机,才能爆炸。那时候的高炮射速相对较慢,要准确的直接命中高速飞行的飞机,十分困难,这导致防空作战效率低下。

所以,最有效的做法是让大中口径的高射炮弹在敌机附近爆炸,用弹片来杀伤敌机。于是就诞生了时间引信。早期的炮弹采用药盘时间引信,就是传火管的火药燃烧时间来定时。

后来人们发明了机械时间引信,它的作用原理和闹钟差不多,用一组上紧的发条装置来定时,当发条旋转到预定时间,就释放击针打击火帽,引爆炮弹。使用时间引信的高射炮弹,防空效率明显强于触发引信的炮弹。在二战后期,据德国的统计,他们的无敌88式高炮用2880发炮弹就能打下来一架盟国轰炸机。

图片:被德国88毫米高炮轰掉机头的美军B17战略轰炸机。

后来,美国研制了著名的VT无线电近炸引信,这种引信依靠发射无线电波来测定与飞机目标的距离,可以在距离飞机7~15米的最佳范围内起爆,在执行防空任务时具有极高的打击效率。据美军的统计,使用VT无线电近炸引信作战,平均只需500发炮弹就能击落一架敌机。所以,无线电近炸引信与原子弹一起被称为二战时期最伟大的武器发明。


科罗廖夫


高射炮一般不会爆炸,除非是被炸弹击中或者直接炸膛,在空中会爆炸的其实是高射炮弹,哈哈。

早期高射炮有很多的大中口径,这些高射炮的口径都超过了75毫米,最大甚至有150毫米,日本在战争末期就研发了这种150毫米高射炮,但仅有两门投入使用,一炮就击伤多架B-29轰炸机,威力惊人。

大中口径高射炮,即便是安装了半自动装弹机,其射速也相对较慢,要准确击中高速飞行的飞机十分困难,与其直接命中,不如让炮弹在敌机附近爆炸,用弹片杀伤敌机,最初出现的是时间引信,二战中,为了对付美英的战略轰炸,德国空军的高炮部队就大量使用这种战术,雷达指挥的多门大口径高射跑发射的炮弹,爆炸后能够在空中形成一个长宽高各几百米的绝对杀伤区,弹片飞舞,只要在这个杀伤区内的盟军轰炸机几乎无一幸免。

由于时间引信需要提前设定,地面必须对敌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做出准确判断,美国在二战中研发出了无线电近炸引信,也就是VT信管,炮弹发射后,引信开始工作,工作距离约为15米,一旦探测到目标马上引爆炮弹,这是二战最先进的科技之一,VT信管除了科技性能更强,其中最厉害的,就是美国人在大批量投产的同时,还做到了品质保障,90%以上的VT信管工作正常,这一点很了不起。

现在,大口径高炮的任务已经被防空导弹取代,现代化的中口径高炮也数量了了,不过,西方研发出的35毫米高炮,普遍为其装备了无线电编程引信,这相当于是现代化的时间引信,引信起爆后,炮弹中预先装填的钨块四散出去,对巡航导弹等目标的杀伤力很大,中国也在此原理上研发了类似武器。


鹰眼防务观察


众所周知,目前来讲大口径高炮都是在空中爆炸,而不是在接触到敌人的飞机之后才爆炸,在远处看一个高射炮炮兵连对空射击就像是在看烟花表演,除了噪音十分烦人之外,还是很有欣赏价值的,特别是二战期间城市防空炮攻击来袭的敌人轰炸机部队时,简直就是一场烟花表演,从地面发射的炮弹将天空照的雪亮,一道道光束凌空爆炸在地面来看是十分美丽的,而如果是在轰炸机内部观看这一场景,一般人的心里除了震撼就只剩下了恐惧,毕竟大口径高炮一般都有127毫米,一旦击中轰炸机,那么在万米高空的轰炸机机组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只有一个死字。

不过为何高射炮的炮弹往往都是凌空爆炸,而不是击中轰炸机之后才爆炸呢?答案是这样的,首先高射炮直接命中轰炸机的可能性小的微乎其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高射炮想要有效杀伤空中单位就只能预定爆炸时间与高度,例如在拦截B17机群的时候,德国的127毫米高炮就会将炮弹爆炸高度设定为一万米左右,他们并不是靠直接命中来杀伤敌人,而是依靠在空中爆炸后产生的弹片与冲击波去攻击轰炸机,一般来讲在轰炸机五十米之内爆炸的弹片就可以有效杀伤B17,如果运气好这么一发炮弹就可能击落那架B17轰炸机了,这么做是为了让防空炮不变成真正的放空炮,就连美国的VT弹也是在空中爆开,而不是直接命中敌人的。


诸葛小彻


慕什塔戈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的完整表述,似乎应该是“高射炮的炮弹为什么要在空中爆炸?”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明确高射炮的作用是什么。高射炮是一种配置在己方重要目标周围,以低空或超低空火力消灭来袭的敌航空器或巡航导弹的防空武器,其作用就是保卫己方重要目标的对空安全。既然是保卫己方目标的对空安全,就应该尽量减少自身火力对己方目标及人员的误伤。

图示:高射炮兵连昼间射击场面


这种误伤,决不等同于美军经常辩解的那种因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对平民的误伤,美军所谓的误伤,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有意为之的误伤。而高射炮所造成的误伤,主要是指发射出的炮弹(以下简称射弹)命中敌人飞机后,爆炸形成的弹片及飞机残骸从空中下落,一旦击中己方目标及人员所形成的误伤,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射弹未能命中敌机,在其下落过程中,会对己方人员构成更为严重的误伤。



图示:高射炮兵连夜间射击场面

对于第一种情况,应对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对空观察,发现敌机来袭,人员疏散隐蔽,这样就可以降低误伤概率,因为毕竟弹片或机身残骸不具爆炸性,对人身安全威胁不大。真正需要加以防范的,是第二种情况,即射弹在未击中空中目标的情况下构成的误伤。应对的办法是,在高射炮的炮弹上安装空炸引信,并设定自毁时间。自毁时间依据炮种而定,通常口径越大,自毁时间越长。比如57毫米口径高炮的射弹自毁时间为7秒钟。采取这种办法后,高射炮的炮弹一旦没有命中敌机,就会在规定时间在空中自炸,决不会出现炮弹落下来击中人员的误伤。这也就是高射炮的炮弹为什么在空中爆炸的原因所在。

图示:57毫米高炮炮弹


慕什塔戈



高射炮弹的杀伤原理和手雷是一样的,靠的是破片杀敌,只是引爆的引信不同。


高射炮是靠炮弹装的引信来引爆高射炮弹,引信有近炸引信(无线电探测到周围有物体即引爆),和压力引信(名字可能有错误,记不清了,到一定高度,气压下降即引爆),引信的控制是可以调整的。

高射炮炮弹没有命中敌人,就会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爆炸。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防止误伤,假如炮弹没有在空中爆炸,落到地面就有可能误伤队友。


减肥316


57炮是触发延时引信,击中目标引爆,不中时延时自毁,100炮是时间触发引信,在击发前自动装定时间,在输弹板的最高位置有引信测合机,连长按下开火按钮引信测合机自动给引信装定时间,就像定时器一样旋转一个角度,至于时间是指挥仪根据目标速度,斜距离,弹丸初速,各个高度的温度风速气压等诸多因素计算出来的。


一口红1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用一片弹幕阻挡比让炮弹直接击中飞行器概率更大一些。一个炮弹小的二十毫米大的也就一百多毫米,而防空炮二三十毫米的炮弹空中爆炸后碎片会溅射在几米范围内,这样就不必让炮弹直接击中飞机,只要打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对飞行器造成伤害。


乐奇0206


不用回答得多么专业,其实稍微想一想就能明白。高射炮弹的杀伤原理和手雷是一样的,靠的是破片杀敌,只是引爆的引信不同。基本上没有人把手雷扔出去以后,祈祷着把敌人的脑袋砸个窟窿。而高射炮弹直接命中敌机然后爆炸的几率,也基本可以忽略。高射炮弹空中开花,破片弥散在广阔的天地里,即使破片没有动能,光是飞机本身的速度,只要撞上破片,就足以让飞机喝一壶饱的。一发炮弹不够,那就来一百发吧!反正高射炮弹又不贵。一门高炮不够,那就来一个营的吧!反正高炮也不贵。


一刹那江湖


高射炮的炮弹爆炸高度是可以设定的,当然打到物体不到爆炸高度也会爆炸,高射炮是利用爆炸弹片来击中飞机,并不是靠炮弹直接命中后爆炸,因为那样概率太小了,弹片在一定区域内击中飞机要害部位就可严重损伤飞机,使飞机失去战斗力,甚至坠毁,当然是针对轰炸机和运输机,对战斗机效果不太好,现在的超音速战斗机更是作用不大,打到属于瞎猫碰死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