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種植物,外形看著黑不溜秋,卻是傳說故事中長壽配方的藥材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要是誰生病了,很少去看醫生,都是找一些偏方來治療,大多數的偏方還是很管用的,雖然那時候的人並沒有什麼文化知識,但是並不妨礙他們的聰明才智。偏方之所以受歡迎,一個是因為它的確有用,再一個就是因為它所需的大多數藥材都不用去買,只要到山上或荒野裡找尋就可以的,我現在還記得跟著外公上山挖何首烏的事情,因為有一個偏方說何首烏可以治療白頭髮,而那時我年齡還很小,但是頭上卻長出了白頭髮。

農村這種植物,外形看著黑不溜秋,卻是傳說故事中長壽配方的藥材

關於何首烏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其中就有一個關於何首烏長壽的故事:相傳公元前110見,漢武帝來到嵩山拜佛,發現在盧巖山瀑布附近的村民有很多都是長壽的,原來是當地的村民經常食用一種名叫何首烏長壽粥的飯食,這種長壽粥就是用何首烏和小黑點還要加上泡有何首烏根的井水一起熬製而成,當時漢武帝看到這口井的周圍都長滿了何首烏,就把這口井賜名為“長壽井”,直到現在這口井還存在哪個地方,漢武帝回宮之後就經常食用何首烏長壽粥,一直活到70多歲,在他之後的武則天所食用的長壽配方中也含有何首烏,而她一直活到82歲壽終正寢。這些故事就是告訴我們何首烏是有長壽功效的。

農村這種植物,外形看著黑不溜秋,卻是傳說故事中長壽配方的藥材

何首烏又叫多花蓼、紫烏藤、夜交藤等,是屬於蓼科蓼族何首烏屬的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它能夠食用的是它的根,它的根是很肥厚的塊狀,長的形態不一,有的長得還很像人的形狀,但大多數的是長橢圓形的黑褐色,曾經在網上看到過有個人挖到到了一對野生何首烏,一個重3公斤,另一個重2.5公斤,初步鑑定為四百年和五百年的野生何首烏,這真是運氣好呀!何首烏一般在8-9月份開花,9-10月份結果,喜歡生長在山谷的灌木叢中、山坡的樹林下、溝邊的石隙中,在我國的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雲南及貴州都有生長,甚至在日本也有分佈。

農村這種植物,外形看著黑不溜秋,卻是傳說故事中長壽配方的藥材

何首烏在我們心中就是大補的滋補品,挖出來之後,削去兩端洗淨,個頭大的要切成塊或片曬乾,可以生用,也可以和別的藥材一同熬製,具有養血滋陰、潤腸通便、截瘧、祛風、解毒的功效,對於血虛頭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腎陰虛之腰膝痠軟、鬚髮早白、耳鳴、遺精、腸燥便秘、久瘧體虛、風疹瘙癢、瘡癰、瘰癧、痔瘡等疾病都有療效,是常見但是也珍貴的中藥材。

農村這種植物,外形看著黑不溜秋,卻是傳說故事中長壽配方的藥材

雖然何首烏的藥效不錯,但是在服用的時候要把握一個量,不能太多食用,要不然會出現腸鳴,噁心,腹痛,腹瀉,嘔吐等症,勢必會產生毒性,常見的便是腹瀉;何首烏也不能和蔥、蒜、豬肉、無鱗魚、鐵質器等一同煎熬,要不然會出現暈眼花等症狀,重者可出現陣發性強直性痙攣,躁動不安,抽搐,甚至發生呼吸麻痺。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