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濟寧街道名稱(城外六區)

根據民國所修《濟寧縣誌》記載,濟寧縣城分四隅,城外分六區,街巷共三百九十四,對比現在街道,有什麼變化。

城外第一區

稅務街、河南涯、燒酒胡同、楊家園衚衕、灣槐樹、三聖廟街、順城街、蓮亭街、觀瀾橋、禹王廟、靳塘子街、局門口、冰窖、三皇廟衚衕、下窪、佛爺廟、水口子、雞市口大街、布市口大街、詹家衚衕、永豐巷、清寧巷、駱家衚衕、小金家衚衕、西小門街、東小門街。

城外第二區

工字巷、剪子肢街、棉花布、臭坑涯、興隆街、曹家衚衕、土地廟街、船廠街、火神廟街、永豐街、濟安大街、財神廟街、驢市口街、打銅巷、五衢街、考棚街、仁裡街、安平巷、中心閘街、臥虎橋街、藍衣堂街、文勝街、武勝街、新司街、孟家衚衕、草橋口街、呂公堂街、大金家衚衕、永盛巷、二神廟、濟安巷、後店、神路、慈燈寺街。

城外第三區

旱石橋街、竹竿巷、太平街、鼓樓街、普濟堂后街、白家衚衕、廠門口、土地廟街、瓷器衚衕、清真巷、爐坊街、馬家園衚衕、繡球廟街、龍行衚衕、磨盤衚衕、葛被巷、楊家衚衕、孟家衚衕、回回巷、卞家衚衕、塘坊衚衕、大水衚衕、關帝廟前街、皇經閣、甄家衚衕、大油簍巷、馬家坑涯、小南門外北岸大街、柳行、來鶴觀街、香鋪衚衕、古路溝街、金家衚衕、金魚坑涯、月河涯、白家園、扁擔街、紙妨街、倪家衚衕、西大寺街、溫家衚衕、財神街、小竹竿巷、三筒碑街、清平巷、洪川口、芙蓉街、七鋪、繡球廟街、水衚衕、壩口、二壩口、小井子衚衕、八鋪、米家廠、黑風口、豆腐市、興隆寺、皇天大道、里仁巷、塘坊街、大義井巷、饊子衚衕、小南門外大街、官路口、小油簍巷、馮段村大街、王母閣街、東小寺、新莊街。

城外第四區

粉坊街、馬驛橋街、張家衚衕、楊坊巷、河晏門街、解家衚衕、左家衚衕、青華洞街、蝦臘廟街、東門外大街、河晏門活巷、泉外林、館驛街、白家衚衕、菜市、白家園、核桃園、劉家莊、半截閣街、靳家林、校場門、既清巷、大閘口、水次倉街、魏家活巷、玉帶河、護蓮橋、新街、紙店街、吉祥衚衕、曹家衚衕、禹家衚衕、棗店街、果子巷、大炭溝、小炭溝、太和橋街、羅家衚衕、后土山、三聖廟街、青龍街、小羅家衚衕、回龍街、牆縫、觀音閣、河灣、林家灣街、安阜街、浣筆泉街、阜橋口、篦子市、贏馬街、楊家壩、順城街、紅橋南、二鋪頭街、姜店街、閔家衚衕、堰水閘、火神廟活巷、大閘口活巷、小河涯、通心橋街、鐵鼓廟街、棗店閣街、回龍溝衚衕、興隆橋街、興隆巷、小閘口河東、小炭溝活巷、牌坊街、牌坊街北口、棋盤街、馬家衚衕。

城外第五區

火神廟街、駱家園衚衕、太平胡同、三聖巷、張家衚衕、牛市、李家衚衕、元寶坑涯、梅花庵、上馬頭、林家橋、蓮花坑涯、陳家花園、西關外大街、北關大街、大石橋街、天仙閣街、文昌閣街、三官廟、玄帝廟、殺豬街、玉露庵、紅橋北、夏家橋街、土城街、福壽街、青龍橋。

城外第六區

新開口、臥佛寺街、皮坊街、柳巷口活巷、曹坊巷、蕭家園衚衕、銀子衚衕、高家衚衕、三官廟街、文昌閣街、牌坊街活巷、杜家衚衕、聖公佃衚衕、聖公佃街、柳巷口、塘子巷、文家園街、孟家衚衕、丁家衚衕、牌坊街南口、花街、仙家廟街、周家衚衕、後擋子巷、土門街、七鋪大街。

民國時期的濟寧街道名稱(城外六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