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殺光了所有開國功勳,爲什麼沒有動朱棣

朱元璋殺光了所有開國功勳,為什麼沒有動朱棣

電影飾者 朱棣

朱元璋是歷史上農民出生的皇帝,因為出身卑微,明白人世間的疾苦,因此登上皇帝的寶座之後,一心向民。對自己朝廷命館比較苛刻,對貪官深惡痛絕,因此在明朝出現過官吏戴罪之身還要升堂辦案,而且還比較普遍。由於長子早逝,本來朱元璋是屬意立燕王朱棣為自己的接班人來的。可是朝中的大臣都反對立燕王朱棣為皇太子,因為朱棣前面還有哥哥秦王朱樉、晉王朱棡 ,中國自古以來就立嫡立長,加上建文帝朱允炆是自己最喜歡的孫子,所以最後就立了朱允炆為皇太孫,日後的建文帝。當時建文帝朱允炆年紀尚小,但自己百年之後,年紀尚幼的太子很難掌控朝政,為了給日後朱允炆掃平障礙,朱元璋開始誅殺功臣。經過胡惟庸案、藍玉案之後,當時開國時期的功臣幾乎被殺關了,朱元璋就連兒女親家李善長、徐達都沒有放過。

朱元璋殺光了所有開國功勳,為什麼沒有動朱棣

朱棣

朱元璋雖然磨刀霍霍向功臣砍去,但始終沒有動過自己的兒子,他也深知幾個兒子坐擁藩鎮,日後必然會威脅到皇權,但是畢竟是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念及親情,始終擺脫不了傳統觀念,認為親情可以維護朱家天下的穩定。

朱元璋對自己的兒子也有所防範,在所有藩王跟前安插了大量眼線。監督他們的一舉一動。不過後來自己的二兒子朱樉、三兒子朱棡接連病逝,老年接連喪子對他的打擊非常大。而且自己這時候已經臥病在床了,有心無力,加上朝廷也需要燕王在自己死後穩定大局,畢竟天子年幼,所以在最後關頭親情戰勝了理智,朱元璋選擇了放過朱棣。

朱允炆登基後,在齊泰、黃子澄的主導下開始了削藩,逼反了燕王朱棣。公元1402年,朱棣以“清君側”之名,攻佔了當時明朝首都應天(今天的南京),成功從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取了皇權,登上了皇位,史稱“永樂皇帝”,建文帝從此不知去向,歷史改號“永樂”,朱棣便是永樂大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國運昌盛,人生活逐漸富裕,並安排專人編寫《永樂大典》。

朱元璋殺光了所有開國功勳,為什麼沒有動朱棣

建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