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掀开刘墉的棺材,看到遗体后大为吃惊,野史果然不可信

清朝时期出现过很多出名的“宰相”,虽然那个时候已经没有职权相当于宰相的职位了,但是一些皇帝所任命的军机大臣还是有着相当于宰相的权利。清朝不仅有吴琠、曾国藩这样闻名于世的贤相,更是有像刘墉这样有经世之才的能臣。

考古专家掀开刘墉的棺材,看到遗体后大为吃惊,野史果然不可信

乾隆执政期间,在最受乾隆器重的的官员中和珅算得上第一个了,但是和珅有一个让很多人唾弃的毛病,那就是贪财。在和珅这个巨贪的带领下,清朝的官员之中形成了一种贪污受贿的风气。而我们的主人公刘墉却不愿意和这些人同流合污,坚决抵制这种腐败行为,为此,刘墉也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赞扬,但同时也遭到了和珅这些人的记恨。

考古专家掀开刘墉的棺材,看到遗体后大为吃惊,野史果然不可信

刘墉这个人之所以敢于和和珅一类的贪官叫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家族在清朝有一定的根基。刘墉的祖父是康熙时候的大官,父亲也在乾隆时期做过大学士,所以他们的家族也算得上“诗礼簪缨”之族了。

考古专家掀开刘墉的棺材,看到遗体后大为吃惊,野史果然不可信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刘墉从小自然能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刘墉不负众望的考中了进士。中了进士之后就,刘墉进去了翰林院做了编修,这个翰林院编修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所以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却有着无限的可能。

考古专家掀开刘墉的棺材,看到遗体后大为吃惊,野史果然不可信

可惜命运弄人,刘墉的父亲因为一个政治错误,把有着大好前途的刘墉也给牵连了进来。被牵连的刘墉也一同进了大狱,虽然到最后因为家族的影响力,乾隆并没有对这两人有太大的处分,但也都被贬到了外地去做官,要是一般人被这样被贬黜,基本上一辈子就没有什么升迁的可能了,但刘墉可不是一个一般人。

考古专家掀开刘墉的棺材,看到遗体后大为吃惊,野史果然不可信

被外放做官的刘墉一刻也没闲着,每到一处为官,他就抓紧清除当地的贪官污吏,还把当地的很多冤假错案都给断了,所以他所经过的地方都变得更加的清明。因为刘墉做的这些事当地百姓更是给刘墉起了一个“清朝包青天”的美称。看到外放的刘墉还能做出这样的政绩,乾隆就破例把刘墉又给召回了朝廷中枢。

考古专家掀开刘墉的棺材,看到遗体后大为吃惊,野史果然不可信

虽然刘墉幸运的又被召回了,但是当时的朝廷大权很多都被和珅给掌握着。和珅虽然是个贪官,但是他的才能却也是真的不小,精通汉满蒙回四族语言的他在处理政事的时候也非常得乾隆的心意。所以深知这些的刘墉不愿意与和珅争锋,暂时蛰伏的他就这样一直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的工作。直到乾隆去世之后,嘉庆帝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抄朝廷首贪和珅的家,在宣布了和珅的一系列罪名后,刘墉带着人来到和珅的家里,宣读了嘉庆皇帝的旨意,并奉旨抄了和珅的家。

考古专家掀开刘墉的棺材,看到遗体后大为吃惊,野史果然不可信

把和珅扳倒之后的刘墉也已经80多岁了,这个时候的他想要在一展抱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是想要辞官回家的刘墉被嘉庆帝拒绝了,又在职位上干了几年的刘墉在他85岁的时候死在了任上。去世的刘墉被皇帝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葬在了今天的山东省高密市。

考古专家掀开刘墉的棺材,看到遗体后大为吃惊,野史果然不可信

1958年,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修缮刘墉墓地,不得已需要挪动刘墉的棺材,可就在考古专家在发掘刘墉的墓葬时,打开棺材让专家们大为吃惊,因为他们发现棺材里面是一具很长的尸骨,据专家对尸骨的保守估计,刘墉生前也得是一米八以上,这和大家印象中瘦弱、矮小、还有一些驼背的刘墉形象大相径庭,也肯定了之前对于刘墉身材矮小的记载是有误的,这个清朝名相其实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果然是野史不可信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