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织经》三:千年奇绝智慧大成,远远超乎你想象的为人处世秘笈

《罗织经》,由武周酷吏来俊臣所著,是中国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邪恶智慧之大成的诡计全书,他第一次揭示了奸人为什么比忠者过得更好的奥秘。酷吏周兴临死之际,看过此书,自叹弗如,竟甘愿受死;一代人杰宰相狄仁杰阅毕此书,冷汗直冒,却不敢喊冤;女皇武则天面对此经,叹道: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杀机遂生。

中国的“阳谋”学派太多太多,或者说起码穿上“皇帝的新衣”,用阳谋来催动阴谋的发动,而《罗织经》却直接用阴凉凉、血淋淋的刀子捅开整部中国史甚至世界史,让人初看心头大震,冷汗淋漓,复看逻辑严密,自成一体。

有读者强烈要求解读《罗织经》,特意翻译全文共十二章,共分四篇四次发出,来看看《罗织经》是怎样成为阴谋学的扛鼎之作的:

《罗织经》三:千年奇绝智慧大成,远远超乎你想象的为人处世秘笈

七、不分善恶阳奉阴违以保身(保身卷七)

【原文】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君子惜名,小人爱身。好名羁行,重利无亏。名德不昭,毁谤无损其身;义仁莫名,奸邪不以为患。阳以赞人,置其难堪而不觉;阴以行私,攻其讳处而自存。

庶人莫与官争,贵人不结人怨。弱则保命,不可作强;强则敛翼,休求尽善。罪己宜苛,人怜不致大害。责人勿厉,小惠或有大得。

恶无定议,莫以恶为恶者显;善无定评,勿以善为善者安。自怜人怜,自弃人弃。心无滞碍,害不侵矣。

【译文】

世间之道,没有人会害自己,但别人会害你;为人之道,别人不原谅你,自己要原谅自己。

君子珍惜名声,小人爱惜自身。珍惜名声就会束手束脚,重视利益却不会吃亏。不去彰扬名望品德,诋毁和诽谤就不会伤害到你。不去标榜义气仁德,奸诈邪恶的人就不会把你视为祸患。表面上称赞别人,这样子可以做到让他陷入难堪也没有察觉。背地里做小动作,专门攻击他的避讳之处而保全自身。

老百姓不要与官争,富贵之人不要与人结怨。身为弱者要保全自我,不要逞强;身为强者就要收敛羽翼,不可追求完美。惩罚自己要严格,别人怜悯你就不会有严重的后果。责罚他人不要太过严厉,小恩小惠也许会有大收获。

什么是恶,没有固定评叛标准。不把恶行当恶行的人才会显达,什么是善,也没有固定的说法,不把行善当善行的人一生安乐。自爱,别人才会爱惜你;自暴自弃,别人对你更加不抱希望。突破道德与良心的羁绊,祸害就没法侵害你。

《罗织经》三:千年奇绝智慧大成,远远超乎你想象的为人处世秘笈

八、只考虑君主与自己才是察奸本质(察奸卷八)

【原文】

奸不自招,忠不自辩;奸者祸国,忠者祸身。

无智无以成奸,其智阴也;有善无以为奸,其知存也。

智不逾奸,伐之莫胜;知不至大,奸者难拒。忠奸堪易也。上所用者,奸亦为忠;上所弃者,忠亦为奸。

势变而人非,时迁而奸异,其名难恃,惟上堪恃耳。好恶生奸也。人之敌,非奸亦奸;人之友,其奸亦忠。

道同方获其利,道异惟受其害。奸有益,人皆可为奸;忠致祸,人难以为忠。奸众而忠寡,世之实也;言忠而恶奸,世之表也。

惟上惟己,去表求实,奸者自见矣。

【译文】

奸佞之徒不会自行招认,忠诚之士不会自己辩解。奸佞之徒为祸国家,太过忠诚会损害自身。

不聪敏的人不会成为奸佞,奸佞的计谋都很阴险。有善心的人不会成为奸佞,因为他们心存良知。

智谋比不过奸佞,就战胜不了他们。没有足够的良知,也难以抵挡成为奸佞。忠奸是可以变化的。君主赏识的人,即使是奸佞也成了忠良。君主抛弃的人,就算忠良也成了奸佞。

形势会改变,人也会发生变化;时间在变迁,奸佞的评判也会有所不同。名声好坏,不足为凭,只有君主才是依靠。人们从主观好恶判定忠奸。大家一致的敌人,不是奸也是奸;大家一致的朋友,即使是奸也是忠。

路线一致才能获得利益,路线不同只会受到伤害。做奸佞有利可图,所以人人都可能做奸佞。当忠良往往惹祸上身,所以很难有人愿意当忠良。奸佞多而忠良少,这是世间的本质。主张忠而厌恶奸,这是世间的表象。

只考虑君主和自己,去掉表象探求本质,奸佞自然会显现出来。

《罗织经》三:千年奇绝智慧大成,远远超乎你想象的为人处世秘笈

九、周密谋划铲除异己(谋划卷九)

【原文】

上不谋臣,下或不治;下不谋上,其身难晋;臣不谋僚,敌者勿去。官无恒友,祸存斯须,势之所然,智者弗怠焉。料敌以远,须谋于今;去贼以尽,其谋无忌。欺君为大,加诸罪无可免;枉法不容,纵其为祸方惩。

上谋臣以势,势不济者以术。下谋上以术,术有穷者以力。臣谋以智,智无及者以害。事贵密焉,不密祸己;行贵速焉,缓则人先。其功反罪,弥消其根;其言设谬,益增人厌。行之不辍,不亦无敌乎?

【译文】

君主不用权谋驾驭臣子,就可能管不好臣子。臣子不谋划怎么对待君主,就很难升职晋级。臣子不用计谋对付同僚,敌对势力就没法消除。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祸端一出朋友就不见了,这是形势变化的必然,聪明人对此不会懈怠。考虑对手要眼光长远,必须现在就开始谋划。铲除敌手一定要干净彻底,不必忌讳用什么计谋。欺君之罪,罪大恶极,以此罪名诬陷他,使他罪无可赦。贪赃枉法,世所不容,放任对手行恶然后再收拾他。

君主对付臣子多用权势,权势不够就谋术。下属对付上级多用谋术,谋术用尽以后就只能靠实力了。臣子用计谋来对付同僚,计谋不够就陷害他。行事重在机密,走漏风声就会惹祸上身。行动贵在迅速,动作迟缓就被别人抢占先机。将他的功劳变成罪过,把他的根基全部消除。想办法让他说错的话,让别人更加厌恶他。如果能坚持这样做的话,不就天下无敌了吗?

《罗织经》为成功不择手段,为私己诛亲灭友。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君子,没有小人,只有时时变异的君上与敌人,只有万变不离其宗的权势与利益。我们明显看到身边很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发生,而这样集大成的典籍却千年难得一见。阳谋激励人心,让人奋进,阴谋刺激人心,让人知奸。或许:知世故而不事故,做一个知奸的好人。才是《罗织经》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希望如此吧!您看呢?

《罗织经》三:千年奇绝智慧大成,远远超乎你想象的为人处世秘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