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寶寶總是要抱抱?答案暖哭所有媽媽!

“媽媽,抱抱我!”

如果這句話的重複率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為什麼孩子那麼需要抱?

從早到晚,寶寶都要抱抱,比如起床要抱抱,哭了要抱抱,生病了也要抱抱......但有媽媽就很糾結,是抱還是不抱呢?

很多家長都聽過“哭聲免疫法”,意思就是孩子哭不要馬上抱,要讓他哭到不哭了,最終睡著了,孩子才會知道哭是沒有用的,就會哭的越來越少,然後越來越好帶。

於是,寶寶哭得聲嘶力竭,媽媽狠心不管不問,最後孩子累得睡著了,眼角還帶著淚水……

多麼教人心疼的畫面啊!奉勸親愛的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忽視寶寶的哭聲,千萬不要忽視寶寶的哭聲,尤其是滿週歲以前的嬰兒。

你想想,這麼小的孩子,他不會說話,你叫他如何表達自己的需要呢?除了哭以外,他什麼也不會呀!

為什麼寶寶總是要抱抱?答案暖哭所有媽媽!

有關孩子哭要不要回應的問題,馬伊琍曾經在微博上發過好幾次長圖文,其中一次是說育嬰室的問題,一次是講後悔對大女兒用了“哭聲免疫法”。這篇文章中,她反思了自己如何盲目追捧育兒理念,最終導致孩子安全感建構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該有的狀況:

為什麼寶寶總是要抱抱?答案暖哭所有媽媽!

“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

“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在對大女兒的教育上,馬伊琍一直崇尚當時專家說的獨立教育,因而特別嚴苛,狠心和大女兒分床睡,稍微做錯什麼就責罵,在這種強硬教育下,孩子慢慢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變得懦弱,甚至不會說“ 不”。

為什麼寶寶總是要抱抱?答案暖哭所有媽媽!

馬伊琍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對大女兒進行鼓勵、關愛,才彌補了當年的錯誤。

面對小女兒這個全新的生命,她不再像當初一樣盲從所謂專家,而是在自己的經驗下有了更多獨立思考,學會去體會孩子感受,及時給予情感回應。

為什麼寶寶總是要抱抱?答案暖哭所有媽媽!

寶寶為什麼總是喜歡抱抱?

因為父母與孩子肢體的接觸,遠勝於和孩子進行語言上的溝通。

擁抱是人類用來表達情感的重要形式,從孩子發展的過程上看,擁抱,身體的接觸,是孩子形成依戀的重要途徑,包括平時的擁抱、哺乳時的擁抱等,這種擁抱對於孩子形成親子關係裡的安全依戀、平息焦慮、增加情感啊,提高認知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就是說,身體接觸,對於親子關係的形成、對於孩子心理的平衡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斯基爾斯做過一個著名實驗:

他找來兩組孤兒,一組找人來做他們的母親,與他們交流對話擁抱,另外一組只供給食物、水、衣服等必備生活用品。

20年後跟蹤這些孤兒發現,前一組智力發展良好,大都結婚,能夠自食其力。

後一組恰恰相反,生存質量很一般,有很多人患病,有些人甚至沒能存活下來。

斯基爾斯通過這個實驗告訴人們:擁抱和愛等身體接觸,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非常重要。

為什麼寶寶總是要抱抱?答案暖哭所有媽媽!

給孩子再多的擁抱也不會寵壞孩子!

2010年,美國杜克醫學院曾經有過一項相關的研究結論。他們長期追蹤500個小嬰兒和孩子,觀察父母擁抱孩子的頻率,然後分為3個等級:

10%的父母很少擁抱孩子;

85%的父母有時擁抱孩子;

而只有6%的父母經常擁抱孩子。

30年後,研究人員重新評估那些孩子的心理狀況,發現那些被經常擁抱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最佳,成年後情緒穩定、較少出現焦慮,幸福感也較高。

後來研究人員找到根源:被擁抱時,孩子大腦分泌“催產素”,孩子感覺到被信任和被支持;孩子經常被擁抱,內心的安全感係數也較高。

所以,父母無需擔憂過多的擁抱會寵壞孩子。

媽媽的抱抱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的自然需求、心理需求。

寶寶年紀尚小,對周圍的環境感到陌生,恐懼,媽媽溫暖的擁抱會讓寶寶獲得更多的心理安慰,內心安全感更充足,小時候被媽媽抱抱比較多的寶寶長大後會比較自信,正能量比較多,另外,寶寶在和媽媽抱抱的時候,身體會釋放名為內啡肽的激素,能夠讓寶寶的身體更健康,發育更好。

其實,無論孩子長得多大,父母的擁抱都會給孩子無限的能量,無論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父母的一個擁抱足以給孩子內心足夠的安全感。

為什麼寶寶總是要抱抱?答案暖哭所有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