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李俊傑:5G發展的當務之急是光纖到基站

中國電信李俊傑:5G發展的當務之急是光纖到基站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9月5-8日,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光通信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傑認為,雲數據中心正在重構骨幹光網絡,而云和5G將要重構城域光網絡,同時,5G發展的當務之急則是光纖到基站。

在德勤曾經發布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升級——對末端光纖的需求》諮詢報告中指出,5G無線的成功取決於末端光纖,然而美國的網絡沒有足夠的光纖密度來支撐未來5G應用的帶寬需求;如果沒有更多的末端光纖,運營商則無法支撐2016年到2021年之間預期達4倍以上的移動數據流量增長。該報告預測在未來五到七年內,僅在美國就需要投資1300億美元至1500億美元的光纖基礎設施,以充分支持5G的寬帶競爭、農村覆蓋和無線加密。

不過,李俊傑指出,5G承載網絡架構相較4G的變化將不僅僅體現在光纖需求劇增之上,核心網、中傳/回傳、前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體而言,5G較之4G需要更高速的光模塊、更大容量的光傳輸、更靈活的組網、更高效的光層調度,給整個光網絡產業鏈帶來新的機會。

李俊傑認為,雲和5G時代對光網絡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技術設施和網絡架構三方面。從具體的情況來看,基礎設施包括綜合業務匯聚區、全業務光纜網絡以及CO重構與佈局;網絡架構主要是,要有足夠的覆蓋深度、全業務承載光網絡以及匹配綜合業務匯聚區( CO機房);而技術特徵主要體現在大容量WDM、低成本WDM、光層ROADM、超低時延、協議簡化與性能優化、智能控制。

李俊傑認為5G前傳以光纖直驅為主,對光纖資源不足的區域引入WDM技術進行彌補。除了光纖資源不足之外,5G前傳還面臨著工作溫度與功率預算的挑戰。基於以上挑戰,在C-RAN場景,中國電信推薦採用25G BiDi技術方案,該方案節省50%光纖資源,能實現上下行等距有利於高精度同步。李俊傑透露,中國電信牽頭在CCSA立項制定用於5G前傳的25G BiDi光模塊標準,已初步完成樣品測試。

李俊傑稱,5G承載網是5G網絡和業務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而OTN/WDW是5G承載技術最為完美的選擇。李俊傑認為,OTN/WDM技術由於具備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高精度時鐘同步、高靈活性和智能化等網絡特性優勢,將是5G承載技術方案的完美選擇。而且,OTN經多年發展,技術穩定可靠,並有成熟的體系化標準支撐,可以在已經規模部署的OTN現網上實現平滑升級,能夠以最優成本快速滿足5G承載網絡的建設需求。據介紹,OTN/WDM不僅面向5G,還可以打造一張綜合業務承載網,將為固定寬帶、雲和政企專線等業務,並提供統一的綜合承載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