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长期对职业赛事和选手的观察,也算是我的工作(解说、评球、科研、教学),这些年下来

我搜集到一个趋势性现象:优秀男子选手引拍幅度在减小,却又伴随着转体幅度在增大! 与此同时,还归纳出了三种正手引拍:


大约十一二年前,

从杂志到教科书都还比较推崇的是,

正拍随挥要到对侧肩膀上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如同昨晚的大小威一样

收在肩上


当时,兰斯多普(桑普拉斯、莎娃等顶级选手的幕后技术顾问)预言说:

“十年以后的正手随挥收拍会都结束在胸前。”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类似工匠我心目中的第一正手:索克

收在胸前


记得那阵子是05年

国内很多职业、业余网球选手

还都站在传统和现代网球观念的分水岭上

不知此观点对错,甚至连怀疑都不敢

后来的事实证明,老先生的前瞻是对的

夸张地是,后面还有哈勒普缩胸为证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插一句:那天在乐视体育转播温网

竟然一直和胡力涛老湿探讨(更多是请教)

胸包括胸肌太大对击球的影响

据说观众对此“高深”的学术讨论反响很好


言归正传,话说未来的十年正手趋势

又会是怎样的呢?

付老湿还略有研究

1.男子选手的引拍在逐步减小——球拍统一都在身体侧面

不是身体后面,更不是身体另一面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2.配合引拍减小的同时,身体扭转幅度加大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这里归纳了当前三种正手引拍方式

第一种:青少年、儿童常因力量不足

所采用大幅度后引拍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用夏嘉平教练的话说就是,

站在对面能从她外侧看到她的球拍

昨天输球的大威正手也有点这个问题

除了幅度过大,而且还得分两次拉完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从后面看,就是这酱

成年人尤其不提倡这类引拍




第二种:莎拉波娃为代表

WTA女子选手稍显夸张、略有偏大的引拍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早期的娜姐也有这个问题

但被很看重拉拍能力的托马斯调教过后

改成了下面这酱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短促、简洁了,类似顶尖男子


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托马斯自己炫耀的

他的观点是,女子网球拉拍能力

决定了你的底线能力高低

后来他还继续用这招执教了莎拉波娃

再插播一句:国家女队对托马斯的水平都很认可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古少爷正手引拍:差评!

很容易在快速场地、高对抗中吃亏




第三种:以费德勒为首的ATP顶尖正手紧凑型引拍

(典型性代表人物还有:费雷尔、锦织圭,包括特松加)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费德勒身后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整个肘部位置没有超出身体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纳达尔的引拍全部在身体同侧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夸张点说,都快有点靠近乒乓球了


我知道,你们的问题来了:

引拍变小,如何发力?


除了球拍器材,从技术上,个人看到的是一点:

加大转体幅度(同时协调发力顺序)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小引拍一样有大作为

前提是发力结构都合理、流畅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观摩上图明显的手臂滞后动作,

完成所谓的超越器械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在整个引拍过程中,身体就像一根被拉满了弓的弹簧。


最后小结下未来十年可能的正手流行趋势:

引拍正变得越来越小

扭转蓄力越来越充足

发力顺序越来越精细


未来十年后的正手是这样的


当然还可能跑不掉的是:手腕运用越来越多



重磅!!! 选择“网球零基础入门” 教程 前100名 送视频纠错,有意的可以点图片 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