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旅遊——炎帝陵

炎帝陵位於神農鎮莊裡村,莊裡,亦名裝殮,因始祖炎帝逝世後,在此裝殮安葬而得村名。炎帝陵俗稱皇墳。

高平旅遊——炎帝陵

炎帝陵歷經數千年風雨滄桑,保留下來的建築損毀嚴重,修復炎帝陵成為廣大炎黃子孫的強烈願望。2013年以來,在臺灣各界精英人士的積極推動下,在國臺辦、山西省、晉城市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我市於2014年5月啟動了炎帝陵修復保護工程。至2016年5月工程告竣。炎帝陵每年四月初八日,都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形成了濃厚的祭祀文化。炎帝陵市炎黃子孫尋根問祖、謁陵掃墓的聖地。

高平旅遊——炎帝陵

高平旅遊——炎帝陵

高平旅遊——炎帝陵

天梯

高平旅遊——炎帝陵

天梯上承炎帝廣場,下接朝聖大道,長95米,寬12米,共12個梯段108個臺階,中間鑲嵌12塊雕龍丹陛石。數字“12”蘊意一年有12個月,一天有12時辰,“108”為12個月、24節氣、72候之和,代表炎帝“制歷分時”之功德。天梯每個梯段9個踏步,每個平臺進深5米,丹陛石兩側臺階寬均為5米,寓意炎帝九五至尊的崇高地位。左右欄板雕刻有五穀圖和百草圖。天梯兩側是坡地綠化景觀,選取“火”“穀穗”“耒耜”“陶罐”等元素構成炎帝文化的縮影。

高平旅遊——炎帝陵

炎帝大殿

高平旅遊——炎帝陵

炎帝大殿是炎帝陵中軸線三大殿中的主殿,座落於月臺之上。面闊9間,進深5間,通高24米,前出廊,重簷廡殿頂,建築面積1687.56平方米,為古建築中的最高形制,規格等級僅次於故宮太和殿。殿內36根擎天“金柱”,二人方能合抱,高三丈有餘,雄偉壯觀。中間供奉神農炎帝木雕貼金神像,坐九龍椅,高5.65米,鹿、鷹侍奉左右(相傳炎帝幼時在鷹、鹿呵護下長大成人)。神像有一獨特之處,即膚色黝黑,因炎帝嘗百草時中毒所致,為紀念這位為國為民獻身的始祖,即以此面容入殿敬奉。東西兩壁壁畫,為鴻篇鉅製的《朝謁炎帝圖》,歷代帝王、皇子皇孫、明相名醫、儒流賢士、孝子賢孫、天地神祇、三山五嶽等與炎帝神像形成一個整體,體現天、地、人的東方哲學思維及信仰意識的文化內涵。

高平旅遊——炎帝陵

五穀殿

高平旅遊——炎帝陵

炎帝陵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廟宇,舊稱“神農上廟”、“炎帝陵廟”、“五穀廟”。始建於元初,明、清兩代均有重修,2004年,高平市政府落架大修,五穀殿得以保護。現正殿為明代遺構,殿頂琉璃脊剎正面刻有“炎帝神農殿”,背刻“大明嘉靖六年”題記。殿內供奉炎帝、夫人及太子神像。石神臺為宋金遺物,刻有龍、麒麟、鹿、花卉等浮雕圖案,雕刻精美。大梁上以彩繪鑲金的金龍標誌著神農炎帝的頂級規格。

高平旅遊——炎帝陵

炎帝陵寢

高平旅遊——炎帝陵

位於炎帝陵景區東北隅,其北枕翠屏,南眺丹水,西望羊山。冢為圓形石砌結構,徑15米,丘高5米餘,石牆高3.15米。冢前立石雕神龕,其內即為聞名全國的“炎帝陵”石碑,碑高0.95米,寬0.66米,為明萬曆三十九年申道統所立,是國內發現最早的炎帝陵碑。 冢下有一神秘地宮,內有一盞萬年燈,常年不熄。親歷者中廟村邢姓老人為地宮內的萬年燈送油,曾順墓道進入地宮。

高平旅遊——炎帝陵

碑亭

高平旅遊——炎帝陵

亭身面闊3間,進深4椽,高9.5米,建築面積66.5平方米。碑亭造型獨特,鳥瞰猶如大鵬展翅,欲上九霄。其匠心獨具之處還在於亭內不設梁袱,整個屋頂重量全部由斗拱進行支撐,加上巧奪天工的八角藻井、精緻絕倫的琉璃寶剎、神秘莫測的栓天鏈,是為“四絕”。從碑亭前通過券門觀賞炎帝陵寢角度極佳,初看神龕古碑與碑亭渾然一體,穿過亭身,景緻豁然開朗、別有洞天,令人歎為觀止。此欲揚先抑的建築手法全國僅此一處。

高平旅遊——炎帝陵

根源堂

高平旅遊——炎帝陵

位於中軸線西側,緊鄰醫藥堂,面闊7間,進深6椽,懸山頂,建築面積293.7平方米。堂內重點展示炎帝在上黨地區尤其是在高平境內留存下的豐富的文化遺產,包括廟宇、碑刻、文獻、傳說、詩文、民俗以及祭祀文化等,昭示了炎帝創造文明的根源之地,奠定了高平炎帝陵在全國首屈一指的地位。

高平旅遊——炎帝陵

炎帝陵景區不僅僅是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祭祀謁祖的場所,也是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是人們情感、精神、心靈的寄託,是維繫、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炎帝陵是聖陵、神陵、魂陵,佔有無比崇高而又神聖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