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改革开放不久,经济开始搞活,街头巷尾就出现崩爆米花的了。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取适量的玉米(或大米)放入爆花锅内,并封好顶盖,再把爆米锅放在火炉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受热后,就可爆出可口的爆米花来。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砰,起锅,开吃!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脱坯,就是把土和成泥,把泥填进木制的坯模子里,脱出砖头形状的土坯,用来烧砖或砌墙盖房子。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这里表演的是干脱,就是没和泥,直接把湿土夯成坯。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在塑料扫帚出现之前,人们用的都是用高粱穗制成的扫帚。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在这位大叔手里,一个物美价廉,结实耐用的扫帚不一会就制成了。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洗脸盆,这是干啥?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原来是剃头挑子。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清兵初入关时,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举。那时,专门有人挑着一幅剃头担子,现在挂搭连的地方,原先是挂刀的,不肯剃发就立即砍头。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锔盆锯碗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以前的人们,过日子细,锅碗瓢盆坏了都舍不得扔,用钉子卯上,继续用。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在不锈钢壶占领市场之前,人们都是用锡铁壶。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锡的熔点低,要是不小心烧漏了,就得找这位师傅修理。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用坩埚融化锡料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除了锔盆锯碗的,还有补铁锅的。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纺线用的纺车子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当年在延安的时候,很多领导人都擅长此道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纺完线,就要用丁字拐拐好,旁边那是梭子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织土布用的老式织布机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古时候人们就是这样织布的,直到上世纪末期,北方农村这样织布的还很多。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上世纪人们是如何放东西的,图为老式篮子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农村的锅灶,旁边是风箱。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早些时候,碾米用的石碾子和石磨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磨剪子嘞,戗菜刀

许昌人才有的回忆!

最后用老奶奶做的虎头鞋镇楼,因为小孩子穿的棉裤是一体的,底下是不通气,所以鞋比较大,据说穿虎头鞋可以辟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