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寶寶一定要做精細運動鍛鍊?

上善若水利不爭


精細動作影響了寶寶每個階段的重要時刻,以手部精細動作為核心,簡單舉幾個例子。

第一,如廁時期不會自己提褲子

寶寶如廁脫褲子和提褲子涉及的手部動作有三個階段,全手握,三指握,拇指和食指配合捏提。如果手部的精細動作沒有發展起來,就無法順利在適合的年齡段完成自行如廁。

第二,幼兒園時期不會自己穿鞋子,不會自己扣鈕釦,不能正確抓握勺子和筷子,影響吃飯速度,影響自理能力。

手部精細動作必須有意識鍛鍊,才能發育成熟。一個總是餵飯的孩子不會突然自己就能正確並熟練使用筷子和勺子,每個孩子必須經過無數的失敗,才能產生熟練的動作。幼兒園的孩子如果無法做到生活自理,會被同齡的小朋友嘲笑,性格要是敏感,就會影響他的人際交往,被大家孤立。我們可以這樣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1、允許寶寶拿筷子和勺子失敗,鼓勵甚至用有趣的遊戲引導他多次練習,直至熟練。2 、給寶寶充分揉捏橡皮泥,隨意讓他創造各種形狀。3、用遊戲的方式讓寶寶抓沙子,抓米,抓豆子,團紙巾。

第三,讀書時期影響寫字能力、書寫速度。

我們常看到很多學生,甚至是高中生,寫字姿勢不正確,非常彆扭,寫出的字體歪歪扭扭,七奇八怪。其根本原因是手指和手腕的配合能力,手部的精細運動沒有發展好,精細動作影響終身,比如成年後字體依然寫得歪歪扭扭,經常丟三落四,毛毛躁躁,影響工作效率。容易出現自卑,自責,敏感,抗拒與人交往等負面心態。

最後,大腦與手部動作相互作用

大腦指揮手部的精細動作,同時,手部的靈活性反過來刺激大腦中樞,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會彈鋼琴,會打算盤,手工課優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比其他孩子優勝,這就是大腦與手部相互作用的成果。


王榮輝快樂育兒


近代心理學理論研究將精細運動技能定義為個體主要憑藉手及手指等部位小肌肉或小肌肉群運動,在感知覺、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動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這種精細動作適應性技能是個體早期的外顯智能,是人類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個體進行實踐活動的必要工具。嬰幼兒早期運動技能的發育是其他活動發展的直接前提,也是其心理發展的外在表現。

發育早期的兒童需要完成取物、畫畫、寫字、生活自理等許多活動,精細運動能力既是這些活動的重要基礎,評價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度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對嬰幼兒進行早期教育的基本依據。精細運動能力是在人體獲得了基本的姿勢和移動能力發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視覺功能發育也受到姿勢和移動能力發育的影響,同時反過來又促進了精細運動能力的發育。因此,姿勢和移動、上肢功能與視覺功能三者之間是一個互相作用、互相促進而共同發育的過程,對個體適應生存及實現自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手勢最複雜最精細的器官,是認識客觀世界、與外界交往的一種重要器官。但是手的靈活並非與生俱來,需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發育過程且遵循一定的發育規律,對於嬰幼兒來說,活動的是手,得到鍛鍊的是大腦。手的精細動作與人腦的發育有著極為密切和重要的關係,對語言、視覺、聽覺、觸覺等的發展也有極大的益處。因此,寶寶是需要做一些精細運動鍛鍊的。


科學運動與健康


精細運動主要是手指的運動。主要包括眼手協調、手指屈伸和指尖動作等局部活動。

它並不只是指單純的手部靈活度,更是指能夠憑藉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在感知覺、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動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

科學研究表明,人身體的各個部分,均在大腦有相應的區域來支配。支配雙手的腦區域是最大的。

在大腦發育迅速的幼兒期,精細運動技能的發展,有利於早期腦結構和功能的成熟,從而促進認知系統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手部運動發展,來推斷寶寶的智力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