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名國內外知名學者企業家匯聚廣南論「稻」

9月19日-20日,廣南八寶——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論壇在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舉行。兩天的論壇,來自中國、法國、緬甸、埃及、孟加拉國等國家的20位知名稻作文化學者和近60名企業家將圍繞稻作經濟貿易、稻作科技發展、稻作文化傳承展開討論,共同探討稻作行業的發展前景。這也意味著中國·廣南2018世界稻作文化旅遊節正式開場。

廣南以稻為生,與“那”為伴。在這塊78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漢、壯、苗、彝、瑤等11個民族,其中壯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42.6%。世居廣南的壯族人民最善耕耘稻田,並依靠稻作世世代代在此繁衍和發展。2017年11月在廣南縣壩美鎮大陰洞遺址出土的碳化稻,充分證明了廣南縣是世界重要的稻作文化發源地之一。世居廣南的壯族人民最善耕耘的稻田,在壯語中稱為“那”,壯家人與“那”相生相伴,造就了以“那”文化為核心的稻作文化和民俗、節慶、飲食、服飾文化,並與句町文化、銅鼓文化、地母文化相融合,使廣南稻作文化有著鮮明的地域特徵和民族特質。

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論壇是中國·廣南2018世界稻作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通過發掘稻作文化提升稻作產業價值。本次論壇可謂大咖雲集。來自法國、孟加拉國、緬甸、巴基斯坦、埃及、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等國的專家,通過闡釋當地水稻的歷史文化、栽培技術、產業經濟,共同對“稻作文化”的大主題進行交流。同時,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副司級調研員黃鳳顯以“㟖洛山歌與壯族稻作文化”為題,從文化的角度來談稻作。雲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昆聲做“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的發言,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帆的發言題目是“稻作與稻作民族”,文山學院客座教授何正廷的發言題目為“論八寶米的生產歷史與文化輻射”。雲南合夥人工場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龔世強則從旅遊角度來談“廣南稻作文化——必將成為雲南乃至全國一張亮麗的旅遊名片”。

論壇上,學者們肯定了廣南壯族在水稻文化發展傳承中的作用,以及八寶米的生產的優良生態環境,提出了讓稻田成為生活場景、 讓耕作成為文娛方式、 讓稻草成為遊樂產品、讓貢米成為藝術作品、讓稻鄉成為詩意棲息地的新理念。

中國·廣南2018世界稻作文化旅遊節將從2018年9月19日持續到10月6日,除了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論壇,還可觀看秋收禮祭暨皇家御田揭碑儀式。這個時節正值八寶米新米上市,旅遊文化節期間將舉行貢谷拍賣、八寶貢米新品訂貨會、句町王宴,遊客還將在貢米嘗新宴中品嚐新米,然後在八寶美麗的山水間體驗河野河道漂流、稻花香露營音樂節、參觀五色村莊七彩村落及稻草人、寶蓮蹬公路自行車賽、勇士敞篷越野車百里綠道遊、河燈祈願等系列精彩活動。通過本地特色飲食、田園風光、體育運動項目,廣南將向省內外遊客展示其獨特的民族風情,古老的稻作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