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自主創新 東旭光電成功反擊國際巨頭專利訴訟

捍衛自主創新 東旭光電成功反擊國際巨頭專利訴訟

在高精尖的電子產業,圍繞高端電子顯示玻璃的“戰爭”則從未停止過,曾憑藉“一片玻璃打出國威”在業界聲名鵲起的東旭光電近期又再次震撼產業——成功反擊了來自國際巨頭的專利打壓。

2017年11月,國際巨頭日本旭硝子株式會社(AGC)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主張東旭光電子公司四川旭虹光電涉嫌專利侵權,但涉案專利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無效宣告程序審理後,被宣告全部無效。日前,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據此作出裁定,駁回了旭硝子株式會社(AGC)的該起訴訟。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專利訴訟的勝利意義遠超事件本身。一方面東旭光電通過不斷技術創新努力將核心技術掌握手中,從而確保國產電子玻璃可以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該事件也預示著國內企業的專利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在面對國際巨頭的專利“敲竹竿”時不再是毫無還手之力,而是通過專業路徑積極進行反擊,這為更多本土企業的專利侵權應訴提供了範例。

“莫名”的專利訴訟

  2017年11月,旭硝子株式會社(AGC)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提出專利侵權訴訟,主張四川旭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涉嫌侵犯其一項發明專利權。

東旭光電董事長王立鵬回憶,當時接到這個通知很詫異,蓋板玻璃是公司在2014年克服重重技術難關後研發出來的,至今已有4年,相關技術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即便如此,公司也很快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涉案專利最終被判定侵權成立,不僅要給予對方4200餘萬元的高額賠償,更會導致旭虹光電被迫停止生產相關產品,同時也會使客戶對旭虹光電的相關產品失去信任,將對公司未來發展產生巨大的阻礙。

經過分析發現,涉案專利為旭硝子株式會社(AGC)於2012年申請的涉及一種浮法玻璃的發明專利,該專利的權利要求採用參數限定的撰寫方式,實際保護範圍非常寬泛,已經涉嫌將現有技術都涵蓋在其專利保護範圍內,而且其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也存在諸多其他方面的問題。

“必須積極應訴,本土企業研發創新本就不易,還要面對這種明顯不合理的專利侵權訴訟,更重要的是,若不進行反擊,本土企業就要在蓋板玻璃核心技術方面繳槍。”王立鵬說到。

2018年7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在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意見後,作出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依法宣告旭硝子株式會社(AGC)主張的涉案專利權全部無效。據此,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於2018年8月底作出裁定,駁回了旭硝子株式會社(AGC)的該起訴訟。

知識產權搶“先手”

  能在此類專利訴訟中勝出絕非偶然,東旭光電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細分龍頭,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目前,公司已構建起一套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同時還建立了專業高效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知識產權預警體制。最大限度地發揮知識產權對企業安全運營的保障作用。

事實上,專利壁壘一直是國際巨頭向本土高新技術企業揮舞的大棒,通過在全球範圍內構築專利壁壘的策略,以對於產業後進者通過專利侵權訴訟進行打壓。

通過對專利數據分析,電子玻璃生產相關技術在2006~2012年高速發展,並在2012年達到頂峰,而國際巨頭則在2012~2013年間就迅速完成了對蓋板玻璃技術的專利佈局,任何後進者都將面臨技術封鎖與專利訴訟雙重風險。

業內人士指出,在訴訟過程中,從應訴團隊的組建到涉案專利的研讀、從廣泛收集相關證據到制定應對策略,東旭光電的表現都頗有章法,表明其知識產權體系成熟完善。

核心技術“築”底氣

  近些年來,國內法院受理涉外知識產權的案件逐年上升。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正發生兩點新變化,一是知識產權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二是本土企業技術創新越來越具備衝擊國際巨頭的實力,也因而受到更多海外公司專利訴訟的打壓,東旭光電的蓋板玻璃專利訴訟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東旭光電從光電顯示產業起步,通過自主創新成功突破國外技術封鎖,曾建成了國內第一條國產TFT-LCD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隨著產業鏈的持續延展,東旭光電玻璃基板量產產能穩居國內第一、全球第四,並逐漸成為全球領先的光電顯示材料生產商。

截至2017年底,東旭光電已經獲得和正在申請的專利共有2000餘項,年均增長率大於30%。不僅是目前國內唯一 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液晶玻璃基板成套裝備技術及生產工藝的企業,更值得一提的是,東旭光電在推出360度可彎曲高鋁浮法蓋板玻璃、填補國內空白後,蓋板玻璃新型產品和技術升級從未停止。

對於此次專利訴訟的紛爭,王立鵬表示,正是得益於公司掌握了核心技術,並擁有強大的知識產權管理團隊,才有了反擊的底氣。但相比國際巨頭,本土企業依然相對較弱,國家應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對具有技術創新實力和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給予更多的支持。

當前,中美貿易紛爭不斷,其實質是關於“智能時代”產業發展優勢的爭奪,是關於未來高新技術領域的主導權、話語權和控制權的爭奪。由此,在科技時代,相伴而生的知識產權特別是核心、關鍵技術的知識產權,也將成為國家及高新技術企業實力比拼的主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