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重兵的蒙恬爲何赴死而不反

手握重兵的蒙恬為何赴死而不反

蒙恬戰車雕塑

蒙恬,秦統一六國前後著名的軍事將領,祖籍今山東蒙陰,姓氏源出蒙山的“蒙”字。他僅一戰就將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創,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他修長城、修直道、開拓了疆域,可謂功勳卓著;他改良毛筆、改良古箏,文武俱佳。可惜最後枉死,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繞不開的太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意外駕崩於第五次出巡路上;管理詔書的趙高說服丞相李斯篡改遺詔,改由最小公子胡亥(也就是後來的秦二世)繼承皇位,並賜長公子扶蘇和戍邊大將蒙恬死。二人相繼自殺,胡亥篡位成功。因為這個驚天陰謀的策劃地在沙丘宮,史稱“沙丘之謀”。

當時蒙恬統領30萬大軍在長城一線,公子扶蘇為監軍。使者持假詔來到軍營,詔書以始皇的名義斥責扶蘇多年來不能開闢疆土、創立功業,卻日夜抱怨不能返歸咸陽當太子;而將軍蒙恬非但沒有糾正扶蘇的過失,還與其共謀,因此令他們自殺。扶蘇哭泣著要自殺,蒙恬勸他再奏請證實一下。在使者多次催促下,扶蘇認為“父要子死,理所當然”,隨即自殺。蒙恬不肯死,使者便將他囚禁在陽周。胡亥繼位後,本想放過蒙恬,在趙高的進一步攛掇下,再派使者逼迫蒙恬自殺。蒙恬在辯解無果後,長嘆:我築長城,挖溝渠1萬餘里,這期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於是吞藥自殺。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有這樣一個疑問:當時蒙恬手握秦國最精銳的30萬大軍,且身在軍營,就算在被囚陽周時,他自己也說:“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那麼他為何沒有引兵南下呢?那樣的話趙高、李斯和胡亥必定死路一條。可是他卻選擇了吞藥自殺。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基於以下幾方面原因。

“沙丘之謀”發生時,在有用信息佔有上,蒙恬處於絕對劣勢,通俗地講,他被“矇在鼓裡”。客觀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使者帶假詔來到長城軍營時,蒙恬對於“沙丘之謀”一無所知,他不知道始皇已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他只是覺得不合情理,非常懷疑。扶蘇死後,等蒙恬知道秦始皇已崩後,或許產生過反叛的念頭,但是他完全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始終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敵人是趙高,所以自始至終都沒能採取任何有針對性的反制措施,他“無從反”。

秦始皇當時還不到50歲,而且從一般史料記載看,這位千古一帝應該是身材魁梧、精力充沛之人,蒙恬自然不會想到此時皇帝已駕崩。秦始皇對群臣的威懾及控制能力非同尋常,只要他還健在,就算真讓蒙恬死,蒙恬也不敢不從。因此蒙恬“不敢反”。

秦始皇性格複雜,加上熱衷於服用“長生不老”藥,心性變得不正常,所以蒙恬的心中並不能完全肯定皇帝不會賜扶蘇和自己死。但他相信皇帝對他一定是有什麼樣的誤會。《史記》上說:“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名為忠信。”所以蒙恬相信憑藉秦始皇與他的君臣關係,加上弟弟蒙毅又在朝中位居上卿,是皇帝身邊親近的人,對蒙毅能居中解釋、消除誤會完全有信心,於是“復請之”。因為蒙恬對秦始皇和他的君臣關係有信心,認為事情一定能說得清,所以他選擇等,而“不去反”。

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用的是法家的理論治國,秦始皇更是重要的支持者。用李斯為相,重要的一條也是因為李斯與集法家之大成者韓非子是同門,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秦已經建立的法制體系,讓蒙恬在內心深處認為“可以講理”,根本就“不用反”。

公子扶蘇愚忠而軟弱,沒有質疑就自殺了,蒙恬勸都沒勸住。“沙丘之謀”自此向著完全有利於趙高的一方發展:蒙恬被囚於陽周,蒙毅也被囚於代郡,後很快被殺。等蒙恬知道始皇已故、蒙毅被害,一切都晚了,就算真有起兵的念頭,沒有了長公子扶蘇這面旗幟,師出無名,已經“反不成”了。

秦國法律一向嚴苛,如果起兵失敗,30萬將士的親屬必然受到牽連,夷三族甚至是誅九族。這樣的後果是“義”士蒙恬不可能不考慮的。而若此時起兵,還有一個後果,就是會因中原內戰而讓匈奴乘勢入侵,華夏族必將面臨巨大災難,那樣就算是保全了自己的生命,也愧對百姓,愧對祖先,留下千古罵名。“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不過是蒙恬憤慨之下的氣話,因為他確實“反不起”。

蒙恬是顓臾王的後人,據《平邑縣誌》載:“顓臾王,君長斯民,善政善教,民愛戴之如父母。”顓臾的本義就是善良,顓臾王乃上古賢君,更是君子之王,所以身後千年仍然受到祭拜。這樣的祖風,當然也會傳承下來,因此蒙恬不能無視歷代秦王對蒙氏的“知遇之恩”,如他自己所言:“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蒙恬從內心深處“不願反”。 (蒙陰縣聯城鎮政協聯絡室供稿 石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