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原來以為馬公就是澎湖,沒想到澎湖其實是所有列島的總稱,遊客們先飛抵的馬公是這裡的行政中心和主要經濟中心,還是老城的所在地。馬公原名“媽宮”,因為這裡有被皇帝親封的天后媽祖廟,單從名字就能知道這裡信奉神明有多麼虔誠了。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馬公的老城其實不大,從我住的嘉華大飯店繞著老城走一圈,不到半小時就能走完,之前我沒有做太多功課,只是粗略看了幾個必去的景點,其中之一,就是這裡香火最旺的天后(媽祖)宮,出門左轉大概步行5分鐘左右就能看到。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澎湖的當地人大多是明清時代為了躲避災荒的福建人,祖籍都在廈漳泉一帶,而這些靠海生活的先人就把他們信奉的媽祖,帶到了他們開發的新天地——澎湖。馬公的這座媽祖宮是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宮,帶有明代閩南地區的建築風格,比起清代的建築要低調樸實一些。現在這裡依然是馬公的中心地區,住在附近的人們還建了具有龍馬精神的照壁,腳下的書、畫、筆和葫蘆都是在傳統閩南建築裡經常出現的象徵物。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距離媽祖宮不遠,有一座全臺唯一的施公祠,傳說當年施琅年輕有為,在攻下了預謀反清復明的鄭氏家族之後,收復了臺灣,卻幾次都出海失敗,後來和當地漁民一起到媽祖宮求平安,終於順利出海,為了感念神明的庇佑,施琅向康熙為媽祖求了“天后”的封號,和眾將士們在這裡安營紮寨,施公祠的現址就是當年士兵的伙房,這裡和馬公祭祀文官的陰陽堂相呼應,祭祀的是逝去的英雄武將。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出了媽祖宮,就能看到已經修飾一新的“老街”,因為是淡季,街上的遊人並不多,許多店鋪都停業休息了。這條街上最早的一家旅館建於日治時期,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近現代日本統治臺灣50年,不僅影響了至少兩代人的思想,房子的建築風格,計算標準的度量衡,以及處事的方式方法,至今都還有日治時代的影子。馬公的許多老建築都還沿用了日式的推拉門,博物館也是當年日軍的官舍。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從老街上賣的東西就知道澎湖的特產是什麼了(我真的完全沒有做攻略),有黑糖糕,小管幹,蘆薈,風茹茶,還有仙人掌等等,第一次知道仙人掌果實提煉出來的汁液是紫紅色的,還有可以保肝防癌的風茹茶,只有當地才能買到。曬好烘焙好的魚乾和小管幹更是這裡傳統的特色食物,先民們為了能夠保存更多的食物,每次都會對捕撈上來的魚進行再加工。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非常有特色的珊瑚石,澎湖的許多建築都採用了這種當地才有的石頭

一條街走下來,我被許多攤位上擺放的黑色玄武岩印章吸引住了,只要100臺幣就可以免費刻字帶走一個章!~臺灣其實保留了很多中國的傳統習慣,比如可以用印章來代替簽名,投票和結婚等重大決定都需要攜帶印章,據說在馬公老街上刻章是來澎湖必做的幾件事之一,一則可以收藏當地的玄武岩,二則價格也是全臺灣最低的。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老街的盡頭是四眼井,據考,從元代到現代,這股水源都沒有斷過,水質仍然不錯,澎湖馬公是外海的島嶼,淡水資源非常重要,當年先民開鑿了這眼井,才能在這裡安穩地居住下來,繁榮了這條有幾百年歷史的中央街。我嚐了街邊一位阿姨賣的藥膳蛋,雖然後來明潔帶我玩的時候說這些都是噱頭,不過這顆蛋還真是挺好吃的,讓我想起了日月潭的阿婆茶葉蛋。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從老街走出來又回到了繁華的中正路,可以找到各種當地知名小吃和手搖茶店(澎湖美食我會另開一個專輯與大家分享),也能夠走到舊時媽宮城的城牆和目前僅存的城門——順承門。從順承門穿出去,走到篤行十村,這是一座記錄了馬公近現代歷史的小村子,眷村裡潘安邦的故居,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外婆家”。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進入村子,最先看到的是日式官舍,現在已經改成了眷村紀念博物館,再接著走下去就是當年為了安置國民黨軍眷,整齊劃一建設的眷村,“毋忘在莒”幾個大字依然十分醒目,這是蔣中正先生引用了春秋戰國時期田單復國的典故,一直在提醒後人要記得反攻大陸,雖然在金門見過許多次,卻對字面意思不甚瞭解,這次來澎湖總算是徹底解惑了。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臺灣對近現代流行音樂的貢獻相當大,張雨生和潘安邦都是非常出色的唱作人,張雨生有許多成名曲,至今仍在不斷被翻唱,而潘安邦則被譽為民歌王子,他們的祖籍是浙江,但都出生在澎湖,所以他們的歌曲中有非常多對澎湖和大海的眷戀。陽光,沙灘,海浪和仙人掌給了他們很多靈感,也從側面造就了他們的成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澎湖的生活是安逸而舒適的,節奏很慢,幸福指數很高。他們告訴我,年輕的時候總想要出去闖闖,但闖過之後又會想回來,享受家鄉的生活。這就是閩南人長久以來的信念,家鄉物資匱乏,面前就只是一片茫茫望不到邊際的大海,誰都想知道海的那一邊是什麼,想出去看看,可無論去到哪裡,解不開的,就是那份難捨的鄉情。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很多時候,我們會用詩或歌曲來表達這份思念,就像余光中的《鄉愁》,張雨生的《大海》,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灣》,文字和音樂的力量是巨大的,讓出外的人即便走到了天涯海角,只要聽到美妙的鄉音,那份真摯的情感立刻湧上心頭。不少澎湖人在外已經闖出了一番天地,年老的時候還是想回到家鄉,回到那片美麗的海邊,確實,坐在矮牆上看夕陽的感覺,真的很好。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 相關文章 -

第一章 Hello,澎湖!我來了~

下一章

風中的白沙和西嶼

外婆的澎湖灣|第二章 閒逛媽宮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