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得越狠走得越穩!銀行理財如此受歡迎讓人看不懂

近日,有消息顯示,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斷下降,甚至出現了"六連跌",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59%,創年內最大收益跌幅,甚至達到了11個月以來的最低值,並且在短期內難有較大幅度回升。但奇怪的是,根據融360監測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在銀行理財"跌跌不休"之時,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人反而越來越多了。

跌得越狠走得越穩!銀行理財如此受歡迎讓人看不懂

由於銀行理財正在面臨轉型期,新老產品更替,再加上近期半年考核壓力已經過去,有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降低是必然的。而下跌的並不止是銀行理財,許多被廣大投資者看好的貨幣基金收益率也在下降,餘額寶的收益率甚至都跌破了3%。因此,矮子裡面拔將軍,相比同類的其它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的收益率已經不算低了。

當然,銀行理財產品越是下跌,購買的人反而越多的原因並不僅止於此。許多投資者都表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雖然比之前低了,但是重在安全啊!相比與其他投資方式,銀行理財產品的審批更嚴格,投資者也能更放心。雖然收益有所減少,但大多投資人更在意的還是投資產品的穩健性。

跌得越狠走得越穩!銀行理財如此受歡迎讓人看不懂

隨著4月份資管新規出臺,銀行理財產品的門檻從5萬元降至1萬元,這無形中給了更多投資者參與的機會。再加上目前理財市場上封閉式預期收益類產品依然佔絕大多數,虧損的概率大大減小,這就正中了力求本金安全的投資人的下懷,銀行理財產品也就越來越受追捧了。

而隨著保本理財及3個月以內理財產品佔比逐漸下降,今年不少銀行還推出了結構性存款產品。結構性存款雖然不屬於存款,但按照資管新規的規定,卻是根據存款來管理的。作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它的整體風險低於非保本類理財產品,並能夠根據風險偏好進行產品定製,以低風險博取相對較高的收益率優勢,收益率形式較為靈活,也因此留住了不少投資者的腳步。

跌得越狠走得越穩!銀行理財如此受歡迎讓人看不懂

此外,目前有的銀行也開始嘗試推出完全模仿貨幣基金運作模式的類貨幣理財,以期成為新規後類銀行理財未來的轉型方向。由於銀行理財的投資者整體偏保守,主要以低風險的模式為主,並且多為短期理財需求。而貨幣基金天然具有高流動性、穩健收益的特徵,通過向貨幣基金轉型或許能彌補現有銀行理財的不足,滿足不同風格的投資者的投資需求。而隨著這種嘗試的出現,轉向銀行理財的投資者也必將越來越多。

綜上所述,銀行理財的收益一邊走下坡路,投資者一邊蜂擁而至的現象看似奇怪,實則合理。而隨著銀行理財一步步地轉型,未來的銀行理財未必不能逆風翻盤,成為更多投資者長期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