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

吳非: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

常有教育專家引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聽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這句豪言最早是誰發出的,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的,不清楚。

從鼓勵教師面對困難勇於實踐的層面說,這句話也許有些道理。的確有教師把一些被社會認為不可救藥的孩子培養成了合格的公民。我也常看到有關改造罪犯的教育,和那種靈魂拯救者的胸襟相比,一些職業的艱難似乎微不足道。

可是,如果就此批評教師沒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教好,那是對教育的苛求,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對教育的誤解。教育本身是科學,既是科學,就不可能有“絕對”;既是科學,也就存在許多需要探索的問題,也必然存在我們暫時無法解釋的現象,也就必然存在目前我們沒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既是科學,它也將允許失敗(雖然所有的失敗也是相對的)。

吳非: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

真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在初中階段或高中階段的三年時間內,要把一名已經形成諸多壞習慣的學生改造成優秀的學生,很難。即便能使他有所轉變,所付出的代價往往也很大。作為教師,當然不應當這樣計算“教育成本”,可是如果我想到,我本可以用這些精力和時間讓更多學生獲取更大的進步時,我很難對那些不珍惜他人生命的學生產生好的印象。

現今生活水平提高,物質供應豐富,“人力費”貴了,“修”不如“買”;比如有些電器,早就過時了,很難修理,不如買新的。但這種法則不能延用到人身上。比如,人生了病,無論花多大的代價救治,也不應當放棄,因為每個個體生命的價值都是無可替代的。教育也是這樣。

每個人成長的環境背景不盡相同,而且每個人的學習過程都很長,在你擔負教育任務的這一階段,學生很可能處在低潮;過了這道“坎”,他也許意氣風發,突飛猛進,你憑什麼判定他無可救藥呢?

但是,十七八歲的青年,行為習慣已經養成,要想改變,很難了。急於扭轉,也許會使他產生逆反心理。相對於行為習慣的改變,品格更難改造。如果一個十七八歲的學生行為自私乖戾,而家庭又特別放縱他,那麼這名學生一般也很難有什麼發展。也許只有在成年後遭受重大挫折,或是有了“頓悟”(或是接受宗教影響),才可能有轉機。因此,我至少可以說:也許在現階段,他是“教不好”的。

吳非: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

我失敗過。以前當班主任時,在個別學生身上花去的精力,甚至相當於多教一個班。有時連學生也看不下去,悄悄對我說:“老師,你別管他了。他家裡有的是門路”,“你別以為他有困難,他是裝的;他故意要和你搗亂,他很自私……”前些年有名學生學習成績差得出格,不知是通過什麼關係進來的,依我看他根本不適合讀高中。和這位學生談了多次,他仍然不做任何作業。

不止一位同學好心地提醒我:“老師,你對他不能用一般要求,他爸爸媽媽都做大官”,“不要看他門門不及格,他以後的出路比我們可靠,以後我們班沒人能‘混’得過他”。

而我總覺得自己不能漠視學生的存在,我仍然把較多的精力花在這樣少數幾個人身上。而後來的一切正如我的學生所料: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差,卻仍然上了不錯的大學,畢業後得到了其他同學不敢想象的重要崗位。

有這樣一些學生家長,他們經商成功,總認為一切都可以交換,也下意識地把教師當作商人,和教師交談時也像是做買賣一樣。比如,他說“老師只要能把我的小孩送進‘一本’,我們願意多花一些錢”,或者,“他這次考試作弊也是有原因的,如果能不處分,我們願意給學校做點貢獻”。他們的子女耳濡目染的,全是商界的各種“潛規則”;當他看到父母通過這些旁門左道獲得金錢乃至知識分子難以獲取的社會地位時,他憑什麼要信服學校的正常教育,憑什麼相信讀書學習是有用的?

遇上這樣的學生,即使教師不放棄,也不敢指望能改造他。當然,醫學上的“絕症”從來都是相對的,教育學上也沒有“絕症”之說。我們遇到的許多問題,其實是社會病。我在前面說過,有時候,我們只能等待。客觀地說,至少,在學生的某個階段,我們很難教好他。

不要盲目地批評教師沒有盡力。如果我們把這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邏輯移用到其他領域(比如醫學,比如極限運動),或者移用到行政管理工作上時,謬誤肯定會顯現出來,是不是一定要到那時候,才會引起人們對這句話的反思呢?

本文來源:源創圖書(ID:yuanchuangtu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