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說“預習”

語文教學文本,現代文一般兩三千字,如果課前學生能閱讀,瞭解文本內容,那上課時師生都會感到輕鬆。如果學生對自己要求比較高或是思維能力強一些,能在閱讀中發現難點疑點,能有些自己的思考,那就是“有自學能力”了,幾乎達到了“不需要教”。在這種狀態下,教師上課即能進入正題,帶領學生全面感知,只須用一兩個問題就能引發學生深入思考,或研讀或探討。學古文,如果課前學生能讀幾遍(其實用不了多少時間),儘量“讀通”,上課時只要用點時間解決字詞疑難,就能接觸學習重點,研讀分析,“說好處,看門道”了。課前能“讀通”,會查工具書,能積累一些經驗,越讀越快,“文言文”何難之有?

然而課堂情況往往不是這樣。直到退休,我也很難見到全班學生都按要求預習文本。無論怎樣強調,總有約三分之一的學生,課本上沒有任何閱讀過的記號。高中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即使強制,也很難轉變了。無論用什麼方式招生選拔,也很難讓學生的學習習慣統在一個水平線上,對這一點,教師應心中有數。我在從教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逐漸醒悟:習慣比智力更重要。學習習慣一定要在早期培養,越遲越難。學生學力有差距,同一種教學要求,不可能全面落實到每個學生的學習中;而且,不同學科對學生習慣的培養,宜保持相對的統一。學生的預習習慣,對所有學科都需要,不大可能只出現在一兩個學科的學習要求中。我從這個角度觀察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總會有所發現。

學生的“預習”,差異很大。有的學生習慣很好,他有好奇心,他總想知道在下面兩個月將要學些什麼,可能會面對什麼樣的新問題;學期伊始,新書發下,沒等到上課,他就把它通看一遍,而且勾畫出疑點難點;老師上課,他同步檢驗自己先前的判斷,並延伸思考,甚至想點別的事,開個小差;如果在聽到新奇的,他沒有預見預想的問題,才會引起他的注意。他的思維常走在一般人前面。

有些學生底子好,有悟性,臨上課前,見老師瞄了他一眼,趕緊打開書掃一遍,到時也能對付老師的抽查;有的古文基礎較好,抽查到他,讓他串解,他用手指按在最難的那條註釋上,從容地用自己的話適當改造一下,“大差不差”,教學經驗不足的青年教師便容易上當,以為他“預習”了。

學生不預習的原因不一。學生沒有預習,有的是各科作業多,協調不好;有的則是厭倦學習,得過且過,期望值不高;有的則是沒有好奇心,考試測驗也嚇不倒他。這中間也有教師的因素,有些教師不主張預習,擔心學生知道了“例子”,上課不聽,也有教師希望學生上課時能享受“教學設計演出”,做有新鮮感的觀眾。

一些同行沒有考慮到預習在習慣培養和思維發展中的作用,而僅僅是為了上好自己的課。也有教師在上公開課或示範課時,才會特別關照學生“預習”,以“配合老師上課”,否則他的一節課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

瞭解自己將要去做的事,預想可能會發生的事,思考將可以應對的策略,“如果怎麼樣,那就如何辦”;很多有經驗的成年人,未必很有智慧,而是他對即將發生的事能作出預測並做出準備,——物質的,精神的。

其實,舊觀念一直在作祟,干擾教學。為什麼非要認為學生只有在課堂才會學習?為什麼一定要把“正式的學習”放在課堂上?為什麼會認為學生只有“從師而學”?所謂預習,很大程度上已經是自學行為,而且這種自學比課堂教學更有效,因為它已經是一種自覺。要信任學生,不要以為他們不可能通過“自學”解決問題,課堂教學只不過是條“基準線”,教師依照一定的程式完成教學過程,而真正能讓學生銘記在心的,是他個人的學習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