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潮敏:患儿的“守护神”

40 岁的潮敏,学医源于一个 朴素的愿望——守护患病的母 亲。如今,在儿科医生岗位上辛 勤耕耘了18个年头的她,成为众 多患儿的“守护神”,“作为一个 生于1978年的医生,我真切地感 受到了改革开放40周年来,安徽 医疗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相 信安徽医疗行业的明天会更加 美好!”

儿科医生潮敏:患儿的“守护神”

潮敏,女,1978 年 2 月出生于安徽东至,2000 年 7 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同年入职安徽省儿童医院, 目前担任泌尿一科主任。先后在北京儿童医院、华西 医院专业进修小儿泌尿外科,2017 年赴美国洛杉矶儿 童医院学习。专业特长为泌尿系先天性畸形、泌尿系 肿瘤等疾病的诊疗。

自幼立志学医,只为守护母亲


1978 年 2 月,潮敏出生在东至一个双职工家庭, 如果没有病痛,她将在父母的呵护中无忧无虑地成 长,“3 岁那年,我妈妈被确诊为脑肿瘤。”父亲带着母 亲远赴上海治病,年幼的潮敏被送到奶奶家,托付给 奶奶照顾。母亲这一去便是数月,多年后潮敏才得 知,当时光是等待做CT检查确诊病情,父母便在上海 苦等了两个月。“那时只有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 先进的检查设备,但数量寥寥,排队等待做检查也是 家常便饭。”

潮敏在奶奶家一待便是 3 年,6 岁那年,她被父亲 接回家,并送进小学读书。看到母亲的病容和拮据的 家境,懂事的潮敏暗下决心,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操 心。从小学到中学,她始终是年级第一名。1995年的 夏天,潮敏参加了高考,填志愿时,她郑重地在志愿表 上填写了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潮敏说,之所以学医,最初起源于一个朴素的愿 望——成为一名医生,守护患病的母亲,“我的姨夫也 是一名医生,加上母亲患病的缘故,从小到大,我经常 接触医护人员,在我印象中,医生是一个伟大而神圣 的职业。”不久以后,她如愿以偿,一纸通知书寄到她 的手上,“实现梦想的第一步终于成功地踏出去了。”

五年挑灯夜读,她成为儿科医生

1999年的秋天,潮敏带着父母的殷切期望和亲朋 好友的美好祝福,背着行囊来到合肥读书,学医苦、学 医累,5年的本科生涯里,潮敏最清晰的记忆便是背不 完的医学知识,学校的通宵自习室几乎每天都会出现 她的身影,凭着一股韧劲,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 茅。不仅理论知识扎实,在解剖等实操课程中,她也 不落人后。

潮敏向多家医院投了简历,在顺利地收到录用通 知后,她斟酌再三选择了安徽省儿童医院,成为一名 儿外科医生。“真正成为医生后,才发现课本上的知识 和临床实操是两码事。”怀着紧张忐忑的心情,她一门 心思泡在病房里,看病例、学技能、请教前辈……她想 尽一切办法,希望快速成长起来,承担起一个儿外科 医生的职责。

2006 年,潮敏确定了小儿泌尿外科的专业方向, 并在 2009 年攻读安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专业研究 生,“小儿泌尿外科需要耐心、细心,女医生再适合不 过了。”

证安徽医疗行业40年飞速发展

作为一个生于 1978 年的医务人员,潮敏说,自己 有幸见证了安徽医疗行业的一幕幕变迁,“安徽医疗 行业可谓日新月异。”最近几年,她更是真切地感受 到了安徽医疗行业飞速的变化,“1981 年,我妈妈看 病得远赴上海;如今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基本不出安 徽省。”

10余年前起,腹腔镜技术开始运用于小儿泌尿系 疾病的治疗,“不仅创伤小,而且恢复快……”她说,很 快这项技术被陆续运用于治疗一些复杂的泌尿系疾 病,“为更多的患儿带去福音。”2014年,三孔腹腔镜技 术又被单孔腹腔镜技术取代,“手术时,只需在患儿的 肚脐上打个洞,术后也不会留下疤痕。”

看病贵有效缓解,看病难更是有了质的改变,“微 信挂号、网络挂号、电话挂号……比起以前挂号窗口 大排长龙的情况,如今挂号已不再是一个难题。”潮敏 说,以前经常有人吐槽“见专家难,见知名专家难上加 难”,如今就是找国内顶尖专家问诊,也不再是难题。

潮敏说,40 年来,一代代安徽医务人员的心愿便 是,有朝一日,安徽的患者不出省便能治好病,“如今 大部分的患者已经实现了夙愿,我相信不远的将来, 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如愿以偿。”

访谈面对面:

1、为什么立志学医,并成为儿科医生? 之所以学医,最初起源于一个朴素的愿望:成为 一名医生,守护患病的母亲,后来成为儿科医生是想 为患儿们带去健康和新生。

2、第一次站在手术台上,拿起手术刀,有什么感想? 有些许紧张,但在主任的鼓励和指导下,我顺利 地完成了手术,感觉自己离成为优秀的儿外科医生的 梦想又近了一步。

3、你认为,改革开放 40 周年来,安徽医疗行业最 大的变化是什么? 让大部分患者实现了“不出省便能治好病”的 夙愿,我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如 愿以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