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披露直10研製艱辛 昌飛職工:終於能有飯吃了

中央電視臺9套於9月17日播出了《軍工記憶》第二季的第2集,講述了國內首型專用武裝直升機——直10的研發歷程。直10總設計師吳希明在節目中表示,在世界主流的專用武裝直升機中,直10機動性能最好,功能比較全面,總體性能足夠排在前三的位置。

央視披露直10研製艱辛 昌飛職工:終於能有飯吃了


央視截圖:直10試驗樣機

中國的直升機事業始於仿蘇聯米-4直升機的直5,在1988年的時候,中國陸軍航空兵部隊成立剛剛兩年,直5仍然在部隊服役。直到直10正式服役之前,中國陸軍航空兵部隊都只能用通用直升機的改進型客串攻擊任務。


央視披露直10研製艱辛 昌飛職工:終於能有飯吃了


陸航部隊進口的黑鷹直升機

中國專用武裝直升機的可行性論證開始於1988年,當時無論作為用戶的軍隊還是承擔研製的工業部門都認為,國內的技術基礎不滿足研製先進的專用武裝直升機的需要。因此首先要對關鍵技術進行預研攻關,最緊迫的任務是解決武裝直升機的三大動部件:發動機,旋翼和傳動。

因為因為武裝直升機必須比一般直升機反應靈活,機動性強,還得更抗損傷。對三大動部件的要求自然超過了以往的任何型號。專用武直將要採用的新型渦軸發動機、全新複合材料槳葉和傳動系統,全都需要進行自主研發。

央視披露直10研製艱辛 昌飛職工:終於能有飯吃了


進行疲勞測試的槳轂,這是連接直升機動力軸和槳葉的關鍵部分

武裝直升機升力系統的預研交給了昌河飛機公司,當時這家企業生產的昌河微型麵包車正行銷全國,但直-8直升機的部隊採購量卻很少,軍民兩系統的職工收入因此嚴重不均。時任總經理的楊金槐回憶,當時企業房改,建了一批新住宅樓,買得起房子的都是汽車系統的工人和幹部。為了確保飛機系統的人員不至於流失,楊金槐想了個主意,儘量安排昌飛家庭男女雙方一個在汽車系統工作,一個在飛機系統工作,以確保家裡生活不受影響。

央視披露直10研製艱辛 昌飛職工:終於能有飯吃了


昌河微型(資料圖)

靠著賣汽車保存下來的隊伍,昌飛成功攻克了複合材料槳葉和傳動系統的技術難關。1998年,昌飛被正式確定為直10機體生產和總裝的負責單位。楊金槐回憶,確定昌飛為直10主機廠時,職工們在車間辦公室裡相互擁抱,流著眼淚,因為飛機系統終於能有飯吃了。

2001年,直十完成了整體設計,2002年完成了全部圖紙和技術資料的編制。2003年,完成了試驗樣機的裝配,直10的形象首次出現在大家面前。

2003年4月,直10在景德鎮呂蒙試驗場進行了首飛,雖然只做了簡單的盤旋和低空通場,但這卻是中國專用武裝直升機的首次試飛。不過,此時裝配進口發動機的直10樣機與日後定型的直10還有不少差別。因為直10的動力問題還沒解決。

央視披露直10研製艱辛 昌飛職工:終於能有飯吃了


試驗樣機使用的是進口發動機

負責新型渦軸發動機研製工作的是位於株洲的中航發動機動力研究所。在七八十年代,動研所也曾經對專用武直做過一些基礎性研究,當時設想的型號重量為4噸級,在預研階段動研所以此為基礎,研製了實驗性的渦軸發動機“40號機”。然而最終的直10體量達到了5.5噸級別。從“0”到“1”是最艱難的,而從“0”一步躍上“5.5”,難度可想而知。

位於株洲的中國航發南方公司與動研所一起承擔著直10發動機的研製工作,在研製中國第一種自主研發的渦軸發動機的過程中,航發南方公司幾乎把自己的生產工藝和管理制度也翻新了一遍。有一個細節令原總經理陶光孟記憶猶新:當時為了澆築一個部件,廠裡的工人耗時兩年製作了一個由99個零件組成的精巧模具,但是因為發動機設計的改變,這個模具只用了4次就宣告退休。最終靠引進3D打印技術,新模具得到了迅速解決。

這一切努力的最終成果就是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渦軸9“玉龍”發動機。最終定型的渦軸9發動機比原計劃的功率提升了20%。

央視披露直10研製艱辛 昌飛職工:終於能有飯吃了


公開展出的“玉龍”發動機模型,國內第一種自主研發的渦軸發動機

但這對直10仍然不夠:因為在研製過程中攻擊、探測、防衛等系統不斷加碼,直10的體重比原計劃超重不少。軍方堅持直10的作戰能力不能打折扣,於是減重的大部分任務就落在了負責機身和總裝的昌飛身上。機身平臺的所有系統都被分配了減重額度。已經設計完成機體結構幾乎被推倒重來了一遍,部分子系統,比如穩瞄系統是經過了完全的重新設計。

央視披露直10研製艱辛 昌飛職工:終於能有飯吃了


央視披露直10研製艱辛 昌飛職工:終於能有飯吃了


直10定型的穩瞄設備與樣機不同

直10用了一年的時間解決了減重問題,武器裝載量沒有下降,而載油量甚至還有增加,成為了當時世界上作戰半徑最大的專用武裝直升機。2010年深秋,直10成功定型,並投入量產。

直10總設計師吳希明表示,在世界主流的專用武裝直升機中,直10機動性能最好,功能比較全面,總體性能足夠排在前三的位置。2017年,國際軍事比賽航空飛鏢項目在中國吉林拉開戰幕,中國陸航部隊與使用米28和卡52的俄軍同臺較量,在直升機實彈突擊項目中取得優勝。


央視披露直10研製艱辛 昌飛職工:終於能有飯吃了



視頻截圖:直10與米28、卡-52同臺競技

另外,節目中也透露,中國航發已經明確了下一步的方向,要搞出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大功率渦軸發動機,這也意味著中國未來的直升機將有更加澎湃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