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明代戰神戚繼光(二)

倭寇都是些什麼人,他們為何而來?戚繼光是如何根據倭寇的作戰特點來實施他的戰略戰術?

我國從兩漢時期稱日本為“倭”國,“倭”字是不含貶意的。公元13-16世紀,日本歷史發展進入空前動盪時期,一些海盜、商人糾合起來,到中國沿海地區和朝鮮等地,瘋狂進行走私,搶掠。當時將盜匪、侵略者稱之為“寇”。所以“倭寇”專指日本海盜團伙,並沿用至今。從南宋至明朝,倭寇為禍長達近四百年,給我國的政治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破壞!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倭寇武器裝備有倭刀,是最常用的格鬥兵器,使用時雙手握舉,劈砍兇猛,攻守兼備,頗具殺傷力。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倭弓:又稱日本弓,也是倭寇常用的兵器。日本弓構造獨特,弓硬矢利,但射程較短,因而倭寇在作戰時,輕易不射,總是選擇距離很近的時候才發箭,一旦射出,準確性就很高。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倭銃,歐洲火器研製者製成的火繩槍,16世紀初葉,葡萄牙人將這種火繩槍傳入日本種子島,所以日本人稱這種火槍為“種子島銃”。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倭寇作戰缺乏統一作戰指揮,組織性不強,行軍時往往三十人結成一隊,整個隊伍可延綿數十里,不易陷入包圍。遇敵是以海螺為號,迅速聚攏互相救援。倭寇與明軍對陣時,經常先派人在明軍陣前挑釁,引誘明軍施放箭支、火器;待明軍箭支、火器耗盡之後再行攻擊。倭寇非常善於施詭計,兵敗後,他們常常會喬裝打扮成農民、市民等混入百姓中,以逃避明軍的追擊。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戚繼光奉命抗倭後,根據倭寇的作戰特點,立即改革軍制,重新組建軍隊,嘉靖三十八年(1559)九月,戚繼光決定到義烏招募農民和礦工,到義烏後,他進行了嚴格的挑選,制定了四要四不要:(1)不要城裡人(2)不要在官府裡任過職的(3)40歲以上的和長得白的不要(4)膽子特別小的和膽子特別大的不要。 (1)要標準的農民 (2)黑大粗壯皮肉結實的人 (3)目光有神的人 (4)見了官府還得有點怕的人。 最後選定三千多人,編立隊伍,分發武器,進行嚴格的訓練。這些士兵多受過倭禍之害,戚繼光就此以“保國衛民”訓導官兵,同時嚴肅軍紀,實行“連坐法”,規定全隊退卻則隊長斬首等法規,使所部戰鬥意志高昂。他建立了隊、哨、營等新編制,組織調度比較靈活。從此,這支軍隊轉戰各地,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人稱“戚家軍”!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戚家軍”戰鬥力為何如此之強?不僅是在訓練上有素,在兵器和戰法上,戚繼光發明了武器~狼筅(xiǎn),創立戰法~鴛鴦陣。

據戚繼光《練兵實紀雜集·軍器解上·狼筅解》記載:“狼筅(xiǎn)乃用大毛竹,上截連四旁附枝,節節枒杈,視之粗可二尺,長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勢遮蔽全身,刀槍叢刺必不能入,故人膽自大,用為前列,乃南方殺倭利器。”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狼筅長一丈三四尺,也就是說達到了四米以上,戚繼光是為了以長制短,據載,戚繼光就地取材,取“節密枝堅”大毛竹的上半截,經油浸火烤,使其堅韌如鐵,斜削其端,尖如利刃,還刻意留下九至十一枝小竹叉。

後來又發明了鐵狼筅,這樣在戰場上,四米多的 “竹、鐵”狼筅使倭寇難於近身,視線不清,刀削無效,裝備了“竹鐵”狼筅的戚家軍是攻無不勝,屢戰屢捷。

為了對付倭寇常用的蝴蝶陣,戚繼光發明了剋制蝴蝶陣以及倭刀兵的鴛鴦陣。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鴛鴦陣:12人,一名隊長,2名藤牌手,2名狼筅手,4名長槍手,2名鏜鈀手,1名伙伕。鴛鴛鴦陣是長兵器和短兵器,防禦性武器和進攻性武器相結合使用。不僅這些,鴛鴦陣最後還配備一名火器兵,專門負責遠距離殺傷敵人,“鴛鴦陣”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各種兵器的效能,而且陣形變化靈活。可以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這使戚家軍戰鬥效能大大增加!

戚繼光還注重研究葡萄牙和日本的新式火器,仿製出鳥銃和“佛朗機”炮、無敵大將軍、虎蹲炮等,從而使明軍進入了冷熱兵器混用的階段。

佛郎機:它最大的優點是腹部有長口,用以安裝子銃,發射後可立即更換進行第二次發射,具有裝填方便,射速快,命中率高的優點。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無敵大將軍:炮車運載,重1800斤的重形火炮,可在車上直接發射,威力很大!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虎蹲炮的外形如猛虎蹲地,是戚繼光在明朝嘉靖年間製造。最大特點是一發炮彈可射出百發小炮彈,殺傷力強。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戚家軍水師艦船多為福船,廣船,適合東南沿海作戰特點,無論大小,均配火器裝備,既可遠攻又可以近戰,作戰能力大為提高。大福船:大福船是福船型中最大的一種,形體巨大,可以容納百名將士,是明朝軍隊中最具戰。海滄船:海滄船又名冬船,屬中型船,乘員53人,機動性能較好,可以與福船配合作戰。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戚繼光的赫赫戰功

台州花街之戰:斬首308顆,生擒2名倭首,其餘淹死和未割首的數目不詳,犧牲陳文清等3人。

白水洋戰鬥:我敵對比:1500對2000餘,全殲2000多名倭寇,斬首344顆,生擒5名倭首,己方犧牲陳四等3人。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橫嶼島渡海之戰,消滅倭寇1000多名,斬首348顆,俘虜29名.犧牲陳文彪等13人。

牛田之戰:擊潰數上萬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斬首688顆,己方無一人犧牲。

林墩之戰:燒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斬首960顆,俘虜26人。己方陣亡90人。

平海衛戰鬥:斬首2622顆,己方犧牲金漁等16人。

「历史人物」明代战神戚继光(二)

戚繼光征戰42年,在我國東部沿海抗倭15年,平定自元朝末年以來侵擾中國沿海達二百年之久的倭患,使我國的萬里海疆重得安寧,鎮守薊州16年,使邊塞內出現了長期未有的太平景象。下期將向您介紹戚繼光的晚年生涯及其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