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是傳說,實際打的是虐政殃民的畜生,自己卻慘死獄中

《水滸全傳》中武松的故事佔據了很大的篇幅,像“景陽岡武松打虎”“供人頭武二郎設祭”“武松醉打蔣門神”“武松大鬧飛雲浦”“張都監血濺鴛鴦樓,武行者夜走蜈蚣嶺”“單臂擒方臘”。然而,這一切都是小說家言。

“武松打虎”是傳說,實際打的是虐政殃民的畜生,自己卻慘死獄中

歷史上的確有武松這位俠士。《臨安縣誌》《西湖大觀》《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記載了北宋時杭州知府中的提轄武松勇於為民除惡的俠義壯舉。上述史籍中,武松原系浪跡江湖的賣藝人,“貌奇偉,嘗使技於湧金門外”,“非盜也”。杭州知府高權見武松武藝高強,人才出眾,遂邀請入府,讓他充當都頭。

“武松打虎”是傳說,實際打的是虐政殃民的畜生,自己卻慘死獄中

不久,因功被提為提轄,成為知府高權的心腹。後來高權因得罪權貴,被奸人誣諂而罷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衙門。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是個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人稱蔡鋆為“蔡虎”。

“武松打虎”是傳說,實際打的是虐政殃民的畜生,自己卻慘死獄中

武松對“蔡虎”這個奸臣恨之入骨,決心拼上性命也要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隱匿在蔡府之前,候蔡婆前呼後擁而來之際,箭一般衝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數刀,當即結果了他的性命。

“武松打虎”是傳說,實際打的是虐政殃民的畜生,自己卻慘死獄中

​官兵蜂擁前來圍攻武松,武松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後慘遭重刑死於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葬於杭州西泠橋畔”,後人立碑,題曰“宋義士武松之墓”

“武松打虎”是傳說,實際打的是虐政殃民的畜生,自己卻慘死獄中

《水滸全傳》中寫到他成了清忠祖師,得享天年,實在是一種符合老百姓心願的美好的藝術處理。 武松墓修建於1924年,現址上的武松墓,是2004年,杭州市為充分挖掘西湖的傳統文化,在經專家學者的論證基礎上,於原址恢復重建的武松墓。內有“壓勝物”——一枚記錄重修歷史的印章;一張光盤,內用文字、圖片、畫面資料記載了該墓的歷史、文獻和重修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