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昊:鸡汤有毒!你可知你出错的根本原因在哪?「谭谈优势投资」

探讨 |《原则》

本期讨论涉及《原则》:生活类原则。

谭昊:鸡汤有毒!你可知你出错的根本原因在哪?「谭谈优势投资」

《原则》2.1条:

4.4 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特性

4.4.a 内向与外向

4.4.b 直觉与感知

4.4.c 思考与感觉

4.4.d 计划与发觉

4.4.e 创造者、推进者、改进者、贯彻者与变通者

4.4.f 关注任务与关注目标

4.4.g 职场人格量表

谭昊:鸡汤有毒!你可知你出错的根本原因在哪?「谭谈优势投资」

内向与外向哪个更好?

谭昊:鸡汤有毒!你可知你出错的根本原因在哪?「谭谈优势投资」

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特性。这里是涉及到应用层面的,我们经常讲认识自己,如果只停留在空话中,是没什么用的,所以我一直说做任何事情,要先有方法论。

达利欧认为自我评估肯定是不准的,心理测试肯定比自我评估要准,因为这是个客观的东西。他介绍了一些测试工具,用来认识自己和他人,并做了一些简单的分类:

a. 内向与外向,内向者聚焦于内心世界,从思想记忆和经验中吸取能量,外向者聚焦于外部,从与人相处中吸取能量。

你们觉得内向和外向哪个好一点?

其实不同的岗位对性格的要求肯定是不一样的。我提这个问题的时候设了一个陷阱,从本质上来讲,内向和外向没有好坏之分,但实际的感知是不是这样呢?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我们会下意识判断好与坏,比如在我国的主流文化中,中国人在全球来看是偏内向,不太善于或者不太愿意去表达自己。这与文化有很大的关系,而跟基因没什么关系。我们主流的儒家文化首先是讲服从,强调你不要太出风头,所以在文化里面,我们是偏压抑,整体是内向的。

另一方面,观察到很多人对小孩的要求,却希望他是外向的。如果你见到自己的小孩害羞,在外面不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你又会很着急,希望他能够外向一些,能够活泼一些,能够游刃有余的去处理各种关系,这很矛盾。其实你可以发现每个人心中会有一个好坏,这是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

刚才讲的在具体的工作场景和工作岗位中,它是有优劣之分的,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比如说做销售,让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去做销售,他可能很痛苦,但如果让他去做文字工作,他可能做得很好。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白人和人是不同的,这是达成良好沟通的前提。你不要认为你觉得好的,就是天下最好的东西,并要求别人认同,其他人可能根本就不喜欢这个东西。

人与人是不同的,真的不同

谭昊:鸡汤有毒!你可知你出错的根本原因在哪?「谭谈优势投资」

b. 直觉与感知。一些人看到全局,而其他人看到细节。身边这样例子很多,有些人的执行力很强,喜欢埋头苦干,但不会抬头看,就是因为缺乏看到全局的能力。你把一个具体的事交给他,他做得不错,但是他没有什么方向感。有些人善于去思考全局的东西,但是他执行的时候,也许会差一点。人和人是有差别的,组建团队的时候需要考虑互补性,你这方面不行,就找一个这方面行人来给你搭配,来请求他的帮助,我们之前讲过寻求他人的帮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c. 思考与感觉。看到这一条我首先想到就是男人跟女人之间的差别。女人很多时候是靠感觉,男人是靠思考的。这之间差异是很大的,举个例子,女人会比较重视纪念日,而男人很可能会忽略掉,女人就会觉得重要的日子都忘了,你肯定不爱我了。其实这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但这就是感觉型的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d. 计划与发觉,计划者事先做计划,而发觉者喜欢关注周围发生的情况并去适应它。在交易中,交易的核心肯定是做计划,不管是量化还是主观,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类型的人,只要你想做好交易,首先你要培养自己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这主要靠后天训练。你也需要发觉,要观察市场的变化并去适应它,但计划是前提,你不能脱离计划去天马行空。所以说在投资和交易领域,你要去观察这个市场,去发现它的规律和适应它的变化。

e. 创造者,推动者,改进者,贯彻者和变通者。达利欧把团队的人分成五种类型,创造者是提出新想法的人,推进者能够激发别人的工作热情,改进者去挑战现有的东西,贯彻者是执行能力非常强的人,变通者是以上四种的结合。

f. 关注任务与关注目标。这里把任务和目标做了一个区分,简单的理解,目标是一个宏大的东西,任务是分解之后的东西。比如说你的目标是跑一个完整的马拉松,你在中间不同的节点设置了小的任务,你先完成这个任务,再完成那个任务。这是任务和目标的区别,有点像之前讲的看森林和看树木的区别,看目标就是要看到全局,看到森林。而关注任务更多是关注细节,关注树木,这个是有区别的。

用25到50种特征来描述一个人

谭昊:鸡汤有毒!你可知你出错的根本原因在哪?「谭谈优势投资」

我们接下来看职场人格量表,达利欧说用25到50种特征能够很好的描述一个人,每个特征的强度可以有高有低,如果你知道一个人所有的特征,就能基本上描绘出他的全貌。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京东或淘宝上都被大数据打上了各种标签,这样可以根据你的消费来推断的你的喜好,而不是根据心理测试。这是量化自我的一种形式,就是给自己打上若干个标签。在投资过程中,当你在面对不同的股票的时候,也是给它打不同的标签,比如行业、主题、新股还是老股,这些都是标签。

达利欧说自己的一个标签是塑造者。塑造者既能看到全局,又能看到细节,所以他认为塑造者等于理想家,思考者加坚毅者。他归纳了一些特征,极富好奇心,有把事情弄清楚的强烈冲动,近乎叛逆的独立思考,宏大别致的梦想,务实并坚毅的排除万难实现目标,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协调团队来实现目标,能同时持有相互冲突的想法,并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想法。这全是溢美之词,当然他有资格这么说,他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他能把这些描述出来是很重要的,他描绘出了一个地图,每个人都可以对比自己现在的情况,去做一些有针对性的修炼。他也讲了他的价值观,你做什么不重要,只要你做得符合自己的个性和人生理想。在书中他提到,他跟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他认为在基本的生活线之上,幸福水平和常规的成功标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你世俗成不成功,跟你的幸福水平是没有联系的。最后达利欧总结说,你需要的勇气,不是战胜别人的勇气,而是坚持做最真实的自我。这听起来像一句古老而永恒的格言,坚持做自我,但确实很重要。

很多鸡汤说的道理是对的,

但问题在于落不了地

谭昊:鸡汤有毒!你可知你出错的根本原因在哪?「谭谈优势投资」

我提醒一点,不要试图把自己塑造成全知全能,达利欧对自己的评价很高,但他也不是全知全能,他也破过产。我们要警惕,不要试图让自己全知全能,而是找到自己的特性,找到这个特性、特长,并去把它发挥到极致。

所以了解自己是个前提,这本书讲的原则,它背后是一种浓烈的科学精神,包括我们对人的认识,这是一切的基础。小学课本里面就有一句话叫认识你自己,但很少人教过你怎么认识自己。这里达利欧就把它变成一个科学,通过25到50个标签认识你,先把这个标签打出来,是不是认识自己进了一步?

很多人现在看不起心灵鸡汤,其实鸡汤说的很多东西都是对的,但问题在于它没有教你方法,所以它无法操作。鸡汤背后没有科学的体系来支撑,而达利欧的原则有工具去帮助你认识自己,有一套方法和体系帮你落地,支撑你的操作,把鸡汤变成方法。当我们鄙视鸡汤的时候,不是因为它是错的,是因为它落不了地。

谭昊:鸡汤有毒!你可知你出错的根本原因在哪?「谭谈优势投资」

关于《原则》的讨论依然在继续......

敬请期待!

谭昊:鸡汤有毒!你可知你出错的根本原因在哪?「谭谈优势投资」

对冲基金经理

短期成功靠运气

长期成功靠概率

谭昊,彼得明奇资产管理创始人、量化交易者;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对话私募掌门人》特邀专家。

“RIH投读会”创始人,会员皆为国内一线投资家,出版《优势投资法则》,被多家投资机构列为内部必读书目,曾任知名全国性财经媒体执行主编。

公开课《谭谈优势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