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做媒人,蔡文姬与蓝颜知己曹操

蔡文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献资料记载的“海外归人”.出场费是白壁一双,黄金千两。

十六岁时,蔡文姬嫁给了才子卫仲道。可惜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卫家认为蔡文姬命硬,克死了丈夫,便对其百般责难。心高气傲的蔡文姬哪里受得了这种白眼,不顾父亲的反对愤而回家,

英雄做媒人,蔡文姬与蓝颜知己曹操

在当时,时局混乱,西北军阀董卓趁机独揽朝纲,为了维护统治。他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拜中郎将,封高阳侯。

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汉史》,但终不免一死。

父亲一死,蔡文姬失去了依靠,没钱度日,只好四处漂泊。

此时中原大乱,胡人骑兵经常前来烧杀抢劫一番,蔡文姬飘来荡去,流落到南匈奴,这一年她二十三岁。

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虽然流落到异邦,可她遇到了一个好男人——匈奴左贤王。

蔡文姬开始了第二段婚姻,虽然左贤王对她十分敬爱,并且生了两个可爱的儿子,但她仍然想念故土。

十二年后,曹操当上了丞相,得知自己老师蔡邕的女儿流落在匈奴,就派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想把蔡文姬赎回来。

面对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蔡文姬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恋恋不舍地踏上回乡之路。

英雄做媒人,蔡文姬与蓝颜知己曹操

看着蔡文姬孤苦伶仃,曹操好事做到底,主动为蔡文姬和董祀牵起红线。

起初,二人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就蔡文姬而言,饱经离乱忧伤,再加上思念胡地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迫于丞相的压力,才勉为其难接纳了她。

就在婚后的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蔡文姬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当时大臣、名士以及从远方外国来的使者都坐在殿里。

曹操对他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门外,今天我请诸位见一见。”蔡文姬进来的时候,头发凌乱,光脚走路,向曹操磕头请罪。她说话条理清晰,话音非常酸楚哀痛,众人都被她感动了。曹操说:“就算真的像你说的那么可怜,但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下去,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被她的话感动,就派人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

经过这件事,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对蔡文姬爱护有加。

英雄做媒人,蔡文姬与蓝颜知己曹操

后来二人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

这期间,蔡文姬还成功地整理了父亲遗散的部分卷书,把她记住的几百篇文章都默写下来,为中国文学史挽回了一大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