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讓孩子這樣做!家長趕緊看看吧

左拉說:生命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

張先生是一8歲男孩的家長,他曾在社交平臺上說:

週末和老婆帶著孩子去商場,期間路過一大型積木樂園,兒子也前去玩,信誓旦旦地說要堆一個城堡給我們看。但在最後幾步,城堡坍塌了。兒子明顯很失望,但也沒有再次嘗試的舉動。老婆安慰他說,算了算了,這裡的積木太大了,咱們改天再試試。”

我當然不想孩子知難而退,勸他想一想搭建流程,再試一次。

但兒子已經沒有再次探索的信心和動力了。

千萬不要讓孩子這樣做!家長趕緊看看吧

三好老師說:這個故事,總結起來就是三點:孩子失敗後害怕嘗試,母親過於擔心孩子受挫,父親沒有堅持自己的觀點。

這時候,父母應該說:孩子,你剛剛堆砌的時候,可能是底座沒有設計好,爸爸媽媽跟你一起再來試一遍好不好?

給孩子分析錯在哪裡,再鼓勵他繼續嘗試

而不是放棄。

當放棄成為習慣,他在成長過程中,對事對人對學習對工作,都會缺少探索的動力。

積極探索素質的養成,需要孩子+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

避免灌輸式教育

傳統的教育模式就是老師在臺上說,恨不得把畢生所學全部告訴學生。而學生就一個勁地做筆記,寫完後鄭重畫上一個句號,好像這個句號畫上了,知識點就全部收入囊中了。

其實不然。教學標準是:教師要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助他們形成以能力發展為目的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發展探究知識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也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學生看似在認真聽講,實則眼神空洞,腦袋一片問號。

那不是等於做無用功?

千萬不要讓孩子這樣做!家長趕緊看看吧

創設遊戲情景,增強探索興趣

興趣,能夠調動孩子最大的潛能。

要讓孩子培養探索的習慣,認真對待每一領域,通過遊戲情景,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孩子背不下古文?可能是沒有理解古文的真正含義。我們就可以與孩子一起角色扮演,用故事演繹的方式,去引導孩子理解詩句含義,更方便記憶。

這種遊戲情景的方式,是三好創智編程課程最大的亮點之一,而“積極探索”這一良好素質,也是三好創智編程課程希望學生學會的16大要素之一。

現代小初高的課程知識點有很多,除了語數英,歷史化學物理等各科都要有所瞭解。

以顏色為例,對顏色的把握不僅和物理學科有關,還影響著孩子學習繪畫藝術時的調色技能。在三好創智編程的課程裡,圖文並茂,以彩虹引入,視覺上吸引學生的目光和興趣,再到七色光原理,逐漸延伸到機器人的胸燈控制上。

有了興趣,才有探索的動力,最後再動手操作。

這是一個逐漸登高的過程:學生了解了七色光原理,通過原理又學會控制機器人光變的編程語言。

千萬不要讓孩子這樣做!家長趕緊看看吧

我們一向提倡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假設可以是創造性的,但求證需要專注、認真和積極的探索,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而孩子對事物的探索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天馬行空。它是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孩子日益培養起來的習慣。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最好的老師,應當起到啟蒙和培養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