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劍五箋|(五)沖繩空手道與泉州南少林拳術淵源管窺

原創: 周焜民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

譚劍五箋|(五)沖繩空手道與泉州南少林拳術淵源管窺

中國與琉球的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中琉貿易在明清時期曾一度躍居世界貿易圈的重要位置。泉州於洪武三年置市舶司,永樂三年設來遠驛,隸市舶司,接待貢使,並被規定泉州港只通琉球。及至成化八年市舶司遷福州的一百多年間,泉州一直處於中琉交往中的關鍵位置。奉使琉球的使臣和從客,將琉球的風土人情、地理物產、語言文字等介紹給中國人民,也廣泛傳播了中華民族文化。交流包括商業、農業、科學、宗教、文化、藝術、建築、醫學諸多領域,甚至影響到民風民俗,使琉球“易而為衣冠禮儀之鄉”。這些方面已有很多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者在武術方面嗇於筆墨,而我們在地方史料的搜剔也未找到直接的記載。當時的史學家似乎忽略了當今廣泛進入人類生活領域的中國武術和日本空手道之間的聯繫。本文試就有限的資料及現存拳術作一點比較梳理,以為他山之石。

唐手是琉球流傳有序的古武術,它的名稱說明古代傳之中國。所謂的“手”,在泉州拳術中指“技手”,也即沖繩《武備志》中的“機手”,至今猶然。昭和四年慶應義塾將“唐手”改稱為“空手”,此前大正十三年他們曾創立“空手拳”研究會。

“空手”一詞最早見於《空手組手編》,時在明治三十八年。泉州稱不持器械的拳套曰“空手拳”,亦叫“空拳”,與琉球同。1990年,應空手道剛柔正道館湧川幸盛先生邀請,筆者率泉州武術代表團20人訪問沖繩,同時到達的還有應浦添市政府邀請的泉州青少年武術代表團。日中於市民會館舉行演武大會,沖繩各道場四百餘人出場表演,空手道聯盟會長比嘉佑直先生還親作示範。我們驚喜地發現,沖繩武術家表演的空手道、唐手包括那霸手、首裡手、泊手,從技手、腳馬、身腰法、吞吐氣到剛柔相生、技擊運用等,與泉州南少林傳統拳術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很多拳術技手如挑、掀、擒、開、蓋、關、拳、標、插、抱、捭、彈等,腿法如踢、掃、蹬(弓)等,馬勢如戰馬、角馬、四平馬、蹋馬、屈馬等,彼此十分肖似。一些“型”,與泉州的傳統套路似曾相識。其中如《三戰》最相近,皆為“拳母”與開手套路。泉州南少林很多拳種,學拳伊始,都是教習《三戰》(傳至外地,或叫“三正”,或以泉音寫作“三箭”)。所謂“教徒之法,必以三戰為先”,太祖拳、達尊拳、羅漢拳、行者拳、白鶴拳、花拳、玄女拳、龍尊拳、虎尊拳等各有《三戰》,而且都有拳諺“三戰始,學到死”。

這一傳統歷數百年,至今未變。上述諸拳,本屬同系,互有淵源,《三戰》既是本門拳母,也是派生拳種或流派拳母,故相同相近之處甚多。沖繩空手道如剛柔流從確切的年代(清末)起,也一直是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空手道表演時赤腳上場,殊不知泉州人打拳,過去也是卷褲管赤腳,並以此來檢驗是“四點金落地”還是“五子朝天”。這些感性的認知顯露出兩地拳術淵源的端倪。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日本的空手界人士數十次到福建泉州、福州等地作源流調查,探源者包括沖繩、東京、大阪等處的武術家,如大西榮三、仲本政博、湧川幸盛、渡嘉敷唯賢、金城昭夫、宮城篤正等先生都是多次往返考察。尤其令人感動的是沖繩剛柔流十多次的中國尋根之旅,其結果是1989年9月在福州找到東恩納寬量的開宗拳師、1852年出生於長樂縣佔鄉岱邊村的謝宗祥(如如)的蹤跡,並予確認,在福建體育中心樹立“顯彰碑”以表紀念。所傳為鶴拳,派屬鳴鶴。

在此之前,上地流在福建省武術協會配合調查下,查實1897年上地完翁拜在福州南嶼芝日村虎尊拳師周子和門下學藝,歸國後創立上地流空手道,其源流譜系清晰可稽。這兩種拳,都屬福建南少林拳系,而鶴拳,則誕生自泉州府永春縣。

鶴拳,即白鶴拳,又稱永春拳,傳至福州、閩北、閩東後衍生出鳴、食、宿、飛、縱等流派。剛柔流既探源至福州鳴鶴拳,然則歷史可更上溯二百多年至清康熙時代方七娘創立的鶴拳。方七娘一說為浙江麗水人,一說為福建福寧府人氏,康熙年間隨父方掌公流徙永春,化鶴入拳,並於辜厝傳拳。這在當時被視為南少林拳術淵藪的泉州,是採納眾長,風格個性鮮明的新舉動。新拳種一出現,就得到迅速傳播。雍正十三年,擢永春為直隸州,地位上升,但地少人稠的貧窮農耕狀況並未改變,外出求取發展的農民成千上萬,以至後來有“無永不開埠,無永不成市”之諺。其中,有拳術一技之長的拳師“廣遊四方”,永春拳聲名鵲起。

據舊傳拳譜記載,方七娘教有二十八人,皆成材,世稱“英俊”,以後又有前後“五虎”,這些門生,“精拳法,風聲所播,一時趨赴樂從者,蓋踵相接”。其傳人足跡,則近而永春附邑、泉州府城,遠而閩之“上四府”,省垣福州人煙輻輳,最為集中,且及於江西、浙江、廣東。曾四、辜喜、王打興、鄭禮、鄭寵、葉晉溪、鄭碧、鄭桶等等傳播永春白鶴拳承上啟下,功莫大焉,而以鄭禮行蹤最廣,名氣最大,《拳藝世傳序》謂從而學之者“殊難盡筆”、“傳流世世”。

1990年與泉州武術代表團結隊訪問沖繩的福州餘寶炎先生,為謝宗祥(如如)派下傳人,在與筆者交談中,不但對鶴拳自永春傳至福州地區的歷史甚為熟悉,而且明確指出鶴拳傳至福州後,“一分為五”,鳴鶴即其一。

拳術有其傳統的穩定性和封閉性,但必定要受到傳播地域固有文化的制約和影響,並因從學者的創造性而變異,具有相生相成的偶然性。活躍在光緒年間的謝宗祥(如如)繼承潘嶼八的永春鶴拳,在剛柔和吐納上淬礪熔鑄出新流派,以吞吐運氣聲如鶴鳴,名之鳴鶴拳,就是創新對傳統的突破。除福州地區的“飛、鳴、食、宿、縱”五鶴而外,其他地方還出現長技鶴、短技鶴、獨腳鶴等,廣東則有“永春拳”與“詠春拳”之分。但是拳種並無質的變化,根蒂還是永春鶴拳。剛泊會渡嘉敷唯賢先生保存有流傳數代、抄自謝宗祥(如如)的鳴鶴拳譜《武備志》,其內容、結構、文字與閩南地區流傳的古拳譜完全一樣。拳史、拳理、拳術、跌打驗方、銅人、子午流注十二時辰部位、“六機(技)手”、“七不打”等在《白鶴拳家正法》、《桃源拳術》、《白鶴仙師祖傳真法》、《白蓮寺秘傳鶴法》、《少林寺跌打秘書》、《白鶴祖藥方》、《白鶴仙正宗》等古籍中都可得到驗證。如“白鶴拳論”,尊方七娘為先師,描述七娘造拳,情節同於各本;評價“曾四叔學得十分拳法”,“歸永春傳授諸家,惟王(打興)為最”,最貼近原文;談拳法、交接解脫之法,“手出則氣呼、手轉則氣吸”、“內節如鐵、外節如棉”、“直可破橫,橫能理直,柔宜剛取,剛則柔迎,進退虛實,吞吐浮沉”、“步步生根,任推不動”、“散人力頭、接人力尾”等語,皆是泉州南少林耳熟能詳的圭臬,且甚多自明都督泉人俞大猷所著《劍經》衍化而來。可以推定,《武備志》本為泉州永春的古譜,只是經過了整理歸納。

還應引起注意的是《武備志》收入“論羅漢拳法”和羅漢拳套路頭匡、二匡、三匡、四匡。鶴拳譜怎麼會收入羅漢拳呢?許多人感到意外,或認為是竄入。其實不然,在泉州這是一種常見的兼學兼通的武壇現象。泉州南少林拳系拳種眾多,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武術挖掘整理時尚存二十多種,這些拳種雖屬於不同門派,但多富陽剛之美,講究吞吐沉浮、剛柔相濟,尚短打,利實戰,拳風相近,技手相似,樁馬相仿,身法、行勁、運氣相同,兼容幷蓄成為可能。為豐富自身武藝,習武者常兼習數種拳法,少者二、三種,多者四、五種,約定而俗成。一門五拳的五祖拳就是在白鶴拳生成後形成的。古譜刊有先師神位牌,有的譜只見“太祖、達尊、羅漢”,有的則是“一太祖、二達尊、三羅漢、四行者、五白鶴”,有的還列有“玄女”,顯示其發展脈絡,在昔隨人所取,並無多寡之嫌,白鶴拳創立後,遂趨於五拳兼納。要之,《武備志》的原傳抄、纂修者,兼通鶴拳與羅漢拳應無疑義,而且很有心得,在抄錄整理羅漢拳入譜時,為恐引起其他解讀,還特意在開頭就寫明:“羅漢者亦鶴也”。同時,也看出持譜者並不是糅合兩拳為一,而是共存之。無獨有偶,此譜載錄羅漢拳頭匡至四匡,而泉州《五祖拳譜》則收錄羅漢派頭節、二節、三節、四節等套路,可見由來有自,起碼自清經民國至今,羅漢拳的這組由淺入繁的套路仍然鮮活地存在於不同地區人們的演練中,雖然已有變化。作進一步推測,鑑於《武備志》是有選擇性地抄譜,按一般情理,東恩納寬量必是向謝宗祥(如如)同時學習了羅漢拳後而作此抄錄的。其練功方法和技術內容應該也融匯在他創立的剛柔流空手道中。《武備志》所載王缶登謂羅漢亦鶴,實際上現在朱紫互湮,也很難區分空手道中的一些型和手,是鶴而非羅漢。

由此更推想到五祖門中的太祖拳與空手道的關係。太祖拳是五祖門中歷史最悠久的拳種,追溯至北宋,以宋太祖命名,明清至民國於泉州最盛,府城習武者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太祖派。明戚繼光《紀效新書》謂“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北拳彙編》記載:“少林派亦稱外家,趙匡胤其開山始祖也。匡胤挾有奇技,秘而不示人,醉後嘗與群臣言其奧蘊,尋悔之,又不欲食言,卒置其書於少林寺神壇中。其法以硬攻直進為上乘。”現存泉州太祖拳法正是以“硬攻直進”為風格特徵。泉州太祖拳奉趙匡胤為祖師,其源可稽。南宋高宗之初,移南外宗正司於泉州,所轄皇族大多是宋太祖的直系後代,蕃盛時達數千人,有“至今十萬編民滿,猶有當時龍種人”之稱。皇族所傳太祖拳,遂入民間,數百年不廢。就經眼的鶴拳古譜可知,鶴拳是在太祖拳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方七娘的出身地,無論指浙南,抑或福建福寧府,都盛行少林太祖拳。《白鶴拳家正法》載:七娘“年登十六,好少林拳藝”,《白鶴仙正宗》則稱“方賞(掌)老師祖亦習太祖拳也……七娘暗看而習之。”清末民初著名五祖拳師幹德源的《五肢拳法》也說,“自太祖流傳世代,繼後白鶴教傳遺今”。至今白鶴拳的故鄉永春,仍有某派風格剛韌的鶴拳被指為太祖派者,而鶴拳在發展過程中,還出現過一支“太祖化鶴”,流傳於臺灣,從中可窺見白鶴拳中的太祖拳基因,因而也可推知其對空手道剛柔流的影響。

沖繩剛柔流空手道保存會會長湧川幸盛先生曾經多次考察過泉州南少林拳術,撰寫了《泉州太祖拳與沖繩空手道》一文。文中說:“我曾在泉州崇福寺親眼目睹了該寺年輕僧侶們表演的傳統太祖拳,那種質樸、厚重的拳術,撞(直拳)和腰的用力方法等等,與沖繩空手道存在的共同點之多令我十分驚訝。”他研究了已故著名拳師蘇再福之《太祖拳譜》中“太祖廿四勢”套路並觀摩表演,認為太祖拳固守待進、後發制人,“沖繩空手道基本上與此思路相同”,“這也許是空手道與泉州南拳源出一脈的證據之一”。湧川幸盛先生得出結論:“通過沖繩、泉州兩地拳法的互相比較,以前不能充分理解的問題或意識不到之處,馬上能迎刃而解。”

沖繩空手道或者說“唐手”的探源如果僅止於清中晚期,那麼將出現很長曆史時間的空白。有不少研究者都提到明洪武二十九年“閩人三十六姓”三千餘戶赴琉球導引進貢事,並聯繫到武術的傳播。但也有研究者對此提出質疑,一是無確切證據,二是認為與琉球“手”的形成年代相去甚遠。

筆者認為琉球“手”本身就很難斷代,不便據此推定“卜宅於久米村而居之”的三十六姓、三千餘戶在二、三百年間只是“敷文教”、“通海事”而已。茅元儀的《武備志》卷十四“海防”記載,當時福建“諳水道,操舟善鬥,皆漳泉福寧人……船主、喇哈、舵公皆出焉”。三十六姓中有不少選自泉州沿海港口“操舟善鬥”者,也即武藝精熟又通曉洋麵水道的人。當時琉球和明朝及其後之清朝關係密切,頻頻來朝,有時一年數貢。途次劫掠騷擾,經常發生,故往返皆須大量武裝護衛。泉州武進士陳瑞芳,官閩安都司,護送冊封使,即選巡洋緝匪兵丁二百名,隨帶盔甲軍械,陳後病卒於琉球。三十六姓之首的蔡氏,其祖本出泉州南安縣文武兼備的望族,唐榮蔡氏族譜記載“最推重望,英才接踵”,“掌中國往來貢典”。

據日本媒體報道,該蔡族與同為三十六姓的鄭氏,現存有蔡家拳與鄭家拳兩種流傳。而南安的蔡氏與南少林武術傳播有重要關係,嘉慶間蔡永蒹撰《西山雜誌》稱蔡延賡授傳少林派武功,蔡氏一族在南明鄭氏政權封侯拜將六十餘人,影響及於泉南;又“棄文航海,拓海興田”,蔡騫“從一片寺僧性空學武,飛躍於碧波千航之中”。蔡家拳、鄭家拳從何而來,且能延續至今,很值得研究。明清冊封使出使琉球,允許自選各色人員包括勇武之士,使臣及從客、丁役在琉球期間,與各界人士交往,傳播中華民族文化包括傳授武技,既是使命,亦在必然。故《日本空手道秘訣》認為沖繩空手道可能始於明代的原因,便是“答禮使者自京城出,渡海到琉球,中國拳法遂跟著傳入”。

最早的空手道文獻《大島筆記》還有關於支那公相君者,帶領弟子多人渡海來沖繩,傳授了一種拳法的稱述。明成化十五年,琉球也曾派人專程到福建、臺灣等學習少林拳法。凡此種種,涉及淵源,雖然語焉不詳,但都足資考研。筆者之所以不排除明代中琉即有拳術交流的歷史,還在於那一時期是中國武術發展的成熟期。繼宋代泉人曾公亮編撰《武經總要》,明代泉人俞大猷又編撰《續武經總要》,並彙集中國棍鈀精華,總結拳術理論,寫成《劍經》出版。《劍經》是中國第一部武術專著,其精闢論述,如“剛在他力前,柔承他力後”、“後人發,先人至”、“乘他舊力略過,新力未發”、“致人而不致於人”等等,至今為南北各派拳門奉為經典,上述太祖拳、白鶴拳、羅漢拳概莫能外,影響及於空手道。沖繩空手道和泉州南少林拳術的淵源如果追尋到這一時代,是有充分的歷史背景資料和人文因素為基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