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P2P平台密集暴雷的原因找到了

網貸行業進入到2018年7月,暴雷平臺以雷霆之勢,從上海到杭州,再到深圳,每天暴雷幾十家,整個行業哀鴻遍野。

為什麼是7月集體暴雷?

震驚!P2P平臺密集暴雷的原因找到了

近期逾期風險抬升,除了一些借款人因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自身經營不善導致還款能力下降外,還與暴雷、逾期頻發,催生不良社會風氣有關。一些借款人不願意償還債務,試圖利用平臺暴雷、清盤後的混亂,來逃避債務。甚至有的借款人潛進投資人群,或者是通過各種渠道,散播虛假消息,試圖製造混亂,引發平臺‘暴雷’,危害社會誠信。

但暴雷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平臺的錢不夠兌付了。

某些不良平臺的出借並不是一對一匹配,而是自融。有些老闆直接把出借人的錢拿來買房子,或者導給自己的關聯企業擴大業務,野心大的老闆甚至直接去股市上買殼,玩上市公司定增。

如某剛暴雷的P2P平臺某某金CEO聲稱,暴雷是因為前董事虛擬項目,捲走資金高達31.5億元,用於開發房地產。但是,這種模式是典型的自融模式,是被銀保監會嚴厲禁止的,如此做法,無異於玩火。

震驚!P2P平臺密集暴雷的原因找到了

現在市場的資金並不多,很多老闆都去炒房了,買理財產品的相對就少了,那麼一些騙子平臺沒有持續的資金輸入,自然只能倒閉、跑路。

而引發這場暴雷危機的竟是樓市限價搖號。

杭州樓市最近由於政府限價,搖號的一些樓盤和二手價差1萬以上,搖到就賺100萬,吸引數萬人進行搖號。而搖號要求必須要有活期存款,定期理財都是不行的。為了湊搖號的這個幾百萬,很多人從各種渠道去籌措資金,也包括他們之前投資P2P平臺的資金,造成了杭州本土大批P2P的資金失血。

震驚!P2P平臺密集暴雷的原因找到了

所以這一輪暴雷,本質是因為經濟下行導致部分網貸平臺錢生錢的遊戲玩不下去了,而連鎖反應導致的投資人投資信心不足又引發了平臺流動性危機,成為了暴雷的導火索。

要解決兌付問題,必然要打破剛兌。即平臺只做連接出借方和借錢方的信息中介,風險自擔,而平臺的商業模式是收取中介費或服務費。這也是官方倡導的真正意義上的P2P。

總的來說,互聯網金融利用網絡將金融變得更便捷,並打破傳統地域限制,將規模無限擴大到全國、甚至全世界,對金融行業是一件利好的事情。只是目前正值網貸備案延期的關鍵時期,很多居心不良的平臺和老賴出來渾水摸魚,給網貸行業投資人帶來了很大的恐慌。

投資人面對平臺暴雷的言論,一定要謹慎辨別,避免中了別有用心人的圈套。此外,建議各位投資人在選擇投資平臺時,一定要選擇有真實標的,真實投資人的平臺,謹慎自融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