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晟者|BAT環伺,前沿科技創業機會在哪兒?

七鑫易維,是國內專業從事眼動控制、視線追蹤等機器視覺技術研發和產品銷售的技術方案商。該公司以研發漸凍人眼控儀設備起家,近年來逐漸拓展到VR頭顯眼控模組、眼動分析儀等領域,在技術實力與專利儲備上具備國際競爭力。

2018年2月,七鑫易維獲得新一輪融資,此次由晟道投資、財政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聯合領投,其他投資方還包括中關村發展集團、杭州道昇。


8月27日,新京報“尋找中國創客”第四季活動之“前沿科技”專場路演在京舉行,七鑫易維受邀出席路演。以下是來自現場的報道。

阅晟者|BAT环伺,前沿科技创业机会在哪儿?

8月27日下午,尋找中國創客2018年度路演前沿科技(北京)專場舉行,真機智能、Roadstar.ai、藍箭航天、安聲科技、眼擎科技、安翰醫療、烯灣科技、趣充電、星際榮耀、七鑫易維、清鋒時代、匯醫慧影、圖普科技、深瞐科技、北科天繪、天雲大數據等16個優質項目展開角逐。

尋找中國創客發起人、北京文投集團總經理戴自更,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總經理李筱強,中國創客導師、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為,中國創客導師、信中利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湧,創世夥伴資本創始主管合夥人周煒,真成投資管理合夥人李劍威,峰瑞資本創始合夥人李豐,明勢資本合夥人焦騰,聯想之星合夥人李明,祥峰投資合夥人朱嘉,山水創投董事總經理王躍春等擔任本場路演評委,對路演項目進行點評和打分。

路演開場前,尋找中國創客發起人、北京文投集團總經理戴自更在致辭中介紹,尋找中國創客在過去的三年總共接觸了大概6000多個項目,共計400多個項目進入路演環節,三年評選了40個年度中國創客。“希望能夠在今天這些前沿科技項目裡評選出非常有前景、有生命力的項目。”

當初為什麼選擇在這一領域創業

真機智能CEO劉智勇:我之前一直從事人工智能和無人駕駛技術相關的研究工作,無人配送是一個傳統移動互聯網包括人工智能本身所無法解決的問題,2016年時機開始逐漸成熟。

3D-FAB清鋒時代CEO姚志鋒:我的專業是雕塑,雕塑跟造型相關,造型跟3D打印相關。

安翰醫療副總裁郇丹丹:醫療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同時我們選擇消化道是因為它在醫療領域市場空間非常大,胃癌是中國發病率非常高的疾病,但沒有一個有效的篩查手段,我們就針對這個痛點去解決問題。

阅晟者|BAT环伺,前沿科技创业机会在哪儿?

(圖:天雲大數據副總裁李從武)

天雲大數據副總裁李從武:我是學數學的,人工智能的算法問題是我的專長,我從事IT有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很自然在這個領域創業。

北科天繪CEO王智武:我覺得激光雷達是一個先進傳感器,幾乎所有的人工智能都離不開傳感器。我們創業的時候激光雷達這個方向還沒熱起來,但是我們覺得這個方向很有前途。

趣充電CEO蔣元珠:選擇共享電動車充電樁領域創業有三點原因:一是出行領域電動化是一個大趨勢;第二,在現有電動出行領域,電動自行車的市場最成熟;三是,通過互聯網化的運營為用戶提供服務,是社會責任。

安聲科技創始人兼CEO劉益帆:我創業的第一個項目是旅遊APP,結果這個行業門檻不高,無法發揮技術優勢,所以我意識到要找到能發揮技術優勢而又相對藍海的領域作為切入點,最終找到了主動降噪。

用一句話概括自己和同行競品的區別

真機智能CEO劉智勇:我們是中國第一個專注最後一公里無人配送機器人的公司,具備全棧研發能力並將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共享的服務平臺。

藍箭航天相關負責人:藍箭航天是真正踏實在做運載火箭的一家公司,這一方面體現在技術,一方面體現在態度。

星際榮耀副總裁霍甲:火箭是個硬科技,我們星際榮耀的創始團隊從業已經二三十年,真的懂航天技術,這是我們跟競品最大的不同。

阅晟者|BAT环伺,前沿科技创业机会在哪儿?

(圖:3D-FAB清鋒時代CEO姚志峰)

3D-FAB清鋒時代CEO姚志鋒:同行業做3D打印的公司創始人都是工科背景,我是唯一一個藝術背景的,我是用藝術家思維在做這件事情。

烯灣科技董事長、首席科學家鄧飛博士:我們要做的事情是用下一代碳納米管纖維全面代替碳纖維,做的是下一代產品。

圖普科技CMO李麟:圖普科技是人工智能的產品專家,很多公司是算法專家,而我們會更專注產品。

安翰醫療副總裁郇丹丹:目前行業內只有我們能夠實現精準控制、精準定位。

匯醫慧影CFO王宜生:我們比別人更往前邁了一步,從AI1.0的輔助篩查診斷提高效率,走到了AI2.0輔助臨床決策,從影像科走向了臨床科室。

眼擎科技商務總監代勇:就是我們公司的名字:eyemore。我們目前的技術已經做到可以超越人眼,我們希望未來讓機器比人的眼睛看得更清楚。

北科天繪CEO王智武:我們團隊專注於激光雷達18年,是國際上在激光三維成像領域技術積累最深厚的幾家公司之一。

Roadstar.ai 戰略總監張昊:Roadstar.ai擁有Level 4自動駕駛的全棧技術解決方案,公司的創始人都來自於美國頂尖的自動駕駛團隊,以多傳感器融合為特點的技術方案是國際上主流的解決方案,比單一激光雷達的方案領先一個世代。

阅晟者|BAT环伺,前沿科技创业机会在哪儿?

(圖:七鑫易維聯合創始人彭凡)

七鑫易維聯合創始人彭凡:我們在技術指標達到全球一流水平的情況下,能在成本、服務和反應速度上超過同行,而且我的競品幾乎沒有中國公司,都是國外公司。

你和公司目前最渴望實現的願望是什麼?

藍箭航天相關負責人:藍箭近半年內的兩大主要目標,一是成功實現80噸推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的點火、測試、定型,二是實現朱雀一號小型固體運載火箭的發射。

星際榮耀副總裁霍甲:一方面是希望這個行業能夠得到國家更大力的支持,包括髮射許可方面,以及未來國家載人航天、探月甚至深空探測的任務,希望能給到民營企業;另一方面是希望大家一起把生態建設起來。

安翰醫療副總裁郇丹丹:希望能夠實現產品的大規模普及,讓中國老百姓都用起來,篩查胃癌,提高中國胃癌早期發現的比率。

匯醫慧影CFO王宜生:獲取更多優質數據,和更多醫院聯合完成新產品的研發驗證。此外,希望儘快通過FDA認證,儘快讓AI產品獨立商業化。

趣充電CEO蔣元珠:能夠獲得更多資源和資金方面的支持,以便去服務更多的B端和C端的用戶。

安聲科技創始人兼CEO劉益帆:在五年之內做到所有國產的家電上面只要有風扇,比如空調,電風扇等,我們就在上面安裝一個降噪產品,實現這樣的市場覆蓋。

Roadstar.ai 戰略總監張昊:我們將和有技術實力的國際OEM(整機廠)在車輛方面進行深度的合作,並在此基礎上繼續擴大 Roadstar.ai 的車隊,從而驗證算法和積累數據。目前 Roadstar.ai 的自動駕駛車隊有10輛車左右。

七鑫易維聯合創始人彭凡:作為一個創業公司,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把下一輪融資做好,其次就是用更低成本的解決方案,把技術快速鋪向市場,讓客戶都能享受到我們的高性價比服務。

BAT對你們的業務是否有影響,如果BAT向你發起收購,會怎麼考慮?怎麼看待被收購這件事,當今的環境下應如何保持獨立發展?

藍箭航天相關負責人:目前整個民營火箭行業還沒有足夠成熟到引起BAT的介入,當民營運載火箭能夠成功地把衛星送入軌道、真正有用途的發動機成功點火定型之後,行業的成熟度會比現在高很多。

3D-FAB清鋒時代CEO姚志鋒:目前來看沒有任何影響,我們做的是和底層製造業相關的工藝技術類產品,目前不會考慮被收購,因為我是破釜沉舟地在做這件事情。

天雲大數據副總裁李從武:BAT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促進,是否接受收購要看雙方的理念和公司文化是否契合,而不僅是賣還是不賣的簡單選擇。

匯醫慧影CFO王宜生:BAT和我們是合作關係,而不是競爭關係。中國整個醫療市場大概有十幾萬億的規模,BAT為創業企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大家可以合作共贏,共同為中國醫療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北科天繪CEO王智武:BAT跟我們是合作關係,並且他們明確表示不太可能自己做激光雷達這麼垂直細分的硬件。收購如果是雙贏的話可以談,比如戰略性併購就很有意義。公司要想獨立發展,需要把技術做強,讓別人離不開、追不上。所以高科技公司的地位,不在於大,而在於強。

深瞐科技聯合創始人、解決法案總監肖可偉:在AI視頻識別技術上,BAT不可能面面具到,如果他們想要和頭部公司競爭,就需要先“跟大家做朋友”,他們聚焦大的“雲”的構建,我們是聚焦具體技術和算法,實現優勢互補。

阅晟者|BAT环伺,前沿科技创业机会在哪儿?

(圖:安聲科技創始人兼CEO劉益帆)

安聲科技創始人兼CEO劉益帆:目前已經有幾家公司對我們提出收購或者控股的建議,我們拒絕了。目前短期內我們有技術的領先優勢,同時環境不好不代表資本不出手。

Roadstar.ai 戰略總監張昊:其實我們跟百度做的東西基本不一樣。可以這樣理解,百度就像是安卓一樣,他們做生態,為別人賦能;而我們更像是蘋果一樣,做無人駕駛的全棧解決方案。 我們認為,在高級別自動駕駛領域,自己做是必須的,不同的車使用的傳感器方案、佈局、算法都會有差異。被收購的話,我們覺得這取決於未來市場的格局。如果未來具備 Roadstar.ai 一樣技術實力的公司只有兩到三家,那我們在市場上的話語權會很大,我們就會堅持自己做運營服務;但如果未來像 Roadstar.ai 一樣的公司有很多家的話,那可能巨頭就會考慮收購一家為己有。

今年融資的難度不斷增加

你的企業是否受到了影響?

今年在融資方面的策略是什麼?

藍箭航天相關負責人: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們感到許多基金放慢了出手的速度,這對於整個行業有一定的影響,但藍箭還是在今年成功完成了兩輪融資。

七鑫易維聯合創始人彭凡:我們在去年年底完成了B輪融資,剛融完資本市場就冷了。今年想要融資就更需要把自己的價值和業務梳理清楚,重視公司的合規性。

烯灣科技董事長、首席科學家鄧飛博士:有一定影響。因為我們是做基礎材料,面向民營企業,需要資本市場的推動。我們已經啟動Pre-A輪融資,計劃在九月底之前結束。

眼擎科技商務總監代勇:如果是to VC的項目,可能對這種經濟形勢更敏感一些。而對眼擎科技而言,資本市場雖然有冷暖週期,但就我們所在的行業而言,絕對處於熱門週期。一方面,眼擎沒有選擇通過燒錢,包裝出一個非常 sexy 的商業模式,而是理性控制資金、成本,不太依賴資本輸入。另一方面,我們也一直很務實地在落地造血。

深瞐科技聯合創始人、解決方案總監肖可偉:目前大的金融市場環境,我們有信心會融到資金,但對企業的估值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需要儘可能的和投資機構溝通。

安聲科技創始人兼CEO劉益帆:目前的資本環境,我們不是要不到錢,而是估值不會像以前漲得那麼快。這也未必是壞事,以前的估值虛高,現在的投資機構是更理性了。

阅晟者|BAT环伺,前沿科技创业机会在哪儿?

(圖:Roadstar.ai 戰略總監張昊)

Roadstar.ai 戰略總監張昊:暫時沒有。我們剛完成一輪融資,下一輪融資也在進行中。本輪融資,我們主要是想找一些主機廠進行戰略合作。就整個自動駕駛賽道的融資情況而言,我們覺得做L4的公司,融資情況都還比較樂觀,受限於技術門檻,創業公司數量也有限。

你認為什麼樣的創新才稱得上自主創新?

3D-FAB清鋒時代CEO姚志鋒:一定要在這個行業深耕六七年之後,才能對這個行業有更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才能支撐創新。

阅晟者|BAT环伺,前沿科技创业机会在哪儿?

(圖:圖普科技CMO李麟)

圖普科技CMO李麟:算法維度、產品維度和商業模式維度的創新,這三個方面對於一家技術公司而言缺一不可。

安翰醫療副總裁郇丹丹:自主創新還是得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也要注重知識產權保護,要重視基礎研究的積累、落地場景、應用等。

匯醫慧影CFO王宜生:創新分為微創新和顛覆式創新,基礎技術是通用的,我們可以學習別人的先進技術做出更適合中國環境的產品,在現有技術及基礎上發揮自己的長處進行持續優化和迭代。此外,我們應該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單純的盜用是可恥的。

北科天繪CEO王智武:現在有些芯片公司做的低水平芯片,主要依靠渠道,在特定市場上發展比較好,但放在國際市場上就沒有競爭力了,我認為自主創在新技術上要有絕對優勢。

眼擎科技商務總監代勇:國內無論是產業環境還是資本環境,可能都不太利於自主創新。在科技領域做自主創新,就要做好長期坐冷板凳的準備。有些公司宣稱經過“長達400天的研發週期”,其實是非常可笑的事情。另一方面,商業化的市場也不是唯技術論。技術頂級的團隊因為沒有做好商業化落地而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創業既需要有技術能力,也需要有技術眼光。

星際榮耀副總裁霍甲:60年前中國航天誕生的時候,國外已經進行了封鎖。在這個領域沒得抄,只能自己幹,幹到最後反而進入世界領先行列。在我看來,其他行業也是同樣的道理,國外的封鎖反而會促進內生力的爆發。

Roadstar.ai 戰略總監張昊:就自動駕駛而言,中美處於比較接近的起跑線上,硅谷最早一批做自動駕駛的,很多也是華人,就算法、軟件、整體解決方案的範疇而言,中美幾乎是沒有差距的,也就不存在通過自主創新進行國產替代的問題。

做卓越企業善意的合作伙伴

晟道投資,是武漢當代集團旗下一支以新消費、TMT為投資方向,以PE為主,兼顧VC的人民幣股權投資基金。以“做卓越企業善意的合作伙伴”為願景,在產業端與資產端搭建資本的橋樑,撬動並實現1+1>2的產業勢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