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馬非遺|傳女不傳男的千年傣族手工紙技藝

秘境百馬跑過上允鎮,上允鎮是一個傣族、佤族拉祜族聚居的多民族鎮,民族文化濃郁。

百馬非遺|傳女不傳男的千年傣族手工紙技藝

生活在這裡的傣族是傣族的一個支系,信奉火。她們的手工造紙技藝是在傳統造紙術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的一門工藝,堪稱中國古代造紙術的“活化石”,是迄今為止工藝傳承最為完整的手工造紙技術。2006年5月20日,傣族手工造紙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百馬非遺|傳女不傳男的千年傣族手工紙技藝

傣族的祖輩們信仰佛教,在每次做祭祀時都要念經,而抄寫經書需要用紙,在當時社會生產落後的情況下,紙又是奢侈品,一般老百姓用不起,漸漸地,勤勞、智慧的傣族先民發現,用構樹皮可造出紙,且造出的紙堅韌潔白、柔潤光滑,有久存不陳、力撕不破、防腐防蛀等優點,寫在上面的字永不褪色,故所抄的經文,能永久保存,代代相傳,現在不但傣族用它來抄寫傣文經書,周邊的各民族及寺廟用來做經幡及其它紙紮祭品,廣泛應用於民俗活動和普洱茶包裝中。

百馬非遺|傳女不傳男的千年傣族手工紙技藝

村裡掌握手工造紙技術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因為手工造紙工藝複雜,時間長,賺不了很多錢,村子裡只有老人在做。造紙工藝完整保留了造紙術發明初期的“浸泡、蒸發、搗漿、澆紙、曬紙”,共有5步流程11道工序,包括採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滌、搗漿、澆紙、曬紙、揭紙等。

百馬非遺|傳女不傳男的千年傣族手工紙技藝

造出的紙他們稱為“給”或“結”,其主要原料是構樹皮和小葉樹,傣家人分別稱其為“埋撒”和“埋海”。構皮樹是一種常年闊葉灌木,在瀾滄普遍生長,也易栽易活,許多農戶房前屋後都有種植。這種植物生長較快,一般一年左右便可砍用,它的枝杆可當柴燒,葉可用來餵豬,皮可用來造紙。

百馬非遺|傳女不傳男的千年傣族手工紙技藝

每到七、八月,人們就會用刀將構樹樹幹砍倒或將大的樹枝砍下來,細心地把樹皮剝下,然後到小河邊把從樹幹上剝下來的構皮經水洗去粘液,再用小刀把外面那層黑色的外皮全部刮掉,只留下裡面白色的嫩皮,樹皮剝好後,就在小河邊進行第一次清洗,這時必須將黑色外皮處理乾淨,否則會影響紙的質量。

百馬非遺|傳女不傳男的千年傣族手工紙技藝

清洗完後挑回家進行第二步工藝流程即纖維的分離,將清洗好的構皮上火塘灰、灶灰,使植物纖維原料分散成纖維狀,火塘灰先用篩子將火塘灰過篩,去掉火炭及其他雜物,然後將泡軟的構皮置於其中,讓火灰均勻地附著在構皮上(火灰的質量與所燒木柴有關,木柴質地越好,火灰的鹼性就越強),使構皮得到充分的鹼化(火灰的鹼性還與紙的質量有關,鹼性越強紙就越白),然後將已經上灰的構皮置於已盛水的鍋中,蓋上麻布,用中火蒸煮,不管時間長短,只要構皮煮透了就行。

百馬非遺|傳女不傳男的千年傣族手工紙技藝

煮好後的構皮再次挑到河邊仔細漂洗,一點一點重複搓,反覆揉,把樹皮上的渣子全部清洗乾淨。經漂洗後的樹皮又白又亮,挑回家放在乾淨的石板上用木槌反覆槌打,直到構皮的纖維能在水中自然散開為止。在造紙小院天井的一側有一個小型水槽,和許多釘有土布的木框,老人說這是製紙的紙坯,澆紙時先在水槽裡放上三分之二的清水,然後把紙坯輕輕放入水池,依次將適量的紙漿放入其中,雙手不停地把它攤開,並來回輕輕拍打,待紙漿沉澱到土布上後,再緩緩抬起紙坯,放到太陽下晾曬,等到半乾的時候就用光滑的碗輕輕把它擀平,等到紙的顏色完全變成白色的時候,將紙從紙坯中取下,紙算是做好了。

百馬非遺|傳女不傳男的千年傣族手工紙技藝

一雙蒼老的手,一張輕薄的紙,承載了古老的造紙文化和百年的民族傳統,手工造紙不應該成為歷史,它現在更需要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