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文|御姐

終於,在許多年之後,因為工作關係,得以成行西藏之旅。看過許多人的西藏之旅的感受,有自駕的,有隨遊的,也有漫無目的的。但是,至少都可以炫耀一下,因為,我來過西藏了。

那藍天,那白雲,那潔靜的心靈,都讓人神往。

臥槽|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今年的夏天全球都是一個字——熱,北京也是格外的熱,前些日子去內蒙古大草原,也是熱,似乎無處可躲。

正好,因為西藏地區的特色經濟發展舉辦高峰論壇,得以受邀,於是,才有了這一段夢想之旅。

從飛機剛降落機場那一刻起,心情就莫名的緊張的起來,不知道是因為高原反應還是敬畏的心在起作用,反正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從機場出來就順著渾濁的拉薩河,由西往東,車隊進入市區,天色將晚,在拉薩河南岸的快速路,一直奔向拉薩的城區東邊的酒店駐地。

在高速上行駛,進入市區,遠遠就看見了傳說中的布達拉宮,在群山環抱之中,在遙遠的南岸公路上遙望,布達拉宮遠沒有想像中那樣雄偉壯觀。

在電視裡在圖片上都以為布達拉宮是背靠一座山而建,現在才知道它是在南北兩大山中間的一座小山上建成,類似於歐洲的城堡模式。

可能也是因為見過了許多的高樓大廈,再加上一路過來拉薩的建築也有高樓,所以,布達拉宮在此時的我的眼中只是一座嚮往的建築。

車,繼續行走,經過了布達拉宮,繼續向前行駛,直到夜色降臨,我們才到達駐地酒店。

一切都在按照預定的流程進行,當然,中間必須感受高反帶來的不適。開了一天半的會議,在第二天下午組委會安排去拉薩大昭寺參觀。

炎炎夏日,在這裡也差不多,陽光都是白色刺眼,天很藍,雲很白,但是溫度還是不高。

臥槽|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一行人乘車到達了大昭寺,遂分配導遊組,一組12人,導遊發放耳機。第一是導遊不能高聲講解,既打擾寺廟清淨又費嗓子;第二又能讓自己帶隊的人不至於走散還能聽見自己的聲音。

我們組的導遊是一名藏族姑娘,身高165左右,身材不錯,面容姣好,也沒有很明顯的高原紅,普通話也還不錯。

發放完設備就開始了大昭寺的遊覽,藏族姑娘導遊親切隨和,而且還很大方,耐心的講解和招呼,講到每一處的時候都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尤其強調我們的平靜和平常心,彷彿希望這一次導遊歷程就要把我們感化一樣。

她始終在強調我們的幸福感不強,不像她們,因為我們總是想得太多。而且也勸慰不要自我求財求平安,一定先要祈禱世界和平,這樣才能得到自己的平安和財富。

祈求世界和平,這句話本來在我們眼裡都是一句調侃的話,但是在她的語氣和表情中,這是一句不容置否的話語,你必須這樣。

在整個的遊覽過程當中,我努力的、細心的聆聽著她的講解,期望能獲得更多的安寧,她也給我一些認知上的正解。

拉薩是藏語的音譯字。拉是佛,薩是地,拉薩即是佛地的意思。在當年還沒有拉薩城的時候,大昭寺還是一片沼澤之地,大量的山羊駝土石加上自己身體填平了大昭寺之地,建成了拉薩大昭寺,所以在大殿某一處牆角能看見一直小羊頭的塑像,是自然出現,非人工之力而成,嘆其山羊群當日之功。

先有了大昭寺,才有後來的拉薩城,就像北京也是現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一樣。

臥槽|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全國各地信眾不遠萬里跋山涉水,三叩九拜五體投地,幾千裡的旅程,都是來大昭寺朝拜,而非是到布達拉宮,因為大昭寺供奉了釋迦牟尼12歲等身佛像,這是全世界唯一一尊真身等身佛像。

導遊說在武則天統治時期,武則天想要回這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佛像,當時的喇嘛們就把那尊佛像藏在牆裡面,牆面處畫了一尊文殊菩薩的畫像,因為武則天說自己是文殊菩薩轉世,所以不會動此處的,就這樣,這尊等身佛像得以保存供奉至今。

藏族導遊姑娘繼續著她的專業講解,漢語不似我們委婉,用詞和表達略顯直接,而且回答問題也是直接,笑聲爽朗,只是講到六世達賴喇嘛的時候也是支支吾吾不願詳解。

因為對倉央嘉措的傳說略有了解,再加上民族習慣信仰不同,所以也沒有多加追問關於倉央嘉措的事情。

就這樣,大昭寺的參觀結束了,隨著高反的適應,拉薩也逐漸在我心中的加重了分量。

只是,我與倉央嘉措第一次擦肩而過。

(未完待續)

2018年8月8日晚於拉薩河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