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菲克沒了「菲克」 改名叫廣汽JEEP吧

廣汽菲克沒了“菲克” 改名叫廣汽JEEP吧

菲亞特將退出中、美市場,克萊斯勒品牌將永久關閉?這並非聳人聽聞,據外媒報道,菲亞特克萊斯勒將於當地時間6月1日在意大利舉行投資人會議,而在該會議上FCA集團CEO馬爾喬內很有可能宣佈以上兩大重磅決定。

根據馬爾喬內的計劃,FCA集團曾經很看重的意大利本土品牌菲亞特的產品線將大幅縮減,銷售區域將僅限歐洲和其他新興市場,菲亞特旗下產品在北美和中國市場將逐漸停售,為其他產品上市讓路。

這則消息對外界,尤其是中國市場來說雖然重磅但卻並不意外,因為雖然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可由於產品引入過慢、質量問題頻發等因素,菲亞特品牌目前在中國的發展也只能用“奄奄一息”來形容。

廣汽菲克沒了“菲克” 改名叫廣汽JEEP吧

二次退華或成永別?

菲亞特品牌自“二進宮”聯手廣汽以來,在華只投放了兩款產品:菲翔和致悅,這兩款產品都集中在競爭最為激烈的緊湊級轎車市場,據乘聯會數據統計,2017全年,菲亞特品牌在中國僅售出2273輛,而2018年1月-4月,菲亞特品牌在華銷量僅為90輛。

在中國市場,菲亞特品牌難以被消費者接受,而在美國市場,菲亞特品牌的生存空間卻更小。由於消費者偏好,北美轎車市場日益縮減,福特等企業早已“壯士斷腕”放棄轎車業務,在這樣的局面下,也許 “砍掉”菲亞特中、美業務,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盈利能力更強的Jeep品牌或許成了FCA集團唯一的選擇。

廣汽菲克沒了“菲克” 改名叫廣汽JEEP吧

菲亞特菲翔

而克萊斯勒品牌的經歷說起來更為欷吁,自上世紀80年代起,克萊斯勒在美國本土和海外市場的發展就開始受阻。在美國,克萊斯勒受到日本汽車持續擠壓,在中國因“太任性”與一汽談判破裂,錯過了佔領這個世界上最大汽車市場的先機。

1998年,為了打開歐洲市場,克萊斯勒選擇與奔馳合作,後來事實證明這也是個賠本買賣,奔馳從克萊斯勒手中獲得了大量SUV經驗,而克萊斯勒卻並沒有從奔馳手中拿到想要的“小型而經濟”的車型,用奔馳E級品臺生產的中大型轎車300C銷量也難稱滿意。

目前,克萊斯勒品牌只有兩款車型在售:CHRYSLER 300C和PACIFICA,之前的有過短暫輝煌的CHRYSLER 200也早已退市。克萊斯勒的沒落,正是美國汽車的縮影,在大馬力、高油耗的肌肉車時代過去後,克萊斯勒沒有及時調整步伐,在逐步消耗完輝煌時期的雞肋後,克萊斯勒也真的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

廣汽菲克沒了“菲克” 改名叫廣汽JEEP吧

CHRYSLER 300C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選擇退出中國市場,符合市場狀態,和企業的盈利需要。

“菲亞特和克萊斯勒的現有產品,與當前中國市場的主流需求有很大差距,從銷量層面已徹底邊緣化。”他表示,“事實上,無論是菲亞特,還是克萊斯勒,充其量只能算是“區域性品牌”,不能算是“全球性品牌”,它的品牌定位、產品研發都不是以中國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退出中國,迴歸自己核心的市場,是一個順理成章的選擇。”

無論是菲亞特還是克萊斯勒品牌品牌,都已經經歷過一次退出中國市場了,此番若再次退出或許將成為這兩個歷史悠久的汽車品牌和中國市場的 “永別”。

Jeep將“一柱擎天”?

在清理完“累贅”後,強化Jeep品牌的價值將成為FCA集團下一步工作重點。具全球知名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分析,2018年Jeep品牌將會佔據FCA集團年度利潤的70%。基於在亞洲、歐洲、巴西市場的良好表現,FCA集團CEO馬爾喬內已為Jeep設定了2022年實現140萬輛年銷量的銷售目標。

廣汽菲克沒了“菲克” 改名叫廣汽JEEP吧

在中國,Jeep品牌一直是廣汽菲克的“擎天柱”,2015年12月-2017年12月,Jeep品牌在華實現了連續25個月同比增長的成績;2017年全年,廣汽菲克累計售出222,332輛,其中Jeep品牌貢獻超過20萬輛。

單從銷量上看,也許廣汽菲克早已經開始“放棄”菲亞特,向專注SUV領域的Jeep品牌傾斜大部分資源了,若“FAC關停菲亞特中美業務”消息成真,廣汽菲克或許就要改名為廣汽Jeep了。

然而FCA集團這樣做就真的高枕無憂了麼?在崔東樹看來,馬爾喬內製定的這一戰略計劃有很大風險,“面對未來競爭態勢,這一戰略會讓FCA在中國極為被動,前景並不明朗。”

廣汽菲克沒了“菲克” 改名叫廣汽JEEP吧

當前,電動化在中國的趨勢正不斷加強,政府出臺燃油排放限制、雙積分政策,這使得企業面臨更大的壓力。“這種背景下,在中國放棄以轎車為主的菲亞特、克萊斯勒,會加劇在燃油排放、雙積分上的壓力。”崔東樹認為,Jeep品牌有著自身鮮明的品牌特色,在Jeep品牌下推出電動SUV並非坦途。

“何況,看到長城汽車的發展過程,業界已經普遍認為,單一依靠SUV產品征戰市場,不具備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崔東樹強調,押寶Jeep在長遠來看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根據過去的市場經驗,制定未來發展戰略的辦法。”崔東樹補充到,“這不是面向未來業態制定的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