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教育如此之差,为何它仍然能长期保持世界科技最强国地位

美国基础教育如此之差,为何美国仍然能长期保持世界科技最强国地位,并且很可能将继续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这种奇怪的现象一直让中国人困惑不已。

中美教育到底谁更厉害?它们究竟有何差异?我们可以把时间往前推39年。

据说,早在1979年6月,中国曾派代表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中国代表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要点是:

1,学生无论成绩优劣,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掉个头好像易如反掌;

3,重音体美,轻数理化;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再用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美国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同一年,作为回访,美国也派考察团来中国,他们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也写了一份报告。

1,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前面,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膊放在身后,室外活动除外;

2,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

3,学生的“家庭作业”,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结果25年过去了,上帝开了一个玩笑,结论都错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

有人因此得出结论:中国的教育落后于美国的教育。我们姑且不做判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小编认为在做任何结论之前,都得深入寻找和探讨造成结果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只有尽可能找出全部的影响因素后得出的结论才更有说服力。

39年前的中美两国的初级教育考察团看到的想象是否完全代表了中美两国的初级教育的实际情况?如果不是,那么即便结论是正确的,但赖以得出结论的依据却不一定是全面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美国的基础教育水平跟中国相比到底如何?我想杨政宁应该最有发言权。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23岁赴美留学。

1948年,仅在美国待了三年的杨政宁就获得了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2017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018年,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

杨政宁在中国获取硕士学位之后才赴美攻读博士学位。一生科学功绩卓著,成了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对于中美的初级教育和高等教育,他都有非常确定的直接了当的表态。

他说:“我觉得整个中国目前的家长也好,教育家也好,也可以说弥漫在中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觉得美国的中小学好。”“家里倾家荡产把这个小孩送去,就是因为他们没懂,美国的教育绝对不是比中国的中学、小学、大学的教育好。”我要在这里敲黑板,划重点,提醒大家:“绝对不是”,这是杨振宁这位老留学生(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5年考取清华大学第六届留美公费生后,赴美国留学),所强调的。

从他所说的,我们可以很肯定地知道杨政宁认为无论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不比中国要好。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中国的教育不比美国差,那为何这么多年来,美国一直保持科技最强国的地位?

其实中国人提出的这个问题首先就存在巨大的逻辑错误。因为中国人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断定了教育质量高,那么相应的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就一定要更高。反之,如果某国科技实力劣于他国,那么它的教育质量就一定劣于他国的教育质量。

其实这存在巨大的逻辑错误。不可否认,教育质量和科技实力有关联,甚至可以说有很强的关联,但却不是唯一的关联。影响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本国的教育质量只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而已。

截止2017年,全世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共有876人,根据诺贝尔奖得主国人数排名统计,按照获奖时国籍与原国籍,美国共有35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占据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美国科学家认为,美国之所以能造就这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它的科研经费雄厚,二是美国鼓励竞争和创新的学术气氛较浓。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数十上百亿美元的经费。因此美国的科技强国地位的最重要的驱动力来自政府和私人企业。

美国的科研发展也有德国的助攻,二战是德国大肆屠杀犹太人,许多犹太人逃亡至美国,其中不乏出色的科学家,而犹太人也是世界上获得诺贝奖最多的人种。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它的科技成就来自众多国家的移民。这些优秀的科技移民往往并没有接受美国的基础教育。比如杨政宁,他是读完硕士才去的美国。比如李政道,1926年出生于上海,1943年在江西联合中学毕业。1943年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大学。直到1946年已经20岁了才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

美国基础教育如此之差,为何它仍然能长期保持世界科技最强国地位

咱们再说说另外一位有名的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

1936年1月27日,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父亲丁观海、母亲王隽英皆任教于大学,在出生的两个月后,丁肇中随母回国。由于中国那时处于战乱时期,丁肇中12岁之前并未接受传统教育。

1943年到1945年,丁肇中曾在四川教育学院附属嘉陵实验小学(现重庆磁器口小学)读书。

1948年,丁肇中随其父母去台湾,就读于丰原大同小学,后就读于台北市成功中学,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就读。

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考进台南市的台湾省立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可见丁肇中也是在国内接受的中小学教育。

美国之所以在科技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跟它的政府政策有最为直接的关系。美国从立国到现在,两百多年来参与的战争不断。战争导致它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比其他国家要大的多。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它的政府政策一直非常重视移民政策。尤其是二战以来,它一直不断的吸收其他国家的高质量科技移民人才。在这一点上,它做的比任何国家都要好。与美国相对应的最有参考意义的国家是俄罗斯。俄罗斯这个国家也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参与战争不断。但它基本靠本国的人才,移民与美国相比差距甚远。甚至有种族排斥。很多犹太人不得不离开俄罗斯。而美国却成了犹太移民的天堂。而犹太人在科技上对美国贡献巨大。

单单从一国的教育质量来讲,俄罗斯的教育质量应该是远胜于美国的。

客观而论,美国的教育质量不高。但由于美国政府对科技的巨大需求直接导致了美国科技的不断前行。可以说不是美国的教育推动了美国的科技进步。而是美国政府的需求才是美国科技的最大推动力。

试想,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的后人均在美国接受美国教育,但他们中又有谁超过了他们的成就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丘成桐。

因此,当中国人在质疑自己的教育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政府的行为呢。毕竟我国在建国初期,教育很不发达的情况下,仍然涌现了众多的军工科技人才。其中这些的中小学教育甚至大学教育其实均是在国内完成的。比如钱学森也是读完上海交大本科后才去的美国。所以单从教育质量来说,中国并不比美国差,甚至更好,好很多。想想杨政宁,李政道,丁肇中,钱学森,丘成桐等都是读完大学本科成年后去的美国。他们到了美国都成了超级学霸,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一个人在完成学业后,能否取得实际的工作成就,往往跟时代,跟国家的需要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学了航空航天或者飞机设计,芯片设计等专业理论技术,但国家却没有这方面的强烈需求,那怎么可能让这个人取得工作上的成就,做出科技创新呢。毕竟现在的大部分科技都是要在实际工作生产中才能做出来的。

当然美国强大的因素还有很多,这里小编就不再多说了。总之一句话,美国科技强大,并不是说它的教育质量有多好。主要还是它的政府有强烈的科技需求导致了在美国的科技人员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学有所成。科技发展到今天,任何伟大的创新都是在实践中诞生的。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一切均离不开政府的强大的不甘人后的意愿,重视和鼎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