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投入20万,升不上重点高中之一:培养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孩子

7月中旬,中考成绩及县中录取分数线公布后,睿睿妈妈哭了:初中三年家教投入20万,睿睿却没能升上省级重点高中。当然,睿睿妈妈并非心疼钱,而是省级重点高中的诱惑实在太大。

睿睿妈妈所指的重点高中实际上是县中,虽说学校位于五线县级市,却也是省级重点高中。学校成立已近百年,一直以“治学严谨、学风浓厚”而闻名,杰出校友遍布全国。近几年,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大约2700人,10多名学生升入清华北大,一本上线率45%,本科上线率90%。该县每年初中毕业生大约18000人,县中只能招收大约2700人,又因为县中高考成绩比市中还要好,所以每年中考竞争“惨烈”,无形中刺激了家长的投入。

为了尽心尽力照顾孩子学习,睿睿妈妈计划到睿睿中考后再生二胎。为了睿睿吃好喝好休息好,睿睿妈妈每天早晚车接车送。从上小学起,睿睿就上补习班;上初中后,开始“一对一”,七年级是语文、数学、英语,八年级增加了物理,九年级又增加了化学,每科每周上两小时的家教课,每小时100元。同时睿睿还上着美术课,并在中考前取得县中的艺体合格证,以艺体生身份报名参加中考,但最终因为文化课成绩低而落榜。

其实,在八年级地理生物结业考试中,“睿睿模式”就已经露出失败端倪,只是睿睿妈妈不懂教育,没有及时做出调整。

睿睿所在地区教育部门规定,每年九年级中考后,接着进行八年级地理生物结业考试,时间为80分钟,地理生物各50分,合计100分计入中考。为了迎接地理生物结业考试,睿睿妈妈给睿睿各找了一个地理生物老师,一对一辅导。睿睿地理生物结业考试那年,考试内容相对简单,学生成绩普遍好,得到90分以上的学生占到40%,但睿睿只考了66分,比别人低了30多分,为升省重点高中蒙上阴影。直到九年级中考后,睿睿妈妈才给我说起这件事,其实睿睿的地理生物结业考试失利原因并不复杂。

第一:睿睿只是听老师讲,根本就没有时间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任何一科,基础知识都是考试内容之一,每一份考题,变化的只是类型,不变的则是基础,学生永远不知道考什么类型的题目,掌握基础知识则是“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多读多记才能达到目的。而且,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基础没有记住,又怎么能深刻理解?睿睿备考时,一方面学习新课,一方面上各种各样的家教课,根本没有时间记忆基础知识,理解也不深刻,拿什么做题?

第二:缺乏反思过程,没有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有些家长误认为,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好。其实,老师讲解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反思感悟,就像食草类动物没有反刍过程就无法消化吸收一样,学生所学知识不能转化为能力,更谈不上应用。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过度“辅导”,应该是“指导”:让学生按正确学法学习,指出学生不足,进行改进。

当然,一对一家教的作用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点化与拔高,而不只是简单复习课本基础知识。

第三:备考目标不明确,没有把握住重难点。

从睿睿所在地区使用的教材分析,地理重难点是七年级上册《地球》《地图》《世界气候》部分,生物重难点是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人》。这两册各占该科结业内容的40%,而且难度大,很多知识点学生个人理解不了,应该让老师讲透知识点,学生再去梳理;而其它很多较为简单的知识点,不需要老师讲,让学生自行记忆理解即可。而睿睿复习备考时“大水漫灌”,平均用力,没有抓住重点,会与不会的都让老师讲一遍。

第四:备考方案不科学,没有重视“考试反馈与矫正”的作用。

从阴历年后到中考前,地理生物模考了三次,期中考试又考一次,睿睿分数考低了,为什么不找原因,重新调整备考方案,以至于最后无可弥补!

其实,地理生物备考很简单,理解记忆基础,刷题强化技能,试题检测作为查缺补漏的最后一道“铁闸”:以每册检测为纵轴,以前一年省内各地级市中考真题为横轴织就一个网,学生做完试卷后,让老师评改,就像筛沙子一样,把学生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挑出来,发现做错的习题,重新复习该单元全部内容。

为什么错一道题,不能只改这一道题,而是重新复习该单元全部内容?因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而考卷容量有限,不能全部考查。所以试卷考什么是随机事件,是抽样调查。该题不会,说明该单元还有问题,如果只是改错题,这道题改对了,难保其它题不出问题,所以,重新梳理该单元所有知识点,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这种备考策略,同样适用于中考、高考。

第五,平时努力做好积累,而不是临阵磨枪,企图一口吃个大胖子。

睿睿七、八年级地理生物学得不好,希望一下子考好,根本不现实。其实,初中地理生物并不简单,大多数知识点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物理内容差不多。初中地理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是人文地理,涉及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初中生没有相关经历,理解困难,这就需要强化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睿睿作业都做不完,当然更没有时间进行课外拓展。

第六:让学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睿睿平时学习没激情,天天疲疲沓沓,像个木偶一样听从她妈妈的安排。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家长干使劲没有用,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才是正确的选择!

其实,睿睿并非个例。一提到培养孩子,很多家长的目标远大,而方法模糊,过程漫长而艰辛,结果是迷茫而又无奈,钱花了,孩子也付出了,可效果不理想。不少学生,小学成绩不错,到了初中成绩就下来了;有些学生,初中成绩还拔尖,到了高中,就跟不上了,为什么?不少家长缺乏大局观,只顾孩子眼前成绩、名次,并以此作为谈资,忽略了孩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求变。一直扎根基层,从事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工作,关于教育,我有话说!家长应根据孩子特点,及早布局,及时调整,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育是科学,要遵循正确的规律,家长也要与时俱进,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应有章可循,而不是“跟着感觉走”。

特别是不要盲信家教,过渡辅导反而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五个关键时期,家长要把握住。

第二:成绩是学生取得的,家长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基本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意志力应放在首位,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抽象思维力、基本计算能力及阅读能力一个都不能少!

第三:重视心理疏导、习惯养成及学法指导。

教育学生应坚持的原则:想学(心理疏导)——会学(习惯养成、方法指导)——学会(获得高分)

1.心理疏导——态度决定一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习惯养成——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良好习惯受用终身。

3.学法指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学法不尽相同,学法指导要跟上。

第四:重视均衡发展,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孩子人文素养。

1.重视学科均衡发展。语数英是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理化生探索自然奥秘及自然规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地政研究人类社会的现象与规律,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时要合理安排时间,重视学科均衡发展。

2.重视体育锻炼,营养均衡,调节酸性体质,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提高孩子人文素养。宁可影响暂时的成绩及排名,也要强化课外阅读,能力提上来,成绩也就上来了。

第五:重视考试的反馈及矫正功能,科学分析学生考试成绩——有毒的分数要不得。

1.评估成绩的含金量,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还是自己学出来的。

2.科学分析失分原因,及时矫正习惯及方法上的不足。学生考试失分,一般有三个原因:

①没学好,或因为态度不端正或因为能力达不到或因为方法不正确。这一点,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但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很重要。

②做事不细致,审题马虎。与性格有关,与经历有关(家长包办过多,长期得不到锻炼,观察力及动手能力弱等),但要杜绝“假马虎”(基础掌握不牢)。

③技术性失误,如审题抓不住关键、书写潦草、格式不正确(不能顶格写、不用序号或括号、大小写不分、答题卡填涂有误)等。这一类问题的出现与当前老师不能亲自批改作业关系很大,只要多注意,技术性失误很容易改正。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一时成绩好坏,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孩子,才能跑得更快跑得更远,成为人生赢家!

透视教育现象,回归教育本质,本系列大约二十个专题。

家教投入20万,升不上重点高中之一:培养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孩子

透视教育现象,回归教育本质:五线县级市,初中三年家教投入20万,升不上省重点高中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