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個熟語解釋,下篇 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古人的智慧,建議收藏

840個熟語解釋,下篇 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古人的智慧,建議收藏

421、遼東豕(shǐ)——比喻知識淺薄,少見多怪。

422、烈火見真金——真金是不怕烈火燒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鑑別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關鍵時刻最能考驗人。

423、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並不衰減。

424、裂冠毀冕,拔本塞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本:樹根。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領地。後用作臣下推翻國君,奪取王位的代稱。

425、臨時抱佛腳——原意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臨渴掘井之意。後因稱平時無準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為“臨時抱佛腳”。

426、菱角磨作雞頭——比喻困難大,波折多。

427、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腐:臭;樞:門軸;蠹:蛀。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428、流言止於智者——沒有根據的話,傳到有頭腦的人那裡就不能再流傳了。形容謠言經不起分析。

429、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比喻只要基礎或根本還存在,暫時遭受損失或挫折無傷大體。

430、六耳不同謀——原意是三個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後也比喻輕信傳聞的話沒有益處。

431、漏甕沃焦釜——用漏甕裡的餘水倒在燒焦的鍋裡。比喻情勢危急,亟待挽救。

432、露馬腳——比喻暴露了隱蔽的事實真相。

433、廬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來面目。

434、鹿死不擇音(蔭)——指庇廕的地方。音,通“蔭”。比喻只求安身,不擇處所。亦比喻情況危急,無法慎重考慮。

435、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見欺負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幫助受害的一方。舊時為人們所稱道的一種俠義行為。

436、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437、驢唇不對馬嘴——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438、呂端大事不糊塗——喻指辦事堅持原則。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

439、亂彈琴——比喻胡扯或胡鬧。

440、捋虎鬚——捋:撫摩。比喻觸犯有權勢的人或冒著很大的風險。

441、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比喻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無意(多指男女戀愛)。

442、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443、馬後炮——象棋術語。比喻不及時的舉動。

444、馬前卒——舊時在馬前吆喝開路的兵卒差役。現在比喻為人奔走效力的人。

445、瞞上不瞞下——瞞:也作“謾”,欺騙,矇蔽。瞞著上面,不瞞下面。後泛指官吏只欺騙上面的人,對下面的人則無所顧忌,公開做壞事。

446、滿天飛——形容到處都是。亦作“滿空飛”。

447、滿招損,謙受益——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448、冒天下之大不韙——冒:冒犯;不韙:不是,錯誤。去幹普天下的人都認為不對的事情。指不顧輿論的遣責而去幹壞事。

449、眉毛鬍子一把抓——俗語。比喻做事不分輕重緩急。

450、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個主意。

451、門外漢——指外行人。

452、悶葫蘆——比喻很難猜透而令人納悶的話或事情。

453、迷魂湯——比喻迷惑人的語言或行為。

454、迷魂陣——比喻使人迷惑而上當的圈套、計謀。

455、獼猴騎土牛——比喻職位提升很慢。

45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靡:無;初:開始;鮮:少;克:能。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多用以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善始善終。

457、民以食為天——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繫。指民食的重要。

458、敏於事,慎於言——敏:奮勉,慎:小心。辦事勤勉,說話謹慎。

459、名不正,言不順——指名分不正或名實不符。

460、名師出高徒——高明的師傅一定能教出技藝高的徒弟。比喻學識豐富的人對於培養人才的重要。

461、明察秋毫,不見輿薪——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為人精明,只看到小節,看不到大處。

462、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463、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比喻公開的攻擊容易躲避,暗地裡的攻擊難以防備。

464、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見當面提出,不在背後搗鬼。

840個熟語解釋,下篇 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古人的智慧,建議收藏

465、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466、鳴鼓而攻之——比喻宣佈罪狀,遣責或聲討。

467、摸不著頭腦——指弄不清是怎麼回事。

468、磨刀不誤砍柴工——磨刀花費時間,但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準備,就能使工作加快。

469、磨而不磷,涅而不緇(zī)——磨了以後不變薄,染了以後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

470、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惡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471、抹一鼻子灰——比喻本想巴結討好,結果反倒碰個釘子,落得很沒趣。

472、莫須有——原意是也許有吧。後指憑空捏造。

473、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舊諺。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474、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在旁協助。

475、同生死,共存亡——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476、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477、難於上青天——比上天還難。形容極其困難,不易實現。

478、泥菩薩過江——表示連自己也保不住,更談不上幫助別人。

479、鳥獸散——形容成群的人象鳥獸逃散一樣紛亂地散去(多形容敵人潰逃)。

480、寧為雞口,不為牛後——牛後:牛的肛門。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481、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

482、牛不喝水強按頭——比喻用強迫手段使就範。

483、牛頭不對馬嘴——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484、駑馬戀棧豆——劣馬惦著的只是馬棚裡的飼料。比喻無能的人只貪圖安逸,無遠大志向。

485、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486、女大不中留——指女子成年,須及時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487、女大十八變——指女子在發育成長過程中,容貌性格有較多的變化。

488、盤古開天地——指人類開始有了歷史。

489、賠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佔便宜,反而受到雙重損失。

490、盆朝天,碗朝地——形容家庭中雜亂無條理。

49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昔日長在大麻田裡,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裡,得到健康成長。

492、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裡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493、貧無立錐之地——窮得連可以插下錐子那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形容窮困之極。

494、平地起孤丁——比喻無事生非。

495、平地一聲雷——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496、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後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497、潑冷水——比喻挫傷別人的熱情或興致。

498、破鼓亂人捶——比喻人失勢受到大家的欺侮。

499、破題兒第一遭——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

500、破天荒——指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

501、騎鶴上揚州——後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於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

502、清一色——原指打麻將時由一種花色組成的一副牌。後比喻全部由同一種成分構成。

503、清官難斷家務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難論斷家庭糾紛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內部的事,外人很難搞清楚。

506、清君側——指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壞人。

507、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調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508、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幹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509、棋高一著,縛手縛腳——本指棋藝,後比喻技術高人一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

510、起死人而肉白骨——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詞委婉動聽,將死的也說活了。

511、棄之如敝屐——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樣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拋棄掉。

512、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比喻都是老一套,沒有變化(多指創作)。

513、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指各地各有各的風俗習慣。

514、千里姻緣一線牽——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紅線牽連而成。

515、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堤:堤壩;潰:崩潰;蟻穴:螞蟻洞。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516、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

517、牽一髮而動全身——比喻動極小的部分就會影響全局。

518、前不巴村,後不著店——指走遠道處在無處落腳的境地。也比喻處境尷尬或生活無依靠。

519、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指空前絕後。亦用作諷刺。

520、前門拒虎,後門進狼——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

521、前怕狼,後怕虎——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522、前人失腳,後人把滑——比喻吸取人家失敗的教訓,小心謹慎,免得再失事。

523、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比喻前人為後人造福。

524、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師:借鑑。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鑑。

525、前言不搭後語——說得話前後連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亂,不能自圓其說。

526、牆倒眾人推——舊時比喻在一個人受挫折的時候,大家乘機打擊他。

527、敲邊鼓——比喻從旁幫腔或助勢。

528、敲門磚——敲門的磚石,門敲開後就被拋棄。比喻騙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529、敲竹槓——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或以某事為藉口來訛詐。

530、橋歸橋,路歸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

531、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是聰明能幹的婦女,沒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條件,很難做成。

532、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840個熟語解釋,下篇 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古人的智慧,建議收藏

533、擒賊先擒王——指作戰要先抓主要敵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關鍵。

534、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

535、蜻蜓撼石柱——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紋絲不動。

536、情人眼裡出西施——比喻由於有感情,覺得對方無一處不美。

537、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到安寧。

538、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形:指身體;吊:慰問。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539、秋風掃落葉——秋天的大風把落葉一掃而光。比喻強大的力量迅速而輕易地把腐朽衰敗的事物掃除光。

540、求大同,存小異——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對某些小的、次要的問題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見。

541、求馬於唐肆——到空無所有的市集去買馬。比喻求非所求,必無所獲。

542、求人不如求己——仰求別人,不如自己努力。

543、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竭:盡,完。拿不完,用不盡。形容非常豐富。

544、全國一盤棋——指全國各部門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面安排,互相協作。

545、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練武的人應該經常練,唱歌的人應該經常唱。比喻只有勤學苦練,才能使功夫純熟。

546、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比喻為人清白,作風正派,過得硬。

547、群起而攻之——大家都起來攻擊它,反對它。

548、熱鍋上的螞蟻——形容心裡煩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樣子。

549、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侵犯。人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人家。

550、人不可貌相——不能只根據相貌、外表判斷一個人。

551、人不知,鬼不覺——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沒有被人發覺。

55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553、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舊時指一般人犯錯誤是難免的。

554、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到喜慶之事則心情舒暢。

555、人間重晚晴——原指人們珍視晚晴天氣,後多用以比喻社會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556、人怕出名豬怕壯——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煩,就象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殺一樣。

557、人人得而誅之——得:可以,能夠;誅:殺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殺死他。極言某人罪大惡極。

558、人生何處不相逢——指人與人分手後總是有機會再見面的。

559、人生路不熟——比喻初到一個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

560、人生面不熟——人的面貌陌生,素不相識。

561、人生七十古來稀——稀:稀少。七十歲高齡的人從古以來就不多見。指得享高壽不易。

562、人生如朝露——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時間短。比喻人生短促。

563、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會相同。

564、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舊時俗語。意思是為了追求金錢,連生命都可以不要。

565、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掌握在別人手裡,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567、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568、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569、人心隔肚皮——謂人的心思難以猜測。

570、人心齊,泰山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發揮出極大的力量。

571、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

5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仁者見它說是仁,智者見它說是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573、日計不足,歲計有餘——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比喻積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有很大收穫。

574、日近長安遠——長安:西安,古都城名,後為國都的統稱。舊指向往帝都而不能達到。

575、日久見人心——日子長了,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為人怎樣。

576、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太陽和月亮每天經過天空,江河永遠流經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恆、偉大。

577、容膝之安,一肉之味——形容生活條件並不好。

578、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於除掉的東西。

579、如墮五里霧中——好象掉在一片大霧裡。比喻陷入迷離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580、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581、如入無人之境——境:地方。象到了沒有人的地方。比喻打仗節節勝利,沒有遇到抵抗。

582、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象聽到他的聲音,象見到他本人一樣。形容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非常生動逼真。

583、乳犢不怕虎——比喻年輕人沒有畏懼,敢做敢為。

584、瑞雪兆豐年——瑞:吉利的。適時的冬雪預示著來年是豐收之年。

58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幹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586、三百六十行——舊時對各行各業的通稱。

587、三寸不爛之舌——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588、三寸鳥,七寸嘴——比喻能說會道(多用於諷刺)。

589、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請經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590、三過其門而不入——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後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591、三家村——指偏僻的小鄉村。

592、三句話不離本行——行:行當,職業。指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範圍。

593、三拳不敵四手——比喻人少的敵不過人多的。

594、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595、三日打魚,兩日曬網——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596、三十六計(策),走為上計(策)——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597、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風水在河的東面,而三十年後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598、三思而後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覆考慮,然後再去做。

599、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600、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訣。形容做事及動作乾脆利索。

601、三月不知肉味——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於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

602、三折肱為良醫——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後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驗,自能造詣精深。

840個熟語解釋,下篇 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古人的智慧,建議收藏

603、殺風景——損壞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興的時候,突然出現使人掃興的事物。

604、殺雞焉用牛刀——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著花大氣力。

605、殺人不見血——殺人不露一點痕跡。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陰險毒辣。

606、殺人不眨眼——殺人時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極其兇狠殘暴。

607、山銳則不高——比喻人太露鋒茫,就成不了大事。

608、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609、山陰道上,應接不暇——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裡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後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610、山雨欲來風滿樓——欲:將要。比喻局勢將有重大變化前夕的跡象和氣氛。

611、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比喻兩頭沒有著落。

612、上方不足,下比有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613、上樑不正下樑歪——上樑: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

614、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615、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61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617、蛇化為龍,不變其文——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一樣。

618、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幹下去。

619、身後識方幹——比喻一個人才,生前無人賞識,死後才被重視。

620、身在曹營心在漢——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裡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

621、身在江湖,心懸魏闕——魏闕:古代宮門外高大的建築,用作朝廷的代稱。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後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

622、神不知,鬼不覺——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沒有被人發覺。

623、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在於各人的領會。

624、神龍見首不見尾——原是談詩的神韻,後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

625、生米煮成熟飯——比喻事情已經做成了,不能再改變。

626、勝敗乃兵家常事——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627、勝不驕,敗不餒——勝了不驕傲,敗了不灰心。

628、勝讀十年書——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穫。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629、失敗為成功之母——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後取得勝利。

630、失之東隅(yú),收之桑榆——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631、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毫、釐: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稍微有一點差錯,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632、獅子大開口——比喻要價或所提條件很高。

633、溼肉伴乾柴——形容拷打。

634、十八層地獄——層:重。地獄: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後靈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認為人在生時為非作惡,死後進入十八層地獄,不得翻身。比喻悲慘的報應。

635、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

636、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難遇到一次。

637、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638、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639、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比喻作畫構思精密,不輕易下筆。

640、十萬八千里——形容相距極遠。

641、識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

642、識時務者為俊傑——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幹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64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644、使功不如使過——使:用。使用有功績的人,不如使用有過失的人,使其能將功補過。

645、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46、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決心去做,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647、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認為事情與己無關,把它擱在一邊不管。

648、事實勝於雄辯——事情的真實情況比喻雄辯更有說服力。

649、試金石——一種黑色堅硬的石塊,用黃金在上面畫一條紋,就可以看出黃金的成色。比喻精確可靠的檢驗方法。

650、是可忍,孰不可忍——是:這個;孰:那個。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麼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

651、手無縛雞之力——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形容身體弱、力氣小。

652、守如處女,出如脫兔——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653、書同文,車同軌——車軌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國家統一。

654、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

655、樹倒猢孫(猻)散——樹倒了,樹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臺,隨從的人也就一鬨而散。

656、樹欲靜而風不止——樹想要靜下來,風卻不停地颳著。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現也比喻階級鬥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657、數東瓜,道茄子——形容說話羅唆,沒完沒了。

658、耍花腔——用虛假而動聽的話騙人。

659、雙斧伐孤樹——指嗜酒好色,摧殘身體。

660、水火不相容——容:容納。比喻二者對立,絕不相容。

661、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比喻在平時要想到可能發生的困難和危險。

662、水來伸手,飯來張口——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

663、水至清則無魚——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夥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664、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順從我的就可以存在和發展,違抗我的就叫你滅亡。形容剝削階級的獨裁統治。

665、說時遲,那時快——小說中的常用套語。意指事情發生的速度不是記敘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666、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說怎樣就怎樣,不能更改。

667、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668、死馬當活馬醫——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藥,仍然抱萬一希望,積極挽救。也泛指做最後的嘗試。

669、死無葬身之地——死了沒有地方埋葬。形容慘死或嚴厲的懲罰。

670、死諸葛能走生仲達——諸葛:諸葛亮;走:嚇走;仲達:司馬懿。指人雖死,餘威猶在。

671、四海之內皆兄弟——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

672、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673、送佛送到西天——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674、雖死之日,猶生之年——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675、歲寒知松柏——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676、損人不利己——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677、損有餘補不足——減少多餘的,補充欠缺的。

678、他鄉遇故知——在遠裡家鄉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興的事。

679、塔尖上功德——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

680、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681、太歲頭上動土——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682、泰山不讓土壤——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麼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683、貪多嚼不爛——貪圖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學習,圖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684、湯裡來,水裡去——指銀錢隨手來隨手去,留不住。

685、堂上一呼,階下百諾——諾:答應。堂上一聲呼喚,階下齊聲答應。多形容舊時豪門權貴威勢烜赫,侍從和奉承的人很多。

686、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68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688、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689、替罪羊——古代猶太教祭禮是替人承擔罪過的羊。比喻代人受過。

690、天低吳楚,眼空無物——吳楚:泛指長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遠越覺得天下垂,除見蒼天之外,空無所有。現也比喻一無所見。

691、天高皇帝遠——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權力達不到。現泛指機構離開領導機關遠,遇事自作主張,不受約束。

69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693、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694、天下烏鴉一般黑——比喻不管哪個地方的剝削者壓迫者都是一樣的壞。

695、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沒有什麼辦不到的事情。

69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697、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698、天字第一號——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黃”的第一個字。指第一或第一類中的第一號。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強的。

699、挑得籃裡便是菜——比喻得到一點就行,毫不挑剔。

700、跳到黃河洗不清——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701、鐵杵(chǔ)磨成針——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恆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702、聽其言而觀其行——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

703、銅山西崩,洛鐘東應——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響。

704、偷雞不著蝕把米——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佔便宜反而吃了虧。

705、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比喻被動應付,對問題不作根本徹底的解決。

706、圖窮匕首見(xiàn)——圖:地圖;窮:盡;見:現。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840個熟語解釋,下篇 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古人的智慧,建議收藏

707、團團轉——迴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麼辦好。

708、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709、萬變不離其宗——宗:宗旨、目的。儘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710、萬夫不當之勇——當:抵擋。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711、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麼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了。

712、王顧左右而言他——指離開話題,迴避難以答覆的問題。

713、為虺(huǐ)弗摧,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滅。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後患。

714、溫良恭儉讓——原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鬥爭性。

715、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鬆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716、聞名不如見面——只聽名聲不如見面更能瞭解。

717、穩坐釣魚船——比喻不管發生什麼變化,仍然沉著鎮靜。

718、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自己的床鋪邊,怎麼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勢力範圍或利益不容許別人侵佔。

719、烏頭白,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720、無敵於天下——天下都沒有對手。形容力量強大無比。

721、無毒不丈夫——要成就大事業必須手段毒辣,技高一籌。

722、無風不起浪——比喻事情發生,總有個原因。

723、無風三尺浪——比喻無緣無故也會生出事來。

724、無佛處稱尊——在沒有能手的地方逞強。

725、無官一身輕——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輕鬆。封建官僚官以後常用這句話來自我安慰。現也泛指卸去責任後一時感到輕鬆。

726、無何有之鄉——無何有:即無有。原指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後指虛幻的境界。

727、無可奈何花落去——對春花的凋落感到沒有辦法。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後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

728、無可無不可——表示怎樣辦都行,沒有一定的主見。

729、無巧不成書——比喻事情十分湊巧。

730、無事不登三寶殿——比喻沒事不上門。

731、無所不用其極——極:窮盡。原意是無處不用盡心力。現指做壞事時任何極端的手段都使出來。

732、無所措手足——手腳沒有地方放。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是好。

733、無鹽不解淡——比喻不下本錢就辦不成事。

734、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源:水源;本:樹根。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

735、五里霧——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736、五十步笑百步——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後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737、五月糶(tiào)新谷——五月裡稻穀尚未熟,就預賣新谷。比喻十分貧窮。

738、勿謂言之不預也——以後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739、物以稀為貴——事物因稀少而覺得珍貴。

740、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指不拘題材形式,任意發揮,皆成妙文。

741、習慣成自然——習慣了就成為很自然的事了。

742、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寫了一大篇文章,但沒有接觸到主題。

743、下喬木入幽谷——從高樹上下來,鑽進幽深的坑谷裡。比喻棄明從暗,或從良好的處境轉入惡劣的處境。

744、夏蟲不可以語冰——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侷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745、先下手為強——在對手沒有準備好的時候首先動手,取得主動地位。

746、相視而笑,莫逆於心——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於心。

747、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748、象煞有介事——指裝模作樣,活象真有那麼一回事似的。

749、小不忍則亂大謀——小事不忍耐就會壞了大事。

750、小鹿觸心頭——形容因為害怕而心臟急劇地跳動。

751、小巫見大巫——巫: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無可施展。後比喻相形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752、挾天子以令諸侯——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753、心病還須心藥醫——心裡的憂慮或戀念成了精神負擔,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擔的因素。

754、心有靈犀一點通——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比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

755、心有餘而力不足——心裡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夠。

756、惺惺惜惺惺——惺惺:指聰慧的人;惜:愛惜。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

757、兄弟鬩(xì)於牆,外禦其侮——鬩:爭吵;牆: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裡爭吵,但能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758、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裡,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759、學而時習之——學過的內容要經常複習它。

760、學而優則仕——優:有餘力,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後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後提拔當官。

761、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之困——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後,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762、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習好像追趕什麼,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763、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

764、薰蕕( yóu)不同器——薰:香草,比喻善類;蕕:臭草,比喻惡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個器物裡。比喻好和壞不能共處。

765、迅雷不及掩耳——雷聲來得非常快,連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766、啞子吃黃連——歇後語。比喻有苦說不出。

767、煙不出火不進——形容人慢性子,不愛說話。

768、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769、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770、言寡尤,行寡悔——指說話做事很少犯錯誤。

77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772、言者諄諄,聽者藐藐(miǎo)——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費口舌。

773、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

774、眼不見,心不煩——比喻只要沒有看見或不在眼前,也就不會為這操心或煩惱。

775、眼不見為淨——指心裡不以為然,但又沒有辦法,只好撇開不管。也在懷疑儀器不乾淨時,用作自我安慰的話。

776、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777、豔如桃李,冷若冰霜——形容女子容貌豔麗而態度嚴肅。

77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779、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上給了人家好處,但實際上這好處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價裡。

780、一棒一條痕——比喻做事紮實。

781、一報還一報——指做一件壞事後必受一次報復。也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782、一鼻孔出氣——同一個鼻孔出氣。比喻立場、觀點、主張完全一致。

78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個浪頭尚未平復,另一個浪頭又掀起了。比喻事情進行波折很多,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生了。

784、一不壓眾,百不隨一—少數敵不過多數。

785、一不做,二不休——原意是要麼不做,做了就索興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索興做到底。

786、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787、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一個人上臺,下面的工作人員就另外換一批。

788、一尺水十丈波——比喻說話誇張,不真實。

789、一傳十,十傳百——原指疾病傳染,後形容消息傳播極快。

790、一床錦被遮蓋——比喻請求別人通融、庇護。

791、一錘子買賣——只做一次生意。多指價錢貴,貨色次,服務態度不好,顧客不願再來打交道。

792、一寸光陰一寸金——比喻時間十分寶貴。

793、一刀切——比喻用劃一的辦法處理情況或性質不同的事物。

794、一動不如一靜——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795、一而再,再而三——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796、一風吹——比喻完全勾銷(多指決定、結論等)。

797、一佛出世,二佛昇天——死去活來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798、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799、一個巴掌拍不響——比喻事情不會是單方面引起的。

800、一個蘿蔔一個坑——比喻一個人有一個位置,沒有多餘。也形容做事踏實。

801、一棍子打死——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802、一客不煩二主——一個人全部承擔,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

803、一口吸盡西江水——原是一氣呵成、貫通萬法的意思。後比喻過於性急,想一下子就達到目的。

804、一塊石頭落地——比喻放了心,再沒有顧慮。

805、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後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806、一年之計在於春——要在一年(或一天)開始時多做並做好工作,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礎。

807、一錢不落虛空地——比喻絲毫不浪費。

808、一犬吠形,百犬吠聲——吠:狗叫;形:影子。一隻狗看到影子叫起來,很多狗也跟著亂叫。比喻不瞭解事情真相,隨聲附和。

809、一人傳虛,萬人傳實——虛:不確實,指無中生有的事。本來沒有的事,傳的人多了,就信以為真。

810、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係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811、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古諺語,意思是為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比喻凡事為首者倡導於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812、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多指地位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

813、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814、一身都是膽——極言膽大勇敢。

815、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嚴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816、一十八般武藝——泛指各種武術技藝。

817、一是一,二是二——形容說話老老實實,毫不含糊。

818、一手獨拍,雖疾無聲——疾:急速,猛烈。比喻一個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

819、一退六二五——原是珠算斤兩法口訣。比喻推卸乾淨。

820、一問三不知——不管怎樣問,總說不知道。

821、一窩蜂——一個蜂巢裡的蜂一下子都飛出來了。形容許多人亂哄哄地同時說話或行動。

822、一物降一物——指有一種事物,就會有另一種事物來制服它。

823、一蟹不如一蟹——比喻一個不如一個,越來越差。

824、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825、一言堂——舊時商店表示不二價的匾。現比喻領導缺乏民主作風,獨斷專行,一個人說了算。

826、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蔽:遮。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827、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一方面高興,一方面又害怕。

828、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原指下棋時關鍵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某一個對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829、一字長蛇陣——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形容排列成一長條的人或物。

830、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

831、依樣畫葫蘆——照別人畫的葫蘆的樣子畫葫蘆。比喻單純模仿,沒有創新。

832、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懷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懷疑他。指用人應充分信任。

833、疑心生暗鬼——指因為多疑而產生各種幻覺和錯誤判斷。

834、銀樣蠟槍頭——樣子像銀子實際是焊錫做的槍頭。比喻外表很好看,實際上不中用。

835、應聲蟲——比喻自己胸無主張,隨聲附和他人。

836、英雄所見略同——所見:所見到的,指見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見解基本相同。這是對意見相同的雙方表示讚美的話。

837、英雄無用武之地——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838、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嚶:鳥鳴聲。鳥兒在嚶嚶地鳴叫,尋求同伴的應聲。比喻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839、蠅附驥(jì)尾而致千里——蒼蠅因附在千里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賢人的光而名聲大振。

840、有鼻子有眼——比喻把虛構的事物說得象真實的一樣。

840個熟語解釋,下篇 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古人的智慧,建議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